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Jin wrote:
交通有多好 不用我...(恕刪)


除非你不是台中人,不然肯定是對人不對事,

中港交流道、朝馬車站塞車是眾所皆知的事!!

十幾年來早就這樣了

以你的思考邏輯,建議可以再去拍大雅交流道、南屯交流道,

每到尖峰時段都是因為蓋了BRT才會造成大塞車!!

jay0204123 wrote:
假設單純增加公車班數....是否跟BRT同效果....
現在一堆人做BRT不能說全部但是很多人是保持嘗鮮心態
小弟每個禮拜都會去台中的感覺
就像UBIKE 自己家裡都有腳踏車但是何時牽來騎過...
有時候不是只是為了反老胡而反吧?
那以前假日在台灣大道東海路段 是不會塞車而現在慢車道反而比快車快


UBike的最大便利之處,並不是提供沒有買腳踏車的人租借,是不用因為在某段路想騎車,就得把家中的腳踏車整個行程都帶著。
至於很多人坐BRT是嘗鮮心態還是有生活需求,或更甚之原本是嘗鮮心態在試乘後感受到它的好處(而非只停別人的批評或讚美)而因此更高比例的利用大眾交通工具,BRT一律一視同仁的接納。但在你做這麼多假設來陳述你對BRT不滿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想想,大眾交通工具對一個大型都會區是好還是不好?如果是不好,你覺得一個人已經很多而且會越來越多的城市該怎麼發展?如果是好,那在調整的過程造成的一些用路習慣改變是不是就應該更合理的?

還是你覺得能找出一個完全不影響現有用路人的習慣、也不用徵收土地擴大道路寬度的方法,就能蓋出BRT, MRT, LRT或其他?
特地挑尖峰時段拍有意義嗎~
還是說我也要隨便拍張塞車照片去問別的縣市..
捷運有效果嗎? 沒效果還虧錢...
因該不是這樣吧

hch2006 wrote:
那請問中港交流道怎麼...
而且中港路被你講的很擠很亂, 結果BRT又減一道來亂(不要說沒減, 7成路段都少1線).
(恕刪)

這不是事實,並沒有七成少一線,原本很多地方的汽車停車格被消除了。
其實從照片跟樓主短短幾句的發文
看不出樓主是要嘲諷
還是真是稱讚[台中所謂BRT]的優缺點
但是就我看前面幾位大大的發言
我想很多人都失焦了吧
從來都只有少數市民真正搞得清楚所謂的BRT是啥
因為市府如果講得非常清楚
大家就會發現台中的BRT既沒有專用號誌
(據說全路段目前只有一個在秋紅谷)
也不是全路段專用道
回頭想想前面許多大大所謂BRT的好處
[台中所謂的BRT]除了運量大之外
似乎在配套上都有很大的缺失
小弟之所以將台中的BRT稱之為所謂的BRT
因為它在規劃上對於各類用路人都造成許多的不便
這都是在實施前就能發現的
但是搶著通車實在人百思不得其解
以下是小弟所觀察到的幾個狀況
當然不能算是甚麼研究
但是時常看見幾乎發生的危險車禍

首先規劃的路線上應該設置在中央或是兩側?
這當然有許多專家可以產生辯論
但我要講的是這些所謂專家學者究竟有沒有站在
汽車駕駛、機車騎士、行人多面向的去進行規劃與設計
汽車駕駛抱怨的總是快車道少了一個線道
如果說BRT運量大倒也說得過去
但是在行車安全上
由於BRT車道設置在快慢車道之間
汽車駕駛在切換車道之際
為了盡快跨越BRT車道而加速行進
加上BRT站體巨大又多設置在路口之間
行車視線上於是產生遮蔽與死角
於是快慢車道切換之間便產生危險
即便為了安全
許多駕駛慢慢切換車道
但比之原有設計
在速度上大大延遲了車流
尤其在尖峰時間影響更鉅

其次中港路原本便不是從頭至尾等寬的車道設計
許多慢車道空間扣除原本BRT後
只剩下一個線道
經常可以看見慢車道上一台公車
後面跟隨一大群汽機車
等待公車上下載客
蔚為奇觀
這也是規劃之初便可以想到的
只剩下一個線道
有公車、有汽車、有機車一起行駛
確實需要再三思考改善的設計

再者在行人的角度來說
目前雖然設計了許多穿越用的斑馬線
也設置了紅綠燈的交通號誌
但是斑馬線距離路口紅綠燈號誌過於接近
加上紅綠燈時序規劃不佳
汽機車駕駛剛從另一側路口過來
馬上遇到另一個紅綠燈
緊急剎車經常能看見
更多的時候是讓所有用路人莫名其妙的闖紅燈

BRT在國外是一項極好的大眾運輸方式
但是在國內卻成為政績的炫耀
或是規劃不良的半成品
想想在2008啟航的嘉義BRT
所帶來的運量或是現況
[台中所謂的BRT]一定要多多改善
路線與硬體已然成形
若能從配套上加以調整
看看是否能改善目前的狀態

題外話,小弟曾異想天開搭乘BRT上班
後來發現[台中所謂BRT]
並非我想像的那麼準時
才將我平時15分鐘的車程
花費大約40分鐘左右才到
或許有些市民認為搭乘大眾運輸系統
本來就要提早
但是看看台北的捷運
日本的公車系統
我相信進步空間還是很大
否則以目前的規劃看來
台北的公車專用道帶來的運量以及時間節省上
就遠遠超過目前[台中所謂的BRT]了
如果再加上BRT所使用的雙節公車每輛造價1500萬
21站站體一個造價據稱約800萬
在政府財政如此吃緊的狀態下
不是學商的也能知道這不是現在最適宜的方案
納稅人的錢並沒有花在刀口上
BRT只是培養運量的東西別太苛求
沒運量就沒MRT

chairslin wrote:
這不是事實,並沒有七...(恕刪)


沒錯

還我停車格

BRT 只是爽到交通網內的人而已

交通網外的不爽所以不爽

要蓋就請遍佈全台中市

jack老大 wrote:
BRT只是培養運量的...(恕刪)


此外
要想有像台北一樣的MRT
請先有覺悟忍耐短至少四五年,長達八九年的交通黑暗期再說
連BRT這點影響都無法忍受
要怎麼忍受像建設台北大眾運輸路網時所帶來的不便?
什麼?
不能忍?
那慢慢等吧!
台北現在MRT所到之處到處都是"千萬"豪宅怎麼來的?
不過比起地下化捷運,既不佔線道,又能減少車流量

BRT還是個次級市民在用的產物

13年的執政,拿這種鬼東西呼弄台中人……

笑掉大牙。
我個人因為工作關係 剛從台北搬到台中幾個月

自己是開車 也做過BRT幾次

不清楚台中過去交通狀況 但是相信無論是在哪個城市 大概發展大眾交通工具都是解決交通問題 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不過台中的BRT真的是在設計上問題很多

或許BRT真的增加了 搭乘人的速度 可是如果沒有吸引開車族的人搭乘

說穿了也只是公車族換車子搭

個人目前感覺 如果把BRT的路線 變成公車專用道 然後另外政府也多發幾台中港路上的公車

應該會比現在的BRT好很多

BRT的概念不是不好 是台中市長 把它搞得很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