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DPA wrote:
內湖木柵線長24公里...(恕刪)
一家媒體批評也許是偏頗,但是大多數媒體都批評?
個人認為你的比較法才是偏頗
高雄紅/橘線,和台中的藍/綠線都是所謂核心十字路線,是一個都市捷運的骨幹路線
應該要拿台北捷運的藍線(板橋-南港)、紅線(淡水-新店)的運量來比較才合理!
你怎麼會拿內湖木柵線、蘆洲線這種中運量與剛通車的延伸路線來跟"核心路線"比運量呢?
根本是故意曲解!還可以拿長度相近來說嘴,真是不知所謂
看看這個討論串就知道我在說啥台北捷運各站出站人數(2011年1-7月)分佈圖
請問高雄的紅橘十字核心路網日運量,跟台北的紅藍十字核心路網的日運量差多少?
難道不是像大家講的"天差地遠"嗎?明明就是事實,何必巧言狡辯只是二分之一的差距?
不要比現在,台北捷運紅藍十字路網在88年12月正式完工通車
一年後,89年11月的歷史資料,(12月的假日多,怕失真)當月平均日運量就達到81萬人次,
三年後,91年11月,當月平均日運量就達到95萬人次。
大家都知道高捷運量就是高估了
當初以為第一年兩條線加起來日運量會有36萬人次,第二年就會有超過50萬人次。
根據"徵求民間參與高雄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紅橘線路網建設案投資總說明"的預估資料
這份資料是假設紅橘線在"95年底同時完工"
96年的預測資料應該是指年底(紅橘線同時營運1年後)的運量資料每日平均總運量如下:
: 民國96年
: 紅 125842(人次)
: 橘 86961
: 民國109年
: 紅 171356
: 橘 135078
: 民國119年
: 紅 188017
: 橘 148122
: 民國125年
: 紅 197249
: 橘 155394
即使到民國125年紅線尖峰時段的旅客量仍然無法突破20000人/小時/單方向的MRT門檻
而實際上高雄捷運的十字路網全面通車,以2008年9月開始計算至今,也有三年的時間過去了,
卻連上面這個資料裡面,通車一年後的日運量預估值都達不到(20萬人次),現在只有13、14萬人次,
就可以知道大家的批評是有道理的,政治人物當初就是為了選票而捨棄專業硬推,導致現在的窘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