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府建設西屯水湳經貿園區/水湳智慧城/中央公園,五大專用區多元智慧服務

水湳初誕進行式!文商區、綠美圖……你對水湳新樣貌的想像是什麼呢?
原為水湳機場的「水湳經貿園區」被視為台中最後一塊寶地,以「智慧、低碳、創新」為開發的願景目標,在你的想像中,未來的水湳會是什麼模樣呢?

文化商業專用區有林蔭大道、精品購物商街,以及文化創意設施的進駐,成為水湳最具潛力的區域之一;中央公園地下停車場未來將增加低碳汽車與機車的車位數量,以及電動機車車位與充電站,另外e化系統的升級減少民眾等停的時間,落實全民低碳生活;配合台中綠美圖主要機能為圖書館與美術館,兩館的結合與互動,能創作更多創意發想的機會與空間運用。位於公園中的圖書館、森林中的美術館,綠美圖也是在地化的藝文休閒場域,不分年齡、族群,友善的無障礙環境服務台中全市民;科湳愛情橋夜晚五光十色的交織燈光,浪漫又夢幻,是台中新打卡地標!

你對於這座城市的願景與水湳的美好未來的期待是什麼呢?歡迎到「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的官方臉書留言讓小編知道吧!




宜居進行式》水湳經貿園區起飛!以遠見擘劃區段徵收 臺中市府成功帶動經貿產鏈效應

臺中市政府深耕都市土地空間整合開發,讓城市持續再進化,土地活用成果亮眼,其中如水湳機場區段徵收後,化身成為臺中綠肺的中央公園、經濟核心的水湳經貿園區,歷時10年開發歷程,以區段徵收開發方式來妥善保障1,200餘位地主的權益,同時讓園區內的土地運用效益最大化。

市府於園區內成功推動3大基礎工程、5大亮點建築,像是臺中中央公園、中臺灣電影中心、臺中綠美圖、臺中國際會展中心及水湳轉運中心……等,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建設成果,這些場域、大型公共建設除了讓大家都可以來使用之外,同時讓臺中有優質場域舉辦國際級大型活動,來引領臺中躍升為國際一流城市,土地開發活化兼具綠色環境塑造,讓都市永續共榮共進。

水湳經貿園區重大公共工程成就多元城市 吳存金:為保障民眾權益,地政局堅持積極溝通!
區段徵收,意思是政府基於新的都市建設、舊都市更新、都市公共建設發展等目的需要,經嚴謹審查評估流程,徵收一定範圍內土地予以重新規劃整理,並配置整體公共建設完善都市機能的開發方式,而西屯的原臺中航空站(水湳機場),能在高鐵通車後國內航空運輸日漸萎縮時,適時的轉型為國際機場並遷至大雅的清泉崗,這些都是臺中市政府努力下的成果,現在中部地區國人出國旅行免於舟車勞頓,水湳機場成功轉型為水湳經貿園區,奠定臺中都會區持續現代化的重要根基,讓臺中在對的時間點穩健前行免於空轉,可謂一舉數得,透過區段徵收進行土地完善擘劃,成就如今的水湳經貿園區,立足中部地區經濟核心樞紐。

依照《區段徵收實施辦法》、《土地徵收條例》等完善法規及細則,臺中市政府地政局局長吳存金強調,區段徵收的前提是充分考量並保障民眾的權益,在區段徵收前置作業中,必須召開事業計畫公聽會、區段徵收公聽會,廣納地方民眾意見且逐一回覆,並納入區段徵收計畫書,作為後續內政部審議參考,為維護民眾權益,地政局始終堅持積極溝通,與地主共創雙贏結果。

從2011年臺中市水湳機場原址北側區段徵收計畫書公開,歷時2年積極溝通、10年推動建設,主要以停止營運的水湳機場加上周邊零星土地合計250.57公頃土地進行整合開發,蛻變成為今日的水湳經貿園區,園區銜接中部科學園區臺中園區與聞名國際的大肚山精密產業廊帶,實踐市長「前店、後廠、自由港」都市藍圖,將引領臺中成為國際一流先進城市,備受注目的「臺中國際會展中心」預計於2024年底正式完工,2025年開幕營運以優質場域將臺灣堅強的工業技術實力展向國際。

以開闊格局擘劃水湳經貿園區,以中央生態公園67公頃的城市綠廊為軸心,串接園區5大專用區域,包括經貿專用區、生態住宅區、創新研發專用區、文化商業區、文教區等,未來將導入大型購物中心機能與運輸交通妥善兼容規劃,園區可望發展為國際級經貿特區,同時涵蓋生態社區與永續發展理念、文創產業進駐、創新研發機構、人才培育、大學城等多元城市樣貌共榮發展,打造嶄新地標。

土地轉型歷時10餘年艱辛開發 水湳經貿園區吸引各界踴躍投資
吳存金表示,對於大型公共工程,建築用地的取得最為困難、且所占成本比例最高,透過區段徵收,重新規劃整理特定範圍內土地,以提升土地使用效率,開發後部分可建築土地除由原土地所有權人申請領回抵價地、撥供需地機關使用及政府取得事業目的所需公共設施用地外,剩餘土地則依法辦理公開標售、標租或設定地上權,處分收入均優先償還開發總費用。

吳存金再指出,部分開發盈餘,則持續挹注市政建設讓民眾共享豐碩的開發成果。此外,營造良好的民間投資、吸引產業進駐,都將讓城市進步持續正向循環,讓現代化的生活品質更佳,水湳機場原址區段徵收案順利完成,是臺中市建設版圖重要里程碑,造就今天臺中各個開發區受到產業界青睞並踴躍投資,使城市充滿蓬勃成長活力,吳存金相信,未來水湳經貿園區將成為臺中最閃耀的新都心,並奠定臺中未來百年都市現代化發展根基。

透過區段徵收打造臺中國際地景 智慧、低碳、創新開拓土地運用新格局
臺中市政府地政局在5大專用區的前提之下,以3大基礎建設、5大亮點亮點建築豐富水湳經貿園區,其中3大基礎建設囊括臺中中央公園、中央公園地下停車場、水湳水資源回收中心;5大亮點重大建設包括水湳轉運中心、臺中國際會展中心、臺中綠美圖、臺灣智慧營運塔、中臺灣電影中心。
水湳經貿園區中的公共設施比例高達50.03%,被譽為臺中之肺的臺中中央公園,更是臺北大安森林公園的2.58倍,融合自然生態、人文創新、科學與商業的規劃,已成功吸引了知名大專院校、醫療機構與企業進駐。

吳存金說明,透過區段徵收整合活化公、私有土地,讓城市發展與時俱進,地政局以「智慧、低碳、創新」的開闊格局來打造臺中璀璨的都心之最,水湳經貿園區致力建構友善宜居城市輪廓,如今水湳水資源回收中心、中央公園停車場、科湳愛琴橋與電影中心都已完工;臺中綠美圖、臺中國際會展中心也將於2024年完成,我們一步一腳印,臺中的建設果實逐漸迎來豐碩果實。

臺中市長盧秀燕表示,全臺首座美術館與圖書館雙館共構的嶄新地標「臺中綠美圖」,經歷四次流標、大幅調整預算與籌備,斥資32億打造,承載臺中市民藝術、閱讀、文化的建築,是她堅持的施政能諾,落實「公園中的圖書館,森林中的美術館」理念;而臺中國際會展中心則是以國際級大型展覽場域,結合臺中科技廊帶向世界展出臺灣堅強產業實力的空間,兩者皆持續都建設中,預計於2025年正式對外營運。

借助區段徵收的開發方式,臺中國際及創新地標建築持續落成;水湳經貿園區現代化城市規劃以及大型公共建設穩健完成,推動臺中躍升成為國際都市,土地成功轉型運用帶動多元效益的成果,更是讓民眾在其中見證臺中的美好生活形式。(臺中市政府地政局 廣告)

地政小辭典|區段徵收
區段徵收是政府基於新設都市建設、舊都市更新⋯⋯等建設目的需要,審慎評估公益性及必要性後,徵收一定範圍內土地,並配置公共設施的整體開發方式。以臺中市為例,西屯的水湳機場原址、北屯的捷運文心北屯線機廠及車站及豐原的豐富專案,都是極為成功的區段徵收案例。




日籍設計師親視察 微調台中綠美圖融合環境目標


台中綠美圖為全台首座美術館、圖書館「雙館共構」,斥資32億打造,今年5月上梁,目前進度7成,預計明年硬體完工,2025年啟用;綠美圖設計者、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在疫情趨緩後,今飛抵台中視察工程進度,並提出工程建議,增加綠美圖穿透性,更與周邊公園環境結合。

綠美圖歷經3任市長規畫、4次流標,於2019年開工,預計明年8月硬體結構完成,目標2025年開幕試營運;妹島和世曾出席開工儀式,上梁典禮時卻受疫情影響無法到場,如今疫情趨緩,便主動飛到台中,視察綠美圖工程狀況,晚間返日。

台中市長盧秀燕也陪同視察,她說妹島和世雖已富有名氣,仍相當重視綠美圖,但過去兩三年因疫情關係,僅能透過視訊、文件書信等方式指導,如今疫情趨緩,便專程飛抵台灣視察工地,提供施工團隊意見,也提到一些優化設計,能如何增加穿透性,讓民眾與環境結合更流暢,是很棒設計。

妹島和世說,綠美圖融合了美術館、圖書館兩種建築物,是全世界獨一無二設計,用身體享受美術館設施,到圖書館去享受文字,可有「雙重享受」下,設計上也與公園一體化,未來是非常值得大家期待的建築。

建設局長陳大田指出,妹島和世一早就到工地視察,由於綠美圖座落於公園中,原有些設計以內部為主,希望能多與外部交流,因此建議部分實心牆改為玻璃,增加穿透性,將來開館可以提供更好更舒暢的環境。

綠美圖於今年5月上梁,原定年底完成硬體設施,建設局說明,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全球缺工缺料影響,加上有局部空間優化微調,預計明年8月完成硬體設施,目前工程進度約為7成,會持續努力,目標2025年完工啟用。

盧秀燕說,她是女性市長,妹島和世也是女性,非常感謝,也高興彼此能合作,也決心誓言,一定要努力完成台中市最偉大的文化建設。

還要個五年十年各大型設施才會蓋起來...
白天是很不錯
但說真的現在有時候晚上去中央公園運動散步,某些區域真的太黑了...甚至是沒有路燈的狀況
可能要等周邊建案入主,才會比較燈火通明一點吧(?!
25歲以前喝都來的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