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車同時看到BRT佔一車道, 心中的不滿就蔓延了!!

看了樓主的遭遇,我震怒了好多天,
直至今日才驚覺應該給予臨時、正面的解決方案~

不知道樓主喜歡在中港路的哪個段落買太陽餅呢?
因為交通不順、停車格被取消的關係,
原本中港路上整排的號稱太陽絣老店已經收了很多家,
大略參考一下2014年8月的GOOGLE實景,太陽餅店家分部在:
1.市府對面區段
2.遠百三月對面區段
3.中港河南路口(秋紅谷)對面區段

先來說說怎麼下交流道比較不塞,往中港交流道往市區方向車太多,
而且光明陸橋動線不順易塞,所以先往沙鹿東海方向下交流道,
到安和路後左轉,再到朝馬路左轉,簡單說就是避開中港路,
別嫌繞路難走,總比樓主原先塞在車陣中動彈不得心情鬱悶來得好。

那朝馬路尾端就是秋紅谷,稍為路邊找個停車位停好車,
接下來就可以走到對面買(3)區段的太陽餅,
或用悠遊卡借台IBIKE到(2)區段,來回應該不會超過30分鐘,免費~
或到BRT秋紅谷站,浪費個五分鐘等車,坐五分鐘到市政府站,
下車走到對面就可以買(1)的太陽餅了。

或許這愚蠢的方法還是會讓樓主的心中不滿漫延,但總是能解燃眉之急。

最後,照林龍市長講的,BRT還是快拆一拆,趕緊蓋出MRT!

halt wrote:
看了樓主的遭遇,我...(恕刪)


龍哥的官員003已經說台中不需要MRT了,所以即使BRT改為公車專用道或是拆除也不會有MRT的選項(在他的任內)。我正在期待樓主的第二篇文章:塞車的同時看到公車專用道上的公車還要左右轉,心中的不滿就蔓延了!!
1.林佳龍強調,為了讓專用道發揮更高的效能,也決定將直行台灣大道的公車納入專用道;並將行駛在專用道上的公車,具有一致的外觀視覺設計,以便乘客辨識,無論單節車或雙節車,它們嶄新的面貌,都將成為台中市新的移動地標。

2.此外,這套方案,預計將於7月8日全面上路,屆時,不僅將予公車免費延伸為10公里同步實施,市府也將與客運公司進行路權分配,建構大台中公車路網。

---------------------------------------------------------
優化公車專用道取代BRT 7月上路

時間:2015-03-23 11:09 新聞引據:中央社

台中市長林佳龍今天(23日)在市政會議上宣布,藍線快捷巴士(BRT)的建造和營運「是失敗的」,將改採「優化公車專用道」預計7月8日全面上路。林佳龍在會議上指出,BRT的建造和營運,引發社會很大的議論,上任後聘請了全台的專家,組成體檢小組,做為改善台中大眾交通運輸的依據。這段期間,感謝17位體檢小組專家學者及同仁的努力,在20幾次會議及現場勘查之後,終於在上週六的總結會議後,提出體檢結果及改善方案的建議。

至於要不要「廢BRT」,林佳龍說,現行台中BRT,沒有獨立式的專用路權、缺乏絕對優先號誌、行控中心無法與車輛及車站進行3方通話,根本就不是真正的BRT。因此,這個「還沒出生的BRT」,也就沒有所謂的「廢與不廢」的問題,只有如何讓大眾運輸系統更安全、更舒適、更有效率的課題。林佳龍強調,為了讓專用道發揮更高的效能,也決定將直行台灣大道的公車納入專用道;並將行駛在專用道上的公車,具有一致的外觀視覺設計,以便乘客辨識,無論單節車或雙節車,它們嶄新的面貌,都將成為台中市新的移動地標。

此外,這套方案,預計將於7月8日全面上路,屆時,不僅將予公車免費延伸為10公里同步實施,市府也將與客運公司進行路權分配,建構大台中公車路網。

dailoan wrote:
1.林佳龍強調,為了...(恕刪)


代龍哥開心嗎?

不但BRT的車車還留著,還加不少小伙伴進來喔
*** 開心 *****
以後可以搭 巨業 瑞典VOLVO 公車
到台中火車站搭台鐵普攸瑪火車四處逛逛

peterboulong wrote:
代龍哥開心嗎?
不但BRT的車車還留著,還加不少小伙伴進來喔

dailoan wrote:
*** 開心 ***...(恕刪)


中國吉利汽車的volvo嘛

超讚的啊
巨業這是以前購買可是真正瑞典
歐洲這麼多車廠
不用擔心

*** 全航 台灣製造 電動公車 該上BRT車道*******


瑞典VOLVO

車體廠 台灣唐榮
最大馬力:290ps
排檔規格:自排
底盤年份:2012
領牌年份:2012
乘客座位數:28
領牌範圍:657-FX、658-FX
現有2輛

看到了唷! 慢車道公車魂不死
BRT納入30%公車共駛 平均2.5分一班車唷
開車 騎車以後 越來越刺激了

行動政府真的立刻有感 恭喜台中市民



今日市政報告上, 市長的完整報告搞:

BRT的建造和營運,引發社會很大的議論,我上任後,聘請了全台的專家組成體檢小組,做為改善台中大眾交通運輸的依據。這段期間,非常感謝17位體檢小組專家學者及同仁的努力,在二十幾次會議及現場勘查之後,終於在上周六的總結會議之後,提出體檢結果及改善方案的建議。
改善方案有四大目標:其一,要確保目前搭乘雙節公車的乘客,會得到更好的服務;第二,提高大眾運輸專用道的使用效率;再者,提升台灣大道上汽、機車族群的安全與效率;最後,則是要改善台中的公共運輸體質,將台灣大道上大眾交通工具改善後的效益,得以透過整體公車路網的重新調配,擴散到整個大台中地區。
有許多朋友關心,到底要不要「廢BRT」?其實,因為現行台中BRT,沒有獨立式的專用路權、缺乏絕對優先號誌、行控中心無法與車輛及車站進行三方通話,根本就不是真正的BRT。因此,這個「還沒出生的BRT」,沒有所謂的「廢與不廢」的問題,只有如何讓大眾運輸系統更安全、更舒適、更有效率的課題。
交通局稍早已經向我簡報過體檢小組的結果,經過充分的溝通、審慎的評估之後,我逐案考量利弊得失,有鑑於前兩案窒礙難行,決定綜合體檢小組所提的第三及第四方案,採用具可行性的「優化的公車專用道」。
事實已經證明,藍線BRT的建造和營運是失敗的。它固然讓少數乘客稍加便利,但反而造成更多市民的不便,違背了推動大眾運輸的方向。既然這個手段是錯的,我們就有責任提出正確的手段,達成交通建設真正的目的。
最新的民調也顯示,有6成5市民認為BRT無助改善台中的交通,反而造成塞車,6成市民認為BRT有弊端、超過5成5不滿意BRT、將近7成市民支持BRT車道改為公車專用道、超過7成5民意認為應以捷運或公車路線取代BRT。
根據「優化的公車專用道」方案,台中的大眾運輸交通服務不會中斷,只會更好。在財政上,藍線已經發包的工程經費是22億中的7成多,可以省下的應該有40億中的20億以上,加上尚未上路的五條BRT的260億,共可省下約280億元,轉為發展改善台中交通之用。以280億元的經費,台中市民絕對有權享有更好的大眾運輸系統!
至於已經簽約的22億元,我們協助它止血,但也不會讓這筆錢白花。車站將在驗收並改善後,繼續以公車候車站使用,車輛即日起在不減少車班的前提下全面檢修、分批進廠,只要確定安全無虞,「雙節公車」仍然可以繼續上路。
為了讓專用道發揮更高的效能,我們也決定將直行台灣大道的公車納入專用道;並將行駛在專用道上的公車,具有一致的外觀視覺設計,以便乘客辨識,無論單節車或雙節車,它們嶄新的面貌,都將成為台中市新的移動地標。
依照體檢小組及交通局的資料,將有30%原先行駛於慢車道的公車,移入現有專用車道,把慢車道的空間還給機車族和汽車駕駛。但我們也將保留至少2路直行台灣大道的公車在慢車道,兼顧在小站等車的民眾。
為了保障海線民眾的大眾運輸權益,免去轉車之苦,先前因BRT車輛上路而取消的海線公車,也將復駛。加上從慢車道移入的公車,未來,優化的公車專用道,每天的班次將增加一倍;民眾候車的時間,將從平均每5分鐘一班,縮短為平均2分半鐘就有一班公車。

這套方案,預計將於7月8日全面上路,屆時,不僅將予公車免費延伸為10公里同步實施,市府也將與客運公司進行路權分配,建構大台中公車路網。
我上任至今將近3個月,為了替台中市政除弊興利,陸續重新檢驗幾項重大工程。其實,「除弊」與「興利」是一體兩面的,阻止那些錯誤的政策以及可以預見的浪費,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更大的價值。
這當然是一項「化腐朽為神奇」的艱鉅工程,面對這個難解的問題,我相信整個社會也都上了一課。回顧過去,如果當初一開始就規劃好台中的交通政策,如今台中市民也不必付出這麼大的代價。

dailoan wrote:
*** 開心 **...(恕刪)


代龍大大~你的節操呢??? 不是努力強推藍線用台鐵區間車嗎?
怎麼林龍市長拿個換湯不換藥的優質幹線公車就開心了勒~
好歹你也該堅持到廢除BRT、拆掉白海豚,這樣才能顯出你的決心啊!
坐在BRT,看窗外塞住的車龍,心中滿滿是幸福,可惜
快沒有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