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我覺得還是公車,離MRT還差的遠。


piwu0531 wrote:
台灣有個很怪異的現象...(恕刪)


你突破了一個點!!!
呵~ 這棟樓的砲火似乎有些猛烈阿

小弟來台中已超過十年了(從讀書到現在結婚定居)
十多年前來這裡讀大學時就說要蓋捷運以及歌劇院
版上有不少台中人應該也知道
歌劇院那塊地是圍起鐵皮護欄很久了
以前騎車經過時,鐵皮護欄都註明是國家歌劇院預定地
結果附近的豪宅卯起來一直蓋,它卻一點消息都沒有
這一兩年卻突然趕進度,捷運跟歌劇院都開始蓋起來了
歌劇院的外觀挺特別的,我覺得還不錯阿
不知道跟台中圖書館是不是同個設計團隊,風格都有些類似

其實我覺得樓主的用意也是部分台中人對BRT的疑慮
新聞也都說目前評價是正反兩極
我也是覺得中港路那一段的行車變數很大
從新光三越到科博館這一大段常是車多擁擠
尤其星期假日或是百貨周年慶時,車況就會變得很恐怖
因為BRT目前尚未完全完成,官方的理想數據應是設定在全線完成之後
官員們都過度樂觀,反而讓人有些不放心阿



leecheelin wrote:
可惜他選的位置卻是交...(恕刪)
wjack29 wrote:
昨天去試乘brt專用...(恕刪)


20-25分

那真的還算滿快的

跟騎車開車差不了太多

重點是不用自己冒著生命危險走中港路

不過正式營運後因為停靠的站數變多了

我猜可能時間會落在30分-35分左右
台灣現在有哪一項建設是從一開始就受到好評?

罵爛的人就一輩子別坐...

至少他是項重大的建設

台灣近幾年已經沒有重大建設了



像是花東電氣化,怎麼不見人出來罵?

對於台東人來說,會比它們更生氣的是火車站新址的事情,而非電氣化

我們這些外地人會不會管太多了點?
450D+10-22+17-55+18-55+55-250+430EXII
tomliu36 wrote:
不然要學高雄那樣好大喜功的高捷才算捷運嗎?
搞的年年好幾億的虧損有比較好??捷運不是只有單一形式好嘛!
另外這句話最好笑"路上故障擋在那邊不就整條路都不用過了?"
真要遇到這種狀況時,其它的BRT車開到隔壁車道繞過去不就好了。
請別紙上談兵了,我猜你不是台中人吧!只是看電視報紙就隨之批評。


看你也是沒多厲害啦
台中還不是一樣學高捷好大喜功
中捷蓋好照樣年年虧損啦
別在那邊嘴砲了

"路上故障擋在那邊不就整條路都不用過了"
你有想過像上次那樣轉彎故障嗎
一台車那麼長 橫在十字路口上檔到多少車?
你說其他BRT的車開到隔壁車道繞過去
那其他的車輛不用走?? 整條路都BRT的囉??
不要笑死人了好嗎
不懂在那邊嘴砲 我台中住六年多了 有意見嗎

台中現在公車算很方便了
特地搞個BRT沒比較好啦
把每條路都舖平還比較實際一點

ohmy7759 wrote:
先聲名在下不是台中人...(恕刪)

畢竟只是公路上開闢一條專用道
怎麼看都不像專門挖一條軌道的啊

公車就是公車啦
小小小新手 wrote:
BRT就類似公車免費...(恕刪)


1.高雄捷運的站仔細看,設立的點其實都是對觀光客比較有便利性,對在地高雄人實在不太方便(住得起捷運站附近的人不缺那個錢搭捷運,很多都麻開車,反正高雄停車又不像台北)。

2.高雄公車不像台北,不準時遲到就算了,班次又少。我舉例紅36線搭的人不少,可是在捷運巨蛋站前面等半 小時才一班車的狀況常常發生。

3.說真的高雄市地形是狹長型的,左營到小港騎車大不了40分鐘,捷運我算過也差不多30分鐘,時間上跟便利性差不了多少,加上捷運橘線營運路線根本是大輸機車,騎車10分鐘到的地方搭捷運卻要搞了半小時。

shnh38 wrote:
(抱歉樓主剛好借用您的文章)

BRT設計的問題 還有 倉促上路 你知我知獨眼龍都知

問題 從戰略上 本來就是要這個時候上路 不然要什麼時候上路?

任何一個重大建設 剛上路的初期 絕對是問題一連串 如果太近選舉才開始正式運轉(或試運轉)

保證幹聲連連 幹到 中間選民都會跑掉

就是基於人民是健忘的 所以無辜的台中市民就要一起來幫台中市政府進行公測

講更直白點 這些問題 現在發生都沒關係 只要到 選舉前一個月有達到一定程度的修正與效果就可以!

對老胡來說 年底的歌劇院 + BRT 是這次選舉最大的賭注 又或者是 最後的政績(或..Orz)

前者目前看起來應該是可以如期在選前趕出來 而且風評都不差

現在就看後者的BRT debug的速度了...

再說 現在大家印象差 不表示大家未來印象會差 反而會因為基期低 而有更顯著的效果

-----完完全全都是政治面的考量------
(雖說大家都討厭泛政治化 問題是任何的重大公共建設 除了為民提升生活水準以外 要如何可以讓人民有感催出選票才是他們的首要考量)


二樓你不要那麼專業好不好,這樣其他人哪有話題嘴砲
MRT也好BRT也好,考驗的首推經營能力,其次就是大眾的習慣。
高捷跟北捷能比嗎?雙方的營運能力未必有多少差異,當然北捷經驗會多一點點。但,兩個城市的人,對大眾運輸系統的習慣,就捷然不同。
高捷會那麼慘,就是大家不習慣坐,又或許說還沒習慣作。
北捷呢?台北市區內只剩南京松山線,而當象山線通車後,你搭乘時會不斷聽到老台北稱讚它的便利性。實話講,在台北市區內開車真是找罪受。騎車或許便宜一點,但這種氣溫,還不如搭捷運涼快。
至於台中的BRT,台中市民能不能獲利?會不會習慣?這有待時間的考驗。
胡市長無疑地是拿來當年底選戰的籌碼,而他的對頭也會想盡辦法酸BRT到底。
可是,就像當初台北挖捷運、搞公車專用道甚至設立UBike一樣,一開始都是怨聲載道、天怒人怨,但現在呢?當年郝龍斌搞推平騎樓,施工期中,推嬰兒車的、身障者乃至於一般市民,沒有人不幹譙的,店家更不用講。忠孝東路的店家,人人都是一副大便臉。但推平之後呢?連沒公德心的腳踏車騎士都爽到在大太陽下溜進來躲陽光。
一推出被譙很正常啦,但無論老胡這個在位最久的台中王能不能連莊,亦或許是以後是林市長當家,台中的交通BRT只是個開端。就算它不過把兩輛公車連一起好了,台中人如果希望城市變好,那總得在大眾運輸上下點功夫!不能講到台中就是七期,不是嗎?
愛,要有自私的成分;所謂無私的愛,其實是絕對自私的佔有。
捷運這種具有專用路權的大眾運輸工具本來就造價昂貴

而且需要大量載運人口支持

記得高捷在還未開始蓋的時候,就是注定要賠錢的

台北捷運是因為有台北地區六百萬人口支撐,所以除非真的亂搞,不然做得起來是一定的

先做起來之後才能一條線一條線的疊加,不然就注定會失敗(當然也可以美其名曰:服務市民然後繼續賠錢)

雖然並未搭乘過BRT也不是台中市民但是必須說其實這樣的作法才是比較聰明的

先用這樣的方式把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的習慣養成,有了真正的載運數據

在申請興建捷運的時候才比較有可能會成功

當然也可以像蔣先生一樣說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硬給他蓋下去,之後再來養蚊子

然後就會有另一批人出來砲胡先生浪費公帑討好選民(就像現在一樣 XD)

所以我真的覺得若真的身為台中市民,真的需要捷運

就至少先搭搭公車,把公車每日運量先衝出來再說吧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