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覺得
不要再拿臺中來跟高雄比
永遠都比不完的
而且吵到最後都變成顏色對決
每個人不是都應該真心為自己的城市好
錯的就要大力批評
對的就應該要讚揚
小的稍微說一下我的淺見
本人並不是專家
只是講出我自己的意見
贊不贊同都是您的個人自由
第一個常被拿出來吵或酸的就是舊中正路、中港路、中棲路的改名
很多人說為什麼不直接改叫中港路就好
改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臺灣大道浪費錢又沒意義
當然我也認為這個臺灣大道取的有點..
只是在統一路名的部分我覺得是必要的
如果整條路改為臺中港路
舊中正路改為臺中港路一段
舊臺中港路一段改為臺中港路二段
這樣新舊門牌反而會更加混亂
而且把"中正路"這種威權時期的路名改掉
不也稱了很多人的心意嗎?
第二個就是BRT的部分
中港路藍線的部分本來就是要做捷運MRT
但是交通部不同意
要求臺中市政府先提升大眾運輸的量
當然就沒有經費
只同意就文心路綠線的部分先蓋
中港路藍線的部分車流量比文心路龐大這是毋庸置疑的
要等到交通部核可蓋藍線MRT
恐怕中港路已經塞到爆炸了
因此臺中市政府先推BRT
一方面整合中港路藍線的公車路網
如果藍線BRT成效良好
就可以迅速將已規劃好的其他線BRT一起推動(ex:橘線、機場延伸線、海線延伸線)
花費相對較少的BRT
在之後藍線MRT興建完成之前也可紓緩交通
藍線MRT完工之後即可拆除或轉作他用
這也是為什麼不像國外做高架的原因
(橘線之後規劃是做高架BRT)
所以不要一直跳針"為什麼不做捷運MRT,搞一個公車專用道BRT幹嘛"
真的這麼簡單
為什麼目前只有臺北高雄有完成的捷運?
的確BRT就是"加長公車+公車專用道"
只是又多了"優先號誌+站外收費"就差了很多
站外收費可以減少乘客上下車所花時間
優先號誌可以減少BRT停等紅燈時間、以及控制BRT的班距
才不會有等了很久
一下子來了兩三班公車的情形出現
BRT未完工就啟用當然要被批判
但好的也應該值得鼓勵
臺中的BRT成功
未來全臺灣有需要的城市一樣都可以仿效
我實在不知道有什麼好酸的?
放下成見理性討論吧
Xperia:S→Z→Z1→Z2→Z3→XP→XZ→XZ1
α:α6000
Vaio:Pr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