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積分:340分
文章編號:82945676
guillehung wrote:
我是在拉丁美洲長大的,住過好幾個拉美國家,在那兒買賣房子,權狀上寫的面積 "XX 平方米" 就是你屋門內的面積,建商敢把公設包括在內就一定會被告到死,也沒有一家建商會這樣做.....
如果你的權狀只有寫室內面積,請問公設的所有權是誰的?
不是你的,你為什麼能使用?
公設不是只有KTV、閱覽室、健身房、泳池這種東西
你從進社區大樓開始的大廳、電梯前的梯間、電梯井、樓梯、垃圾區、信箱,
到汽車停車場的坡道、車道、消防設備室、自來水池等等
都是公設
你沒有所有權的話,你要怎麼走過大廳、站在梯間等電梯、把你的垃圾丟在垃圾區?
你一定會說:那是買房子建商應該送給我用的!!
沒有人會"送給你用"的~~
給你使用權,費用一樣會灌在售屋價裡
你的屋內面積叫專有部分
你的公設面積叫共有部分
兩個都是你的所有權
差別在一個是100/100的所有比例,一個是N/100的所有比例(N<100)
再問一次,沒有所有權,你要怎麼使用公設?
31741012 wrote:
小弟有個疑問!!為什麼公設不是所有住戶平均分攤買下來,而是所有住戶買一遍??
公設(共用部分)是住戶平均分攤買下來的啊!!
沒有一戶買一遍這種事
簡單舉例
假設全部20戶,一戶就是買1/20
20戶湊起來才是20/20=1

jason_uniq是是是,我腦子差,就是不懂才問,希望你兒子女兒有問題提問,你也都是這種態度在挖苦你家人喔

目前的台灣市場,並不是以戶均分喔!而是大坪數的要多買公設給小坪數的用喔!

小惡魔77 wrote:
剛剛去一個建商
跟我說國外的大樓公設比
幾乎都是建商蓋給用戶使用 吸引買氣
然後公設比那個不會再賣價上面刊登
說台灣是連公設比也賣給客人?
立委怎都不立法 教訓這些台灣建商!?
前面已經有人噹過你公設比本來就不算錢
我這邊就不再噹你一次了
你這個問題主要在於各國不動產登記方式的不同
假設說某建商跟你說某個國外大樓公共設施不納入登記面積
但請問公共設施算不算在建造成本裡面?
那建造成本會不會算到銷售成本裡面?
我個人是不相信有那個建商會這麼佛心啦
尤其是國外,人家的公共設施可能還要加上鍋爐及暖氣等
如果是高層大樓,電梯的費用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你覺得國外建商都天天的又佛心用送的嗎?
簡單來講,現在台灣雨遮也不能登記了
但是雨遮造價一樣算進成本裡然後賣給你啊?
但他主要可以抑制一件事,抑制不良建商用雨遮灌虛坪販售
好處是你不會買到虛坪了,壞處是公設比上升了
(因為虛坪算你的私權,私權大公設自然下降,反之亦然)
但是房價依舊沒有啥變化,是不是?
雖然我在專業領域中還是菜逼,但在我提供「免費」專業諮詢後,請記得說聲謝謝......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