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您敢蓋捷運嗎? 高雄的前車之鑑您不怕嗎@@

mz3sp23 wrote:
台中市公車業者今年向交通部申請購車補助,總計二百輛,審核結果日前出爐,
台中市只補助五十七輛,高雄市獲補助一百一十四輛公車,兩市相差太懸殊。..(恕刪)

照理來說,應該在蓋捷運前就建立好公車路網,而不是蓋好捷運才建立公車路網,
高捷已經蓋好了,現在每月賠2億,頭都洗下去了,亡羊補牢多補貼點公車也還好!

像高雄搞了個 公共自行車,這也是好事!
就算補貼公車、公共自行車要花點錢,跟那每月賠2億的高捷相比,只算是零頭。

今年6月高捷日均運量是13.2萬人次,暑假期間日均運量約14.5萬人次。
原本是預估去年日運量56萬人次,距離還很遙遠,
因為頭洗下去了,也只能盡可能的縮短高捷虧損的時間。

而台中市是在捷運通車前就補貼公車,比較沒那麼急。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老溫一 wrote:
至99年12底人口數...(恕刪)


身為高雄人的我,並不是不愛搭捷運,只是捷運週遭的搭配公車實在讓人等太久也太少。
再加上生活習慣的不同,從小就是摩托車一族,再加上停車方便...反而騎摩托車會比較省時。
除非捷運站就在隔壁吧!
flycode wrote:
照理來說,應該在蓋捷...(恕刪)

最近新聞才說交通部同意臺中市政府興建公車捷運系統。
而且除了目前優先推動的中港線外,再規劃6條路線構成BRT路網並跟軌道捷運系統同時進行。
BRT當初也是"大台中捷運關懷聯盟"強力建議下才加入的系統。
可以改善現有台中公車路線過於擁擠、公車爭道的問題,同時在軌道系統建構起來之前滿足基本的大眾運輸改善需求。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BRT路網是一定要的
否則屆時只有一個孤零零的綠線捷運
那運量一定會比高雄更難堪

很好玩嗎? wrote:
最近新聞才說交通部同意臺中市政府興建公車捷運系統。
而且除了目前優先推動的中港線外,再規劃6條路線構成BRT路網並跟軌道捷運系統同時進行。
BRT當初也是"大台中捷運關懷聯盟"強力建議下才加入的系統。
可以改善現有台中公車路線過於擁擠、公車爭道的問題,同時在軌道系統建構起來之前滿足基本的大眾運輸改善需求。

flycode wrote:
照理來說,應該在蓋捷...(恕刪)


高雄人口不足..密度不夠...根本沒條件蓋..偏偏好大喜功..蓋最貴的地下高運量系統....
這筆錢足夠蓋台中高雄的輕軌..台南也能蓋..還不會虧太多...
人口條件相近的廈門(250萬..老共就不准蓋...只能蓋BRT(如台中)
台中就務實多了..先BRT 再蓋成本只有1/3的輕軌...不太會虧..




高捷已經是大爛灘了...
光只是營運虧損..每年賠近30億....會一直賠下去..永無翻身之地...(台灣人口減少)
每隔30年...機電系統需重新翻修..還要300-500億..這是大錢坑
中鋼那裏每年要賠10來億在高捷...
這爛攤又想叫中央買單...這可是我們納稅人的錢...

應該叫高雄市府承擔...當年風光..騙了不少選票....現在也該承擔...


北捷每年都有提列數十億準備30年後的翻修...這樣都還有一些盈餘...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高雄人口不足..密度不夠...根本沒條件蓋..偏偏好大喜功..蓋最貴的地下高運量系統....
這筆錢足夠蓋台中高雄的輕軌..台南也能蓋..還不會虧太多...
人口條件相近的廈門(250萬..老共就不准蓋...只能蓋BRT(如台中)
台中就務實多了..先BRT 再蓋成本只有1/3的輕軌...不太會虧..



高捷已經是大爛灘了...
光只是營運虧損..每年賠近30億....會一直賠下去..永無翻身之地...(台灣人口減少)
每隔30年...機電系統需重新翻修..還要300-500億..這是大錢坑
中鋼那裏每年要賠10來億在高捷...
這爛攤又想叫中央買單...這可是我們納稅人的錢...
(恕刪)


老掉牙的故事,年年,月月,天天都有人拿出來啼!
不管什麼時候啼,都很老掉牙,都很噁心...

話說,某個家族中有個敗家老大
買房子用的是家中祖產,已經花了將近一兆,整個家族已經拿出所有的祖產全力支持,它只需要保持房子不會倒下來就可以了,把房子出租,收入的房租,扣掉每年修玻璃,修電燈的錢,每年還剩個三億五億的,雖然不少,但是要他拿來付當初的分期付款,那得付個壹萬年,這個家族已經因為這個敗家老大負債了一兆~

老二,就比較有出息一點了,他自己付貸款蓋房子,很勇敢,至少自己付錢,已經不知比這個敗家老大強上幾千倍,但也沒算好,成了月光族,卡債族

不久,老三老四也已經成年,也需要買房子了,也需要花錢了,這怎麼可以呢!錢,只有我可以敗,我後面還有好幾個大錢坑~,三房三樓!淡水環樓!民生樓!汐止樓!三峽樓!鶯歌樓!還要很多,錢~只有我能花!只有我能敗!老三老四怎麼有資格???
這個老二就變成這個敗家老大的說嘴理由,因為,錢,只有我能敗~

話說~每年修修電燈,修修玻璃的敗家老大,如果真要他向老二這樣"勇敢地"自己貸款買房子,早就不知道要跳樓幾次了!















so....是台北高雄不值得蓋MRT
北捷部份路段營運上也確實是賠錢的...ex 蘆洲 土城 南港 文湖 小碧潭...

台中是做對的事情....這有什麼不對嗎....
你應該是去抗議那些還沒蓋的...環狀線 萬大線...改成BRT才對吧...

HSDPA wrote:
老掉牙的故事,年年,...(恕刪)</blockquo
te>


呵呵
是老掉牙的故事..
但您的認知有誤...和事實差很多..
高捷是政策錯誤的產物..

老大..收入500萬...買5000萬房子...自己出一半..家裡出一半...一些日常費用自己出..每年還能存50萬..房子30年翻修一次..也是自己付...


老二..收入只有50萬....也吵著買2000萬的房子...自己只出了15%300萬...家裡出了85% 1700萬..
結果日常費用不足50萬..年年伸手向家裡拿..30年後翻修需500萬..當然是吃定家裡了..

老三老四..收入也有50萬..只敢買500萬的房子..錢也是家裡出8成...但至少以後不須向家裡拿錢了..


捷運費用分成
興建(相當買房子)和日常營運兩部分..
至少營運不能虧太多..

不要替高捷貼金了..
興建費用85%是中央出的..市府只出15%(北捷 台北自己出了50%)..

高捷營運每年虧近30億..而且會一直虧下去(長期台灣人口減少..高雄少更多)
30年要翻修需數百億..根本沒錢...

北捷營運有盈餘..每年都有提列30年大翻修的費用..



你說的高雄自己貸款..呵呵..去查清楚把..只是障眼法...
而且那筆錢只是營運部分的錢(約一百多億 市府也只出一小部分..中鋼也被迫出20-30億)..大概明後年就要虧光了..



最重要的是..台北區人口多 700萬人..具備蓋重運量地下捷運的條件
高雄區只有250萬人...不具備蓋重運量地下捷運的條件..最多蓋低成本高架輕軌..

這不是勇不勇敢的問題..是政策能力的問題....政策錯誤..留下無盡的債務..比無能還糟糕..


台中BRT+輕軌是務實的想法..值得讚美..
我也擔心新北市的三環三線不值得...但聽說多半是輕軌...就還好啦














老溫一 wrote:
至99年12底人口數.
高雄區只有250萬人..(恕刪)


大大
您確定高雄有250萬人嗎?實住人口搞不好不到200萬,而且人口一直外移
有人說批評高捷是老梗?我覺得高捷的惡夢才剛開始!一個月至少賠2億,而且會越來越擴大,
全台灣都知道高捷永遠沒有翻身的一天,連縮小赤字都不可能,不擴大虧損,已經是老天保佑台灣納稅人,而北捷靠開發土地及商業合作賺到荷包滿滿,只有為高捷護航的網友不知道
所以台中市真要以高捷為借鏡,千萬不要好大喜功亂蓋天文數字成本的公共建設,
不然就會像前陣子北捷高捷論戰,支持高捷的網友被逼急了,就說出交通建設虧損本來就很正常(沒人說交通建設一定要賺錢,但高捷也虧太多了),及高捷公司做不下去,就給中央接管收歸國有(這句話真是可惡至極)

我希望台中市不管BRT或MRT,都能作為以後其他國家城市或縣市來取經的成功典範
台中人一提到捷運,就會提起胸膛說,台灣不是只有北捷,中捷更棒!

題外話:中港路從朝富路路口開始到光三越,停車格能取消掉嗎,慢車道只要有公車或私家車要停車
整條慢車道車流就停止不動了.每次開車一定會遇到,希望市政府能考慮一下


steve0608 wrote:
大大您確定高雄有25...(恕刪)


廣州BRT夠"成功"了吧?
現在廣州BRT面臨的問題就是 :
1.尖峰時間BRT根本開不動,第一輛公車動不了,後面幾十輛根本不用動
2.維運費高於MRT,一串MRT車廂可以載走1800~3000名乘客,相當於60~100輛公車,偏偏這種"吃電的"公車,維護費用是"吃油的"3倍至4倍,數量為MRT幾十倍的車輛和司機員,維運費用超過MRT,但是運量卻只有MRT的四分之一不到 , 尖峰時間司機員不夠 , 到了離峰時間呢 ? 你要這些司機員 ? 掃地 ? 看報紙 ?
廣州的司機員約1萬台幣,台灣呢?五萬看你請不請得到?

BRT,說難聽一點就是Bus!
蓋大樓,當然可以用三噸半的來載砂石,一台三噸半只需要一台砂石車的1/10不到,但是載完砂石,你會發覺三噸半的損壞維修費用,夠你買好幾台砂石車!

廣州的環境已經夠好了,中山大道平均2~3公里才有一個十字路口,相當於從台中火車站到東海大學才有4個路口!,私人車輛走的是南邊的黃埔大道,等級相當於快速道路,根本不必跟BRT公車搶路權!
中山大道的設計,已經可以說是專門為BRT存在的道路
可以自己去問,住在棠下村以東的人,坐BRT進城要多久 ?

中港路 ?
要硬幹 ? 那就幹吧!
我就等著看熱鬧就好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