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要「有感行動」,網友:拆BRT。


cyt7241208 wrote:

這種花小孩的錢去滿足自己的虛榮的事
我做不下去
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才是長久之計

(恕刪)


如果要說花小孩錢
十八趴和建保勞保農保,花的才是小孩錢
而且是吃光喝光拿光花光

交通建設,作下去就是在那邊了,世世代代的人都用得著
五萬年前
人類比其它生物就是因為少了花時間在覓食上,所以他開始進化了
兩百年前,歐洲人就是因為工業革命後少花了時間在食衣住行的時間上,所以歐洲人開始進化了

而如今
哪一個城市的居民,能夠花最少的時間,最少的力氣在無意義的事情:移動上
哪一個城市就比較有競爭力

對人類有益的事情,多少錢都不嫌多,就如交通建設,醫療建設
對人類無益的事情,一塊錢都嫌貴,就如被拿去炒高房價的十八趴

當中的區別
非常容易分辨

真搞不懂怎麼這麼多網友愛酸高雄捷運
交通建設是百年大計
未來十幾年後再來比較也不遲
高運量與低運量永遠就是有條鴻溝
不會因密集班次就可以改變/改善

台灣大道潛在的運量原本就十分高
難道就要因為現在BRT的運量很高而滿足
換句話想今天換作是MRT是否會更高

所以不用管以前中央是藍綠了
請"現在的"中央政府配合地方政府
讓台中"最重要幹道"能盡早有符合百年大計的交通建設吧
A7R II +愛好開車的人
tslee502 wrote:用此依據來跟中央爭取台灣大道MRT預算
至少也少了日後拆除BRT的成本(這是市政府說的:未來有MRT後BRT可以拆去別條路用)


其實,不拆也可以,若MRT建好了,改成公車專用道以及公車站即可,雙截巴士移去其他BRT路線就行了。
u82232016 wrote: 說對了!
個人從來不相信18台要停紅綠燈的雙節公車
能打破每小時兩萬人的宇宙紀錄
難道閣下信了?


不是說五十台?
18台是剛開始營運的數量吧!
你以為業者永遠不買新車?
u82232016 wrote:
兩百年前,歐洲人就是因為工業革命後少花了時間在食衣住行的時間上,所以歐洲人開始進化了
而如今哪一個城市的居民,能夠花最少的時間,最少的力氣在無意義的事情:移動上
哪一個城市就比較有競爭力


從多倫多外圍住宅區開車進市中心要2~3個小時 得證多倫多無競爭力

倫敦塞車塞到要收塞車稅 得證倫敦無競爭力

富比士統計世界10大塞車城市

1.比利時 布魯塞爾
2.比利時 安特衛普
3.美國 洛杉機
4.義大利 米蘭
5.英國 倫敦
6.法國 巴黎
7.美國 檀香山
8.荷蘭 鹿特丹
9.英國 曼徹斯特
10.美國 舊金山

進化的歐洲人 耶~

ShangLai wrote:
不是說五十台?18台...(恕刪)


早先BRT公司的確只有18台,其他是用聯營來換業者自行購車。

為甚麼? 去問那個砍掉10億的扯後腿政黨嘍..
tslee502 wrote:真搞不懂怎麼這麼多網友愛酸高雄捷運 交通...(恕刪)

某個還沒上任的副市長就說台中只需要LRT
但他的市長卻是靠炮BRT,強調上任要把MRT蓋起來上去的
版上某幾個一直炮BRT的,卻一直不敢去面對這點!
的確能蓋MRT絕對是最佳選擇,但是經費呢?

而次要選擇就是LRT或BRT,
與其蓋一個又貴又慢載運量又小,又會成為未來升級BRT阻力的LRT
倒不如盡全力改善BRT,
一來可以用最小的成本去做升級MRT的準備
二來也可以讓未來其他線的BRT能夠又一個完善的體系去遵循

這比什麼覺得不順自己的意就要拆掉來的有建設性多了!
桃枝夭夭 wrote:
某個還沒上任的副市長...(恕刪)


現在看來改成公車一塊跑的專用道可能性有點高。

只是很蠢,班距更難控制、公車要停站牌跟轉進轉出快慢車道,為害更大。現在BRT跑中港沿線速度快,如果為了硬塞公車而拖長時間根本就跟拆了沒兩樣。 衷心希望台中市議員們別看風向耍蠢才好。

會幹譙要改的多是開車族吧? 反正老子用不到,巴士都給我閃開讓老子爽爽開這樣。
自私自利的民族性,難搞。
LRT一個不適用東西 要搬來台中用 比BRT還不如的產品
要就蓋MRT不然就多不要了 就讓台中原地空轉就好
反正可以預見的

桃枝夭夭 wrote:
某個還沒上任的副市長...(恕刪)


其實我覺得拆不拆已經是其次的問題了
現在該面對的是:以目前不健全的BRT系統,已經見證台灣大道的潛在運量有多高
希望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能共同處理,不分藍綠

至於其次的拆不拆BRT問題
不拆?當作過渡時期用
拆?趕快移植到其他條道路也可
反正以舊政府的觀點來說也是要拆
差別只是早拆晚拆而已
A7R II +愛好開車的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