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 存中街算台中最幽美或最有味道的街?




greenTi wrote:
樓主大, 您這話真是...(恕刪)





台中我不熟,沒辦法幫你,但是可以分享一點房市新聞…



三年前,我在奢侈稅推出時買大安區房子,累積報酬率紙上富貴才35%,但蔡鎮宇在差不多時間點買的,居然達到4成!



以前我就跟大家講過,投資店面報酬率比較高,而且持有過程中租金報酬率也相對高



店面投資來說,總價、單價越高,通常風險越低!因為總價、單價越高代表需求很旺,將來需求只可能更旺,脫手時很容易高價賣出




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ART_ID=306502



蔡鎮宇在2011年以28億元的價格,取得這筆不動產;昨天出售給三商美邦人壽後,扣除稅負等成本,初估獲利約四成、超過10億元。












ygl wrote:
蔡鎮宇 看空房市?





一樁買賣所代表的意義
看你是要從空方或多方角度,都可以得到你要的答案,但絕對不是分析趨勢!




從賣方來看,你可以解釋成他看空,所以趕快賣
但為什麼不是從三商美邦人壽的角度來解釋這樁買賣?三商美邦敢砸大錢,不代表他看多?




實際上,判斷多空趨勢最基本的是「成交價」
試問持有三年獲利率四成,看起來像是空方趨勢嗎?我持有仁愛路四段房屋20年漲6倍怎麼說?




至於其他流標或未出售的案例,為什麼不是解釋成賣方希望售價過高,以至於乏人問津?
並非這些土地沒人要,也不是「成交價」創新低




差不多的時間內,也有幾樁嚇死人的成交案例:




例如去年底中國人壽以「跌破市場眼鏡」態勢,用141.68億元、高於底標23.88%
搶下台北學苑地上權,換算每坪土地約349.8萬元,在地上權競標案中算高價




只有土地使用權的都能賣到每坪349.8萬元,更何況是有所有權的土地?




今年2月「台北市中山區長春段地上權案」
由富邦人壽以權利金65.88億元得標,溢價率16%,換算地上權每坪239.84萬




位在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四段80巷15弄的巷弄內的地上權住宅,開價每坪120萬(100萬可成交)
開賣幾個月後,樣品屋已經拆除,目前正動工中




你想,只有建物所有權的巷弄內的地上權住宅每坪都賣到破百萬,更不用說有土地產權的豪宅了




屋齡10多年的巷弄內的豪宅—潤泰敦品,在去年實價登錄公佈每坪120萬!
當初尹總裁賣我不到60,我還一直叫買不起呢




寫累了,去跑步,目標:1小時6.5公里!



















22f wrote:
一樁買賣所代表的意義...(恕刪)



樓主言行舉止,處處流露強者風範。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2f wrote:
去跑步,目標:1小時6.5公里...(恕刪)

老大好強
咱..弱雞 都是坐車..一小時6.5公里




最近觀察到:



104資訊科技集團以600萬名求職者中,以求職者履歷上有填寫的平均薪資觀察2000年到2013年間22到26歲大學新鮮人平均薪資



發現2013年的新鮮人平均薪資是3萬元左右,比起2000年的3萬3000元,打了 9折



但,過去10年中,台灣大學生人數從68萬人增加到102萬,成長百分之50



同一時期,碩士班人數從8萬7千人增加到18萬5千人,成長百分之126



博士班人數則從1萬6千人增加到3萬4千人,成長百分之113



換言之,相對於大學生人數增加50%,大學生起薪只掉10%,問題應該並不大吧?



只是大家都成了白領,都想坐辦公室、吹冷氣,過度集中某些行業(如餐飲、物流)薪水當然就少了



今天再跑1小時,看看跑多遠?






22f wrote:
今天再跑1小時,看看跑多遠?


https://tw.sports.yahoo.com/news/為什麼跑步無助於你減重的五個原因-062614681.html

如果樓主想減肥
來潑潑冷水
不過多運動有益身體健康

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
$$$ wrote:
https://tw...(恕刪)





多謝大大冷水提醒!
我BMI 才24,大概不用跑步減重,跑步練的是心肺!



同學約了去西藏,想在海拔3700公尺的布達拉宮前微笑拍照⋯
女王擔心我敗絮其中,只好先鍛鍊一陣子












$$$ wrote:
換言之,相對於大學生人數增加50%,大學生起薪只掉10%,問題應該並不大吧?


大學生人數增加50%,可惜需要大學生的工作機會沒增加50%
一包統一脆麵2000年應該是6元,現在一包10元份量還變少。
薪水掉了,買東西不能阿莎力,問題還是很大?


22f wrote:
只是大家都成了白領,都想坐辦公室、吹冷氣,過度集中某些行業(如餐飲、物流)薪水當然就少了

要了面子不要裡子,真難選 通病


22f wrote:
今天再跑1小時,看看跑多遠?


用了app記錄一下跑步,跑跑走走30分鐘已經喘吁吁,才跑4KM.
膝蓋OK,樓主多練練可以搶報名年底的富邦馬拉松21K,還是你有免搶的報名表,哈哈(伸)
完賽一定很有成就感!


要去西藏,envy u!西藏/尼泊爾是這兩年的旅行清單TOP5呀!!!






anita.tsai wrote:
大學生人數增加50%...(恕刪)





如底下聯合報民調,20~29歲考慮去大陸工作的比例逐年快速飆高,其他年齡層則沒有明顯變化,這符合了台灣對年輕人十分殘酷,迫使年輕人考慮到其他地區發展




大陸會成為熱門地區,主要是語言、習慣上比較接近,又加上大陸與台灣產業結構其實很相似,發展中或是正在追趕的大陸企業,比較願意給予超乎想像高的待遇




我有個朋友,他研究所同學,在友達工作才3年,大陸的面板廠以3年800萬台幣的薪水挖角去大陸工作,就算3年後沒得做,也沒差,因為已經撈到一筆錢,回台灣後可考慮創業




如果年輕人真的那麼畏懼服貿、畏懼中國,為什麼反而有更多年輕人願意去大陸工作?




因此,我覺得問題應該不是出在中國,而是過去這幾年以來,台灣社會對於缺乏經驗的年輕人根本不肯給予培訓與機會!使年輕人對未來不願承擔不確定性!




肯給培訓與機會的,只有被形容成去騙別人錢的房仲而已!以前面講到的面板廠的案例來看,為什麼是大陸企業肯給3年800萬,而不是友達自己呢?




簡單講,政府有誠意降低年輕人對政府的敵意,應該要從制度面下手,例如大幅提高基本工資、大幅提高員工組織工會的可能性等等,避免大部分的利益都被投資者拿走,投資者憑什麼拿走大部分的利益?只因為他有錢?




若台灣這個社會這樣繼續走下去,也不能怪年輕人要以霸佔立法院來表達不滿,其實我覺得年輕人根本不知道他在抗議什麼,反正就是不滿現狀!




只要有機會對抗政府,馬上就衝上去,例如文林苑、大埔、洪仲丘,乃至黑箱服貿(文林苑、大埔、洪仲丘案跟中國有關嗎?為什麼總是有一群學生去抗議?其實是抗議政府、抗議財團)




大部分人對台灣這種結構無奈,有錢人幾乎壟斷了一切,年輕人不創業的話,真的會做到死,卻只分到一點點…




http://pro.udnjob.com/mag2/pro/storypage.jsp?f_ART_ID=88242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