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BRT,好像真的成功了!

megadeth_my_life wrote:
真的有這件車禍嗎?
麻煩您提供車禍的新聞報導或事故紀錄!..(恕刪)

前幾天,江揆車隊為探視三總澎湖空難傷患
車隊下建國高架,右轉民權東路時
當時路口號誌儀控警員,手動號誌切換
造成一位機車騎士反應不及而摔車

三立新聞有報導

自己去拜谷狗大神吧!
真心覺得
不要再拿臺中來跟高雄比
永遠都比不完的
而且吵到最後都變成顏色對決
每個人不是都應該真心為自己的城市好
錯的就要大力批評
對的就應該要讚揚

小的稍微說一下我的淺見
本人並不是專家
只是講出我自己的意見
贊不贊同都是您的個人自由

第一個常被拿出來吵或酸的就是舊中正路、中港路、中棲路的改名
很多人說為什麼不直接改叫中港路就好
改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臺灣大道浪費錢又沒意義
當然我也認為這個臺灣大道取的有點..
只是在統一路名的部分我覺得是必要的
如果整條路改為臺中港路
舊中正路改為臺中港路一段
舊臺中港路一段改為臺中港路二段
這樣新舊門牌反而會更加混亂
而且把"中正路"這種威權時期的路名改掉
不也稱了很多人的心意嗎?

第二個就是BRT的部分
中港路藍線的部分本來就是要做捷運MRT
但是交通部不同意
要求臺中市政府先提升大眾運輸的量
當然就沒有經費
只同意就文心路綠線的部分先蓋
中港路藍線的部分車流量比文心路龐大這是毋庸置疑的
要等到交通部核可蓋藍線MRT
恐怕中港路已經塞到爆炸了
因此臺中市政府先推BRT
一方面整合中港路藍線的公車路網
如果藍線BRT成效良好
就可以迅速將已規劃好的其他線BRT一起推動(ex:橘線、機場延伸線、海線延伸線)

花費相對較少的BRT
在之後藍線MRT興建完成之前也可紓緩交通
藍線MRT完工之後即可拆除或轉作他用
這也是為什麼不像國外做高架的原因
(橘線之後規劃是做高架BRT)

所以不要一直跳針"為什麼不做捷運MRT,搞一個公車專用道BRT幹嘛"
真的這麼簡單
為什麼目前只有臺北高雄有完成的捷運?
的確BRT就是"加長公車+公車專用道"
只是又多了"優先號誌+站外收費"就差了很多
站外收費可以減少乘客上下車所花時間
優先號誌可以減少BRT停等紅燈時間、以及控制BRT的班距
才不會有等了很久
一下子來了兩三班公車的情形出現

BRT未完工就啟用當然要被批判
但好的也應該值得鼓勵
臺中的BRT成功
未來全臺灣有需要的城市一樣都可以仿效
我實在不知道有什麼好酸的?
放下成見理性討論吧
Xperia:S→Z→Z1→Z2→Z3→XP→XZ→XZ1 α:α6000 Vaio:Pro 1

megadeth_my_life wrote:
800萬BRT車站這...(恕刪)



800萬BRT車站這個話題的出現次數,應該沒800萬次也有800次了吧?

//---

那到底是800萬次還是800次你也說清楚。

800萬次是800次的一萬倍,到底是多少?

getz9825 wrote:

750個BRT車站被高雄浪費掉,反過來檢討我台中?

(恕刪)


真的好神奇
只要台中一被質疑,高雄馬上被拿出來鞭
怎麼不去看一堆蓋在稻田中間的機場捷運?
怎麼不看蓋在鐵皮屋旁邊的三環三線?六環六線?

美麗島站:
地下雙鐵共構,兩個月台,包含一個地下街,表演廣場,裝置藝術還是許多遊客指定的旅遊景點
地下的空間,裝進750個BRT車站,綽綽有餘
當然,你要質疑它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蓋那麼豪華見仁見智
但是,它用60億蓋出來,有60億的質感



中國製、柴油、雙節巴士,行控系統完成後,一路綠燈會比較快,但是污染一樣嚴重。

車站熱斃了,裝幾隻調扇很難嗎?

empirepenguin wrote:
中國製、柴油、雙節巴...(恕刪)


能通過歐盟五期環保標準的車子 , 即使是吃汽油的轎車不多見吧 ?

汙染嚴重 ? 現在大學生的標準好高呀 !!


裕隆組裝 , 國產化比率應該也能符合相關規定 . 其實現在台灣公車幾乎都是大陸的 ,

如果您知道其他國家有甚麼更物美價廉的車子 歡迎引進競標打爆大陸公車 ~~

YOGI wrote:
以臺北市307號公車年票箱收入4億元計算

4億元÷12月÷30天÷15元=7.4萬人次/日

需要像老胡花那麼多錢嗎?...(恕刪)



台中人口密度不比台北 輸了也沒話說 ~


不過你這樣比 不就太不給花媽這些人面子了嗎 ?

你看看高雄公車 載客量笑死人 居然"每年"還要虧損十幾億 ~~



奇怪 為什麼那些中北部縣市長的能力就是這麼好呀 ....
piwu0531 wrote:
台中人口密度不比台北...(恕刪)


你怎麼那麼專業, 中北部的首長就是比較好.

問題是要不到捷運, 只是嘴巴好而已....
qaz60507 wrote:
..設計費才是重點吧 請市政府說一下設計費占每個站台多少比例...(恕刪)


台灣人再不改變心態永遠只能做代工

看得到,摸得到的不值錢
你能和中國,越南的員工比嗎?
還是台灣人只想領和他們一樣的薪水,台灣人還不懂嗎??

Apple 的產品大多是台灣鴻海接單,大陸富士單生產
一台材枓成本才多少而已
有人會怪Apple 是黑心商嗎??

每次議員都用 "材料" 成本指責..


分享一個故事

有家工廠的機器
找了很多人都一直修不好
影響了上憶元的生意
不得不找了很有經驗的人來修理
結果那個人報價1百萬
比其他修不好的人多了很多

經理覺得很貴
請他開出維修清單

他只寫了兩樣
粉筆10元
知道用粉筆標示出壞掉的零件 999萬9千9百9拾元

你說要不要修?


cyt7241208 wrote:
台灣人再不改變心態永...(恕刪)


你拿Apple比喻??你花2萬塊買的 你摸的到 用的到

你先說說站臺的設計費是設計在哪??

歌劇院的曲線才叫設計 那個拿了設計費很正常



順便回358樓 歐盟5期早在2009年就推動了 都準備推6期了

還有符合歐盟5期的車 歡迎去歐洲看 近幾年的車幾乎都符合標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