但是台中市路口那麼多,其中一路口交通事故或是塞車,BRT還不是一樣堵在路上,
還有BRT的專用道路不管設在那個車道,老人,小孩,殘障人士一樣得過馬路搭車,再過馬路下站,這樣的不便,我想就會嚇退很多人,
也許你會說用地下道啊~高架天橋連接,那除非是電動手扶梯,不然對老人與小孩及殘障人士都是很辛苦的事,
建構成本應該也會很高了吧!!所以現在如果不建MRT而用BRT,爾後的建設成本與費用一定比現在還高,就算你的公車人口再怎成長,我想也追不上原物料的高漲與人口越來越往北移的事實(桃園市都快建設的比台中市好了)
上面的說得太好了,雖然我認為台中市總有一天會需要地下或高架的重運量和中運量MRT捷運系統路網,我也同意在經費有著落和培養足夠運量之前先用較經濟可行的平面BRT或一般公車路網來培養未來搭乘人口,但我認為不管是MRT或BRT或任何其他大眾運輸系統,都不可能會改善目前台中港路的塞車狀況,別條馬路的塞車狀況可藉由MRT或BRT來改善,唯獨中港路沒辦法,因為中港路龐大的車流主要是來自往返市區和高速公路交流道的私人運具,我想不可能會有人從台北開車下交流道後將轎車停在交流道附近改搭MRT或BRT進市區.反之也不會有住在中區的居民平常就把轎車停在交流道附近,等要上高速公路時再坐MRT或BRT到交流道附近取車.
所以蓋MRT或BRT的確是可以增進一般短程市區通勤族的便利,但要改善中港路的塞車狀況唯有興建與中港路平行的從市區到中山高的快速道路才有解.
現在台中積極發展BRT就是為了解決這個現象,建構一個完整的路網,使民眾出門方便,才會願意捨棄私人運具。中港MRT當然好,但是初期只能蓋一條線,為了那條線花一千億卻只方便了中港路沿線的居民,這能解決迫切需求的交通問題嗎?
大遠百蓋好了,中港路更塞了,如果今天執意要蓋中港MRT,算蓋10年好了,中港路黑暗了10年,之後等到營運了,因為沒有相關接駁措施,會搭的人只是中港路沿線的居民,這對中港路的交通會有多大的幫助?然後接著就會需要蓋另外的捷運路線,依目前的台中市財政,等到建構了像台北一樣的捷運路網,還需要等幾個10年?台中要的是短期內能夠解決交通並且在財政上能夠負荷的大眾運輸系統,而BRT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這個條件下的首選。
現在BRT已經決定要做了,我們不應該再爭辨台中市要蓋BRT還是MRT,而是大家集思廣義想想,BRT要怎麼規劃才是對台中市的交通最好、最有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