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boulong wrote:
來,自己看看首爾BR...(恕刪)


我覺得你不懂我意思

1.看完首爾影片 加上親身去首爾 還是覺得 人家大眾運輸爽爽der

我所謂公車捷運化
1.車輛不需要使用雙節公車 使用原本公車即可
2.公車路線不是台北公車專用道 是很多路線集合 而是跟BRT一樣 公車路線就是中港路循環

為反而反嗎?? 你花20億 但實際上 不用20億也能做到這種效果

你自己都看了首爾BRT 人家那個就不是BRT嗎?? 一定要雙節公車 站外收費 豪華車站 才是BRT??

說別人為反而反 台中才是為蓋而蓋吧 全世界這麼多參考例子 台中連學都學不好

qaz60507 wrote:
我所謂公車捷運化
1.車輛不需要使用雙節公車 使用原本公車即可
2.公車路線不是台北公車專用道 是很多路線集合 而是跟BRT一樣 公車路線就是中港路循環...(恕刪)


BRT除了路線簡單之外,
它有更大的運量、有明確的停靠站、明顯不同的車輛外觀,有車外的刷卡機跟閘門,有號誌優先,
這個才是公車捷運化。

單純讓公車在中港路來回跑,
班距難以控制、乘客上下車速度慢,然後跟一般公車混在一起,
乘客還是必須設法區分不要坐到別種途經中港路的車子!

BRT推出時, 有多少人根本不承認那是捷運系統,認為與一般公車無異,
現在你要用一般的公車,說服民眾把它當捷運來用,
不是更加沒吸引力了...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BRT除了路線簡單之...(恕刪)


奇怪了 我一直請各位參考別國的例子

人家把BRT當捷運?? 胡市長也沒把BRT當捷運阿 他自己都說 有看過有冷氣的公車站嗎??

前面我也說過了

首爾BRT 沒有雙節公車 沒有號誌優先 沒有豪華車站 沒有車外收費 民眾就不搭乘嗎??

班距難以控制? 首爾公車全部裝有GPS 還需要說明嗎??

上下車困難?? 每個人一直說這個 所以BRT一定要站外收費才是方便? 那其他國家還真不方便

甚至人家首爾也是一條龍公車 甚至一條龍都是不同路線 人家就好好的 公車行駛速度還提升32%

就只有台灣覺得這種方式會塞車 會造成民眾不便

最近旅展結束了 各位可以當一下日韓背包客 馬上就能體驗別人大眾了

qaz60507 wrote:
人家把BRT當捷運?? 胡市長也沒把BRT當捷運阿 他自己都說 有看過有冷氣的公車站嗎??
...(恕刪)


人家首爾的地鐵線已經很完善,
主要的輸運系統在這裡,等於是交通的大動脈,
然後路面上的BRT、則屬於串聯不同地鐵區域的角色。

而台中的BRT就是要很單純的只跑中港路一條線,
台中也沒有捷運路網,
所以BRT出來就是以捷運系統的規格在設計,
未來可能的話,也是要用BRT構建捷運路網。
在這路網之外,才是更細部的一般公車路線。

台中沒有蓋捷運已經很多人唉唉叫了,
連個BRT都不許, 讓市民只滿足於公車專用道或是所謂的簡化公車路線,
我想誘因很低,達不到什麼促進大眾運輸的效果。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branchkerr wrote:
台北的確會這樣..

peterboulong wrote:
看一下我貼在你樓上的影片就知道了
不可能嗎?


"卡"在哪裡?
我可以說那是一台"接"一台啊!,是"卡"在哪裡?
還是你們所謂的"卡"是指後車不能超前車嗎?
公車這麼大台在市區隨便玩超車是很危險的知道嗎!


被蟑螂綁架的豬 wrote:
所以討論簡單/複雜程度,BRT相較公車肯定簡單多,不是嗎~
我並不是不會搭公車,謝謝~


又沒說是你不會搭,是有人自己講自己不會搭
而且差別前面已經說過了

ddcatt wrote:
人家首爾的地鐵線已經...(恕刪)


我前面也說過了 為什麼別人大眾運輸 大家都買單

除了便捷的路網 還有當大眾運輸工具是要帶給民眾正面的觀感 而不是負面的時候

而且大眾運輸工具 可以比私家車更快速 更便宜 等誘因

人家BRT也不是全部往地鐵跑啊 為什麼別人就搭得很開心?? 因為比我自己開車快

更細部才是公車?? 人家BRT也是當公車用阿

為什麼別人公車行駛速度可以提升32% 真的是因為有地鐵嗎?? 不見得吧

那為什麼別人可以 台中不行??

說誘因很低?? 我上面說了 所以當大眾運輸工具帶給民眾負面的觀感 不夠快速 路網不夠便捷

要別人轉搭大眾運輸工具 也就算了吧
因為你引言回我:
全世界國家的公車都是這個樣子,在台灣不會學著搭
去了國外也不會搭XD

我以為你說我 在台灣不會學著搭,去了國外也不會搭XDD
Kao0911 wrote:
又沒說是你不會搭,是...(恕刪)
qaz60507 wrote:
我前面也說過了 為什...(恕刪)


和別的國家相比,
人家捷運已經形成路網,搭乘習慣也已經養成,
甚至可能很多家庭已經不買私家車了,
在那種環境下,不管一般公車或是BRT,接受度當然很高。

台灣是獨厚私人運具太久,
台北捷運的成功,造就多數人認為捷運系統就要等於有軌、獨立路權、電車的型態,
而且不管捷運系統再強大,
都難敵台灣特有的摩托車大軍,
今天只用公車,要扭轉通勤習慣我看很難。

也許如你所說,用公車連發也能達到一樣的運量,
但絕對不會有相同的注目程度,
也不會引起這麼多的討論。
對台中這種半大不小的城市來講,
BRT本來就是實用且務實的選擇,
有捷運的特性、有話題性、有明顯的區別性,又不花太多錢,
好好營運,其他縣市都可以效法。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總覺得你一直在講別的國家,卻一直沒想到台中區域特性、台灣人民習慣等等條件。你怎麼不說其他國家在建立起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習慣時的困難與應對方法?老是批評現在的不是,難道你所說的「國外」都沒有這樣的過程嗎?

一直空談,把「國外」搬回來,那跟連某這樣去國外塗個金的人有什麼兩樣?
qaz60507 wrote:
奇怪了 我一直請各位...(恕刪)
ajtom10327 wrote:
總覺得你一直在講別的...(恕刪)


就有台北的公車一條龍做例子

有人就愛提首爾 不知道首爾有沒有像台灣一堆機車路上跑

不知道首爾那條BRT路線有沒有和中港路一樣是兩旁有其他重要幹線穿越的情況

出個國拿不同的東西做類比 看了就好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