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公設比是不是都不算錢

請先了解台灣很小(土地面積連1%都不到),世界很大,所以你說的國外是指台灣以外全球99%的國家,國外到底是指那個國家?? 每個國家政策都不同,不懂到底要問什麼? 是想突顯台灣公設比算錢這件事不合理是嗎? 那就努力做一個能夠改變這個政策的人
guillehung wrote:
我是在拉丁美洲長大的,住過好幾個拉美國家,在那兒買賣房子,權狀上寫的面積 "XX 平方米" 就是你屋門內的面積,建商敢把公設包括在內就一定會被告到死,也沒有一家建商會這樣做.....


如果你的權狀只有寫室內面積,請問公設的所有權是誰的?
不是你的,你為什麼能使用?

公設不是只有KTV、閱覽室、健身房、泳池這種東西
你從進社區大樓開始的大廳、電梯前的梯間、電梯井、樓梯、垃圾區、信箱,
到汽車停車場的坡道、車道、消防設備室、自來水池等等
都是公設

你沒有所有權的話,你要怎麼走過大廳、站在梯間等電梯、把你的垃圾丟在垃圾區?

你一定會說:那是買房子建商應該送給我用的!!

沒有人會"送給你用"的~~
給你使用權,費用一樣會灌在售屋價裡

你的屋內面積叫專有部分
你的公設面積叫共有部分
兩個都是你的所有權
差別在一個是100/100的所有比例,一個是N/100的所有比例(N<100)

再問一次,沒有所有權,你要怎麼使用公設?
ATB
臺灣人以管窺天,國外公設是屬於管委會,屋主每個月都要繳管理費。管委會屬於非營利組織,有專門的法律法條,管委會只要無違反法律規定也可以制定那個社區/大樓專屬的條例。每個屋主都是管委會成員。
關係公設小弟有個疑問!!為什麼公設不是所有住戶平均分攤買下來,而是所有住戶買一遍??
可以啊
1. 不要公設,用走樓梯的
2. 不要物流櫃台,自己收包裹
3. 不計價,每坪單價提高
cat2dog
樓梯也是公設,可能要從窗戶用飛的
31741012 wrote:
小弟有個疑問!!為什麼公設不是所有住戶平均分攤買下來,而是所有住戶買一遍??


公設(共用部分)是住戶平均分攤買下來的啊!!

沒有一戶買一遍這種事

簡單舉例
假設全部20戶,一戶就是買1/20
20戶湊起來才是20/20=1
31741012
jason_uniq是是是,我腦子差,就是不懂才問,希望你兒子女兒有問題提問,你也都是這種態度在挖苦你家人喔
cinnamon coffee
目前的台灣市場,並不是以戶均分喔!而是大坪數的要多買公設給小坪數的用喔!
kitschH wrote:
可以啊
1. 不要公設,用走樓梯的


事實是,樓梯也是公設喔!!!
都在鬼打牆公設的所有權是誰的
當然是算住戶的阿
建商不想送公設,就把公設的錢灌進室內坪數內,灌好灌滿
沒人規定室內坪數不能加價賣
居住空間幾多錢大家一目瞭然

推實坪制是在怕甚麼?

鴕鳥效應(Ostrich effect),是指一種人類因為懦弱不敢面對現實,而使用逃避為手段以求得心理上的安全感的行為。在行為經濟學中則用來形容投資者對負面信息進行選擇性忽視的現象。
小惡魔77 wrote:
剛剛去一個建商跟我說...(恕刪)

反正總價不變

公設算不算錢,重要嗎?
小惡魔77 wrote:
剛剛去一個建商
跟我說國外的大樓公設比
幾乎都是建商蓋給用戶使用 吸引買氣
然後公設比那個不會再賣價上面刊登

說台灣是連公設比也賣給客人?

立委怎都不立法 教訓這些台灣建商!?

前面已經有人噹過你公設比本來就不算錢
我這邊就不再噹你一次了

你這個問題主要在於各國不動產登記方式的不同
假設說某建商跟你說某個國外大樓公共設施不納入登記面積
但請問公共設施算不算在建造成本裡面?
那建造成本會不會算到銷售成本裡面?
我個人是不相信有那個建商會這麼佛心啦
尤其是國外,人家的公共設施可能還要加上鍋爐及暖氣等
如果是高層大樓,電梯的費用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你覺得國外建商都天天的又佛心用送的嗎?

簡單來講,現在台灣雨遮也不能登記了
但是雨遮造價一樣算進成本裡然後賣給你啊?
但他主要可以抑制一件事,抑制不良建商用雨遮灌虛坪販售
好處是你不會買到虛坪了,壞處是公設比上升了
(因為虛坪算你的私權,私權大公設自然下降,反之亦然)
但是房價依舊沒有啥變化,是不是?
雖然我在專業領域中還是菜逼,但在我提供「免費」專業諮詢後,請記得說聲謝謝......
小惡魔77 wrote:
剛剛去一個建商跟我說(恕刪)


不要買大樓去買透天就沒有公設問題

不論怎麼吵公設什麼制...價錢隨建商訂,什麼制就訂什麼價, 吵贏了不賣你有啥用啊~
cinnamon coffee
社區型透天,仍然有公設的存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