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規畫腳踏車可以上去嗎? 不然, 像逢甲離中港路那麼遠, 難道還要轉車或走路嗎? 若腳踏車可以上去, 那住在離沿線有點距離的市民, 也可以騎腳車過去坐車, 不然, 誰會專程騎機車去坐BRT啊, 單是停車位就是一個問題了.
樓主資料蒐集的太棒了!希望市政府趕快排除萬難盡快動工其實小弟覺得台灣大道除了藍線MRT BRT外還缺一條連接東西向的高架快速道路如果有一條東西向連接74號到1號中山高的台灣大道快速道路應該蠻不錯的...大家認為呢??David wrote:身為土生土長台中人,...(恕刪)
很好玩嗎? wrote:中港路的道路夠寬,在...(恕刪) 我覺得內環外環都應該全部高架化才會快就像現在的中彰與74東部分路段高架、甚至直接串連福高同理,內直外直也都應該全部高架化多作幾個閘道與上下用的交流道就好像台北市那樣就很好從南邊的台大上高架橋、到建國北路中山高交流道不用十分鐘
t8f wrote:我覺得內環外環都應該...(恕刪) 其實地下化快速道路速限跟高架快速道路一樣可達時速80公里,行車時間上面沒什麼差別,而且中港路剛好夠寬,還可以採用部分明挖的方式。個人是覺得如果是要開一條串連龍井跟大里中間穿過台中市區的快速道路,北段過了東海大學、南段過了中興大學再走高架對都市景觀會比較好一點。
所謂的 BRT說穿了就是公車專用道而已到時候看怎麼塞BRT 專用號誌跑得快橫向道路的公車/私家車/機車管你等到死還有做月台門不知在幹嘛?完全是浪費錢捷運/火車是軌道,人可能會掉下去 (機會很小,除非被人家推)做月台門還有一點道理平面的公車要月台門做啥?啥時聽說過等公車的人被公車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