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 存中街算台中最幽美或最有味道的街?

算室內45P,加計30%公設之後(45/0.7=64),再加上兩個車位(9*2=18),64+18=82p,用個現在北12期買不到的價格20/p來計算,這也要1640.......,真的是,投對胎比較重要,要靠自己買,真的是要有心理準備,面對之後可能升息地準備......
$$$ wrote:
室內約50坪上下五坪


S大po科博觀邸的挑高長廊,比惠宇澄品的長廊,有fu多了
既然提到富爸,就聊一下,
由於時代的變化,少子化,城鎮化,
年長者有準備幫子女付—部分房款,
過去養兒防老,現在反而相反,

子女少,怕他們日後無處棲身,而房產是相對穩定的資產,
也是不少年輕人雖收入不高,卻買得起好房,
這點也是—個因素,說明為什麼收入不漲房子可以漲,

這情況在大陸更明顯,往大城市擠,獨生子女,推昇房價!



我常常覺得每做一件事考慮太周全的結果
往往就是做不了
有能力有需要最好還是不要顧忌太多
我只考慮有沒有需要,和房子本身具不俱備吸引力

買過幾間房沒有考慮太多
所以買價大概都是當時行情最高價買
除了第一間幾年後本錢脫手外,
其他大概都有一倍以上增值
最晚(近3年)買的也有4成漲幅
可以的話,還是不要保留太多現金

有一朋友喜歡抱現金
SARS期間賺了5000萬
足夠買好幾間房了
現在卻只能買1間多
跟他說當初何不聽我建議
他回答說只有現金才能讓他有安全感
呵呵


22f wrote:
台中我不熟,需要做點...(恕刪)

zshsieh wrote:
我常常覺得每做一件事...(恕刪)


十年上漲中,除了回檔的時候,理論上進的人都是買在當時高點,

當時你怕追高,就下不了決心,我也是十年多頭中間才進去,進了不到—年就碰到金融海嘯,結果還有五成增值,如果是自住,建議現在還是要買,平日要做功課,拖延的結果,房子也不—定會跌,量力而為即可,你有享用到,這又是金錢買不回來的!

如果想保值幾個原則,搶進精華區中的蛋黃,供應量有限的,籌碼就佔優勢,
不要碰幾百戶那種,或者附近類似供給量加起來很多那種,除非那個地方以後是移轉的重點區,

買七期可以,如果你自住喜歡,也不計較漲跌,

投資的話亦可,下回再談,
早起,打個P,結束!


剛開始買房子的原因是因為租房子,住了幾年,房東總是拼命漲房價,尤其是每次簽約的時候,我總是正襟危坐,聆聽房東在那裏發表他可笑幼稚的政治見解,然後又要聽搖擺的說,今年只漲10%而已,別人都漲多少還有多少。心中只有一個大大的[E04]在心裡口難開。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這個世界當然有好的房東,但是總是碰到那種令人打從心裡覺得很烏茲的房東。沒有辦法,房子是人家的,人家屌啊,人家有本事啊,人家沒有別的地方發洩他窩囊的真實人生,每年只有當簽約拿支票的時候,他可以跩的屌屌的!這就是現實,這就是殘酷的人生啊。

租房子,有時候就是要這麼忍耐,不然房東不爽,就說,我這個福地寶地,人家捧著銀子金子搶著租的一大堆耶。[E04],LP捏著也要陪著笑臉。租屋者碰到這種房東只好隱忍,忍耐著。就是碰到這種房東,才讓自己捏著LP也要想辦法買房子。碰到那種威脅著你他要把房子討回去賣房子的房東,有時候更是無奈呀。

人生的第一幢房子,就是被房東下通牒,半年後租約到期不續約,要把房子拿回去賣。結果匆匆忙忙的趕快買了人生的第一幢房子。結果房東把房子拿回去後也賣不掉,又拿出來租,結果後續租房子的房客,可沒有我那麼老實了,心裡很爽,原來的房東總算碰到惡房客了耶!

人生的第一幢房子,沒有富爸爸富媽媽的人,往往不太可能就是自己最好與最理想的房子,可是,總是要踏出去,擁有一個自己的房子,不用太大,也不用太豪華,總是自己的家!房子雖小,有愛就是家。不用太挑剔[想挑剔真的要花錢耶,剛開始沒錢也無從挑剔起]


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


sheng5310 wrote:
既然提到富爸,就聊一下,
由於時代的變化,少子化,城鎮化,
年長者有準備幫子女付—部分房款,
過去養兒防老,現在反而相反,
子女少,怕他們日後無處棲身,而房產是相對穩定的資產,
也是不少年輕人雖收入不高,卻買得起好房,
這點也是—個因素,說明為什麼收入不漲房子可以漲,
這情況在大陸更明顯,往大城市擠,獨生子女,推昇房價!
...(恕刪)




過去這幾年,確實有這些趨向,但風險還是要考慮!


試想,經濟崩盤時,缺錢者肯定會優先賣掉投資的房子,同時,不缺錢者眼看房價有下修趨勢,也會同樣優先賣掉投資的房子


換言之,投資比重特別高的重劃區,其實風險也特別高


如果少了堅實的房價支持者—自住客的支持,房價是非常容易撐不住


要結婚了,要生小孩了…等等自住需求,實在不可能等到房價不跌時再進場


相對地,投資客絕對是等到房價不跌時才會進場買


所以,生活機能還有待發展的區域,自住客很難在房價漲不動,甚至房價持續下跌時,進場接手


再者,按照過去的經驗來看,每次房地產熱潮時,地廣人稀的台中,土地價格相對低廉,房價也相對低,氣候又好,總能吸引全台投資客來捧場


但若一朝曲終人散,撐不撐得住,需要用心考量才好












PS,重劃區話題不斷,大量外來又有錢的投資客來買,房價確實漲得比較快,但房價反轉時,大量投資客又想拋售,下跌速度也會很快






台灣房價貴得離譜?


美國地廣人稀,但其每平方公尺房價/人均GDP的比值
竟然與人口密集(大部分都是無法居住的山區;平地只占30%左右)的台灣差異不大



之所以很多人誤以為美國房價便宜
那是因為美國人喜歡住在郊區,而台灣人喜歡住在城市裡面



而台灣人偏偏又喜歡以台灣城市的房價去比較美國郊區的房價,當然會錯誤地認為美國房價很便宜,台灣房價太貴



但,如果合理地用城市與城市相比較,大家才會發現美國房價貴到嚇死人…



http://www.globalpropertyguide.com/most-expensive-cities#most-expensive-cities



紐約市中心平均每坪150萬台幣,倫敦市中心平均300萬
而台北市中心(如大安、信義、松山)平均每坪也才70萬台幣⋯



上海市中心均價與台北市中心差不多
但上海市中心人均收入還是比台北市市中心低,上海人購屋負擔才較沉重



事實上,在北部地區,仍然可以用500萬買到三房的住宅
台北的郊區房價仍然相對低廉,偏偏人人都懶得通勤,只希望房價能跌下來讓自己輕鬆買而已⋯



又加上,許多國家的房屋持有稅十分沉重,相較起來,台北人已經很幸福了



The formula is: (Price per square metre / GDP per capita)*100. The house price to income ratios published by the Global Property Guide are based on the Global Property Guides own proprietary in-house research, but we use the IMFs GDP per capita figures.



http://www.globalpropertyguide.com/Pacific/price-gdp-per-cap

Australia
13.01x
New Zealand
9.31x


http://www.globalpropertyguide.com/North-America/price-gdp-per-cap

USA
31.74x
Canada
16.20x


http://www.globalpropertyguide.com/Asia/Taiwan/price-gdp-per-cap

India
759.75x
Cambodia
319.50x
China
133.72x
Philippines
124.49x
Indonesia
73.33x
Thailand
62.14x
Hong Kong
60.07x
Singapore
34.92x
Taiwan
32.94x
Malaysia
30.51x
Japan
25.05x


http://www.globalpropertyguide.com/Europe/United-Kingdom/price-gdp-per-cap

Russia
120.20x
Ukraine
102.13x
UK
80.05x
Moldova
64.95x
Montenegro
63.41x
Serbia
45.78x
Turkey
35.75x
Romania
35.60x
Macedonia
35.02x
France
32.97x
Poland
29.15x
Czech Rep.
23.55x
Latvia
22.98x
Lithuania
22.58x
Italy
22.17x








$$$ wrote:
人生的第一幢房子,就是被房東下通牒,半年後租約到期不續約,要把房子拿回去賣。
有時回想起來 還得感謝這個房東吧
評估房產潛力並不複雜

如去年底推薦樓主觀邸自售 1xF毛胚 一電梯一戶 126坪含兩車位
只是樓主和我一樣 大坪數非菜


view


當時3000w可拿下

三個月前其上一層非毛胚 3700w成交 (四年屋)
覺得漲多了? 一坪還不到 30w

最近仲介說921前蓋的月光流域中樓層41w, 旁邊 最上景高樓層 47w,

觀邸這個 view 也有特色 也幽美

市民廣場因為能見度高 但辦活動就知道厲害

您覺得哪個未來成長空間較大?

(還是幾年後勤美豪宅 50w, 才有觀邸新感覺)

下回論小宅!




sheng5310 wrote:
評估房產潛力並不複雜...(恕刪)




昨天搭高鐵
到台中765元,漲幅近一成


去美村路買花,嘿,兩家都收了?
陸配老闆娘藏不住得意:賣花歹賺,賣地容易多了⋯


本業沒賣地好,反映的就是房價會用力漲


早餐去瑪棻解決
鮭魚三明治加南瓜湯,120+40,價格沒變,真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