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的J大您好

您的建議
小弟之前也有想到過...

但是台中市南區/大里/霧峰/草屯
這一線
基本上是在台3線沿線周邊發展...

若在台63中投公路路線上
利用台63的路廊建設快速運輸系統
不論是輕軌/捷運/鐵路/BRT
都離人口聚集區有一定距離...

20年前也是因為這樣
才讓中投公路的建設容易達成...

而這樣的情形到現今
仍然沒有改變~

台63距離人口密集區/市街區域
有一定距離

造成利用這個路廊
建設快捷大眾運輸系統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jimcarax wrote:
目前的中投公路在廢省...(恕刪)

道路高架橋要改建鐵路高架橋是要整條打掉重建,成本不會比建新線來的低廉。
中部的捷運出了市區其實就是區域鐵路性質,跟北高捷運完全是都會捷運的屬性不同。
目前興建捷運的最佳路線還是沿過去舊糖鐵中南線行經區域的路線,也就是目前的人口密集聚落。
只能說過去的交通規劃過於短視近利,直接拆掉糖鐵的客運線卻沒有相對升級的大眾運輸系統補上。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為什麼我老是覺得41路往台中都沒什麼人... 往太平卻是班班都客滿...

真的覺得蠻怪的~~~
碗君 wrote:
目前來這邊發言的大多不是住在太平的居民吧,我認為發展大衆運輸工具是一定能改善交通沒錯,但是brt如果進來太平,要另外畫公車道,勢必壓縮到開車的用路,另外住在2旁的店家和在小巷居民要來往2側也不方便吧,個人想法是可以規劃增加公車班次和路線,brt進來真的對太平沒比較好


我住東區樂業路,捷運系統要進太平之前要行經東區,BRT太平線我想我也算是當地的民眾。

我的看法與你差不多,雖然我支持大眾運輸,但我也不認為BRT該進入太平,太平線如果設置專用道勢必會壓縮車道甚至是行人行走的空間,因為騎樓(甚至沒有騎樓)相當不利於行人,如果沒專用道那BRT比起公車並沒有明顯的優勢,將會號稱捷運卻又沒有捷運之實。

個人認為立體化是東區/太平地區捷運唯一的解,僅就東西向的部份來說我認為是如此,南北向的紫色環線另當別論。

lyf6499 wrote:
我住東區樂業路,捷運...(恕刪)


取消路邊停車,厲行騎樓淨空暢通。
臺中的都市公共運輸系統要再繼續進步,
就要朝這方面著手,私有運具要給他適度的限制,
公共運輸才能再發展,什麼都要先考慮私有運具,
那就不用作了。
unclefly wrote:
取消路邊停車,厲行騎樓淨空暢通。


如果您有實際去看過現場,有些建築連騎樓都沒有,無法淨空…。

就算不考慮小轎車,消防、救護、貨車(上下貨)…等也要考慮吧,
消防、救護車性質特殊還可以走專用道,
但貨車不能上下貨,沿線兩旁的店家不就要收起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