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公車捷運 中港線「站」定位

原本市府交通局及國民黨團一再強調「BRT就是捷運」,市長胡志強昨天親口拍板,將BRT定名為「快捷巴士」,胡志強說,這是他自己決定的翻譯,感覺更貼切,而且也不致讓民眾誤會,有了「捷運公車(BRT)」,就沒有捷運(MRT)。
騙不停的一個人
非常失望,快捷巴士的預算過關
台中以後會是滿城空空的巴士..........
算啦 那種人什個性 明眼人都看的出來 懶得理他 除了講些小孩子氣話. 不用期待他能講出什話 t大 他講的話 別回應別理他 讓自己爽
快捷巴士 這個名稱不錯 這樣就對了 至少跟捷運分開 也不會讓人誤會

yasaci2004 wrote:
原本市府交通局及國民...(恕刪)

連公車都沒人搭,捷運豈會有前途.

flycode wrote:
綠線通車後,你要搭捷運綠線到中港路下車的:坐公車?開車?騎機車?還是靠兩隻腳台中走透透?
你不要中港BRT,汽車/機車/公車會更多,中港路會順暢嗎?(恕刪)


綠線蓋好,有多少人搭?
好,就算有一定的人口,依你的邏輯[綠線通了,中港路自用汽機車變多]...大有問題!
他們是開車到中港路去乘坐綠線? 還是坐綠線到中港路開車?
中港路現在沒公車嗎?

TONY-17 wrote:
綠線蓋好,有多少人搭...(恕刪)

你要的藍線MRT蓋好後,有多少人搭??

不要像小孩子問問題好不好?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這政府做事完全不考慮未來,政府應該是做好完善的交通規劃來影響市民的交通行為,所以不論是BRT,MRT或是公車,就算賠錢的,政府還是得建(當初高鐵建設時,胡市長的同黨同志包括馬先生,不是一直在唱衰,結果現在不很多人使用),用BRT培養公車人口,這是不錯啦!!
但是台中市路口那麼多,其中一路口交通事故或是塞車,BRT還不是一樣堵在路上,
還有BRT的專用道路不管設在那個車道,老人,小孩,殘障人士一樣得過馬路搭車,再過馬路下站,這樣的不便,我想就會嚇退很多人,
也許你會說用地下道啊~高架天橋連接,那除非是電動手扶梯,不然對老人與小孩及殘障人士都是很辛苦的事,
建構成本應該也會很高了吧!!所以現在如果不建MRT而用BRT,爾後的建設成本與費用一定比現在還高,就算你的公車人口再怎成長,我想也追不上原物料的高漲與人口越來越往北移的事實(桃園市都快建設的比台中市好了)
拿公車跟 BRT 比...

公車在台中有專有路權? 優先號誌? 站外收費?

公車專用道在交通量大的道路上雖然有專有路權
但是因為公車多而雜,各線車尖峰一起擠在一條車道上,靠站上下完客還要等前車開走
其實看台北南京東路的慘況就知道並不是最佳解

相對的BRT 擁有行控系統,會控制線上的車流間距並單純化路線,搭配連鎖號誌系統降低平面交通的衝擊
何況中港路的公車那裡是沒人坐...
前些日子在新光三越週末晚上要去朝馬來了一班往沙鹿的公車整個擠爆,還有人上不了車

不過如果中港路塞車是因為大量通過車流要上中港交流道,那應該建高架快速道路分流平面的汽車
不過如果中港路塞車是因為大量通過車流要上中港交流道,那應該建高架快速道路分流平面的汽車...

上面的說得太好了,雖然我認為台中市總有一天會需要地下或高架的重運量和中運量MRT捷運系統路網,我也同意在經費有著落和培養足夠運量之前先用較經濟可行的平面BRT或一般公車路網來培養未來搭乘人口,但我認為不管是MRT或BRT或任何其他大眾運輸系統,都不可能會改善目前台中港路的塞車狀況,別條馬路的塞車狀況可藉由MRT或BRT來改善,唯獨中港路沒辦法,因為中港路龐大的車流主要是來自往返市區和高速公路交流道的私人運具,我想不可能會有人從台北開車下交流道後將轎車停在交流道附近改搭MRT或BRT進市區.反之也不會有住在中區的居民平常就把轎車停在交流道附近,等要上高速公路時再坐MRT或BRT到交流道附近取車.

所以蓋MRT或BRT的確是可以增進一般短程市區通勤族的便利,但要改善中港路的塞車狀況唯有興建與中港路平行的從市區到中山高的快速道路才有解.
地球的資源有限,人類的欲望是無窮的,當道路過於擁擠時,很多人第一個就想到拓寬道路或是加蓋馬路,當做了之後,初期會覺得很順很好走,於是會吸引大量的車輛湧入,久了就會發現怎麼漸漸又塞了、又擠了、車又變多了,這時候又會覺得道路不夠寬、不夠多,又要再加寬、加蓋馬路,如此的惡性循環,永遠不會有滿足的一天。發展大眾運輸系統就是為了解決這種現象,當民眾願意捨棄私人運具去搭公車、搭捷運時,你就會發現,馬路上的小客車、機車變少了、路變順了、變好走了。所以,請不要再想說,要在中港路再蓋馬路、或是拓寬,不管蓋了幾層、拓寬多少公尺,最後還是會塞爆。因為那只會養成大眾使用私人運具習慣,治標不治本。

現在台中積極發展BRT就是為了解決這個現象,建構一個完整的路網,使民眾出門方便,才會願意捨棄私人運具。中港MRT當然好,但是初期只能蓋一條線,為了那條線花一千億卻只方便了中港路沿線的居民,這能解決迫切需求的交通問題嗎?

大遠百蓋好了,中港路更塞了,如果今天執意要蓋中港MRT,算蓋10年好了,中港路黑暗了10年,之後等到營運了,因為沒有相關接駁措施,會搭的人只是中港路沿線的居民,這對中港路的交通會有多大的幫助?然後接著就會需要蓋另外的捷運路線,依目前的台中市財政,等到建構了像台北一樣的捷運路網,還需要等幾個10年?台中要的是短期內能夠解決交通並且在財政上能夠負荷的大眾運輸系統,而BRT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這個條件下的首選。

現在BRT已經決定要做了,我們不應該再爭辨台中市要蓋BRT還是MRT,而是大家集思廣義想想,BRT要怎麼規劃才是對台中市的交通最好、最有利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