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機會成本問題只有200萬的現金要投資200萬的股票還是投資1000萬的房地產我會說這是負債--1000萬的現金200萬槓桿買1000萬房地產(可只繳利息)500萬股票300萬現金跟債劵週轉我會說這是資產房地產是資產配置問題沒錢才會煩惱房地產是負債
同意上面幾樓的自住的話就是資產我們假設未來20年平均房價不漲也不跌好了考慮到租金跟通膨房屋住20年折舊打7折通膨每年算3%也就是說20年後當年的100元差不多剩50多元以2000萬房子計算房租我們抓低一點算28000就好房租20年也通通不會漲好了基於以上,房屋每年的稅跟每10年的修繕我也不算了20年後買房自住的人總共得到省下的租金 672萬 + 7折的房子1400萬 - 買房成本 = 跟當初差不多的房價這個時候他可以選擇A. 賣掉房子換其他房子 (賣得1400萬)B. 大修一輪繼續住10~20年其實是完全不虧的,甚至還有點小賺但我覺得賺到更多的是心裡的踏實感以及不用被房東趕反過來如果是投資的話,就失去了當初頭期款20年來的機會成本還有,投資跟自住最大的差異在於投資你得確保房子能夠滿租,以及出租另外所花的時間成本 (不花時間那就要付仲介成本)但自住的話基本上直接當作滿租,因為你會100%的使用他這裡一來一回大概又可以差個10~20% (看你的房子好不好租)所以如果是自住的話我覺得有需要就可以買了投資的話就祝您好運我是寧可買台積電或0050拉
看目的你自己住的 跟買車子一樣 是消費品買來出租的 跟定存或存股目的一樣 為了是它的殖利率 各有高低不同但是賣的時候跟股票一樣 可能賺錢 也可能賠錢但是有一種狀況一定會損失一大筆就是在房地合一後買的房子 在經過遺產繼承給子女以後如果子女要賣掉 會損失一大筆例如 一千萬買房 遺產稅時估價現值是250萬然後你的子女兩年內用一千萬賣掉 政府是假設你賺750萬元 要繳超過200萬的稅金 (45% or 35%)尤其是子女已經自己有房產的前提下 這百分百保證發生所以年紀很大的時候 想換房或買房 千萬不要登記在自己名下寧願登記子女名下 然後分年贈與繳房貸
若買房是自住的話,繳的完就是資產,繳的過程中就當在繳房租,所以沒把買房當負債,因為還是要有住的地方。其實,買了房子有個好處,不用擔心房東不續租,不用被房東限東限西(只限租女生、不給遷戶籍、不給養寵物、不給下伙、不給安置神明公媽…等等),而且搬家很累人,找到喜歡的也不容易。上一次租屋,租了十幾年,房東小孩要住,所以不續租,目前租屋,租了2年,房東不續租,因為小女兒要結婚,為了不想一天到晚在搬家,最後只好買房就不用擔心房東又另有規劃。
怎麼這種文章, 突然好多篇,真的這麼好賺, 何必昭告天下?不要在騙人上車了, 房子不是永久資產,屋齡到50~60年後, 自住客誰敢跟你買來住,房子未來跟車子一樣, 都要算清楚折舊,就算真的敢買老屋, 自住客老了想在換房,百年老屋誰跟你買?? 不都更的話, 就變負資產,建議要買房的人一定要想清楚價格合不合理, 房子會老的.
年輕人戰出來 wrote:怎麼這種文章, 突然(恕刪) 也沒人會去住到百年才想脫手..(那時根本是讓多個子孫爭產權)我們這15年前買的預售屋的,大概漲3倍15年前沒人看的上這邊,連在地人表明都不看誰知道15年後變成東區門戶計劃所以買房還是要抓準標的....有機會發展搞不好還會獲利....台中那些已經規劃好發展的地方就別看了,往週邊看未來捷運路線搞不好還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