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我決定買房的時候 很認真的在西區和西屯區找了一陣子
西區就不用說了 綠園道加持 西區一定看好 但是以前西區的房子就不便宜了(單價以前就比別人高出5-10萬)
至於西屯 我當初只鎖定以甘肅路為基準 放射出去兩個街廓 但是因為價位
最後找到了重慶路北區那了 還是沒有挑到想要的
這裡打個差 我想要的 第一前提當然是自住
但是我又希望以後結婚了 住個10年換房 房價不敢說漲很多 但起碼不要跌 還能保值這點出發
所以那時候的中古屋 13年以後的被我淘汰 因為尋屋過程發現20年後的房子
除了西區 其他地區還真不保值
(七期就不用說了 沒有天際線 房價也不是現在的我可以負擔的 這種特殊地段我們就不討論)
看了半年 才發現 中古屋真的是沒行情(太誇張了)
套一句我兩個在X義上班的同學說的話 沒行情 再貴都有人買 供不應求
光是逢甲一間X義 五月就成交17間 看看多可怕
後來我放棄中古屋了 改看新建案 那時候真的辛苦
假日加完班 開著車從西區繞道西屯 再從文心路到北屯 再繞回中區 接著看南區
看什麼 看新建案 找未公開的 看地段 看環境 看生活機能 看學區
看到不錯的社區 自己進去問管理員
說真的 這裡要感謝何厝街那幾棟新蓋好大樓的管理員 給了我不少消息(從建設公司 建案 品質 管理 坪數 單價)
這時候開更加確定了 如果買新屋自己要抓多少預算 搭配地段是合理的
後來還是以接近公司上班為考量以及附近生活圈為主 (沒辦法太喜歡綠園道這邊的生活)
富宇後來沒考慮是因為 當然價錢有點硬 畢竟人家也是很多作品了 不然文心路上那個會館
每天賓士進去是假的?
再來是 因為地理位置我覺得有點偏我現在生活圈
基地正前方有一個加油站(這我很在意,像我朋友就覺得這沒什麼)
雖然是崇倫路那邊的學區 但是其實看一看又有點遠
戶數也是我考量的 戶數算一算也挺多戶的 我喜歡小的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 雖然那邊也臨路
但是 人氣似乎有點稍嫌不足~"~
生活機能也不是那麼方便
也就是你說的"發展"潛力
這地方會開發 但就我所知 起碼要再等等 後面的鐵路和捷運蓋好後不知道會不會加速發展
基於以上我放棄它了 我很怕我住10年後要脫手 會比較乏人問津
說真的 買房還是多做功課準備 我真的覺得 每個人看房子都會有死角 這時候透過管理員阿伯
房仲 代銷 給妳建議都是很不賴的
套一句我誤打誤撞闖進佳茂4A(這又是另一個故事) 裡頭大姊跟我說的 快去買快去看
年輕人有的就是找房子和比價的能力 沒想到後來她還給我推薦一間再北屯佳茂原本蓋的房子
對了 重慶路以及華美西街交叉處 有塊地剛圍起來 那個也是新建案 還沒公開
一坪約25-26(暫定) (這也是當初我再找房子 認識的仲介跟我說的)
或許可以先去看看 如果需要 我拿到新資料 再私下給你吧!
PS. 我真的不是房仲~"~ 我只是在這買房過程中 花了很多心力 結交了不少朋友而已
誠心的建議,去看房子沒買成也沒關係,多跟仲介聊聊,不要想說大家都想從你身上挖錢,有些仲介也是菜鳥,
當你跟菜鳥成為好朋友,他們反而會更勞心勞力幫你找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