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BRT,好像真的成功了!


unl7911 wrote:
問一個笨問題, 請問...(恕刪)


車外刷卡、專用道、號誌優先系統。

跟台北公車專用道的差別在於公車專用道是所有公車都能跑,上下車刷卡

加上各路線車輛的轉進轉出所造成的延誤,在BRT上不會看到。因為只有一種車

能跑這條路線,中間不需轉進轉出。

針對有人提出每日3萬運量, 所以我拿貓纜當初盛況來類別,

胡市長也說請大家先不要來嚐鮮, 不就是在叫大家不要像觀光客一樣嗎??

結果一大堆人急著做文章, 真的那麼急了嗎?? 皇帝都不急了....



桃枝夭夭 wrote:
你每天上下班通勤是坐...(恕刪)


我只有一個問題想問,請問下一條BRT在哪?動工了嗎?
sadhu0516 wrote:
我只有一個問題想問,請問下一條BRT在哪?動工了嗎?

你可以去查台中未來的大眾運輸路網阿...我哩勒...

查個資料都懶...你馬幫幫忙!!
台中快捷巴士(BRT)

動工與否看市政規劃...你問我...我博杯喔?

別問這種蠢問題好嗎??

sadhu0516 wrote:
針對有人提出每日3萬運量, 所以我拿貓纜當初盛況來類別,
胡市長也說請大家先不要來嚐鮮, 不就是在叫大家不要像觀光客一樣嗎??
結果一大堆人急著做文章, 真的那麼急了嗎?? 皇帝都不急了....

抱歉...

本身是台中人...BRT我常搭~~工作和住家都是BRT停靠站的周邊範圍...個人覺得油錢省了不少!

話說~~我看是你(還是你們?)在做文章吧??

照這個說法...所以現在大家都不是搭來嚐鮮的~~未來嚐鮮的變多每日運量可望比3萬更多了喔?

那還真是可喜可賀!

話說回來...BRT還不就是公車而已...我搞不懂有什麼好嚐鮮?

難道你去每個城市搭他們的公車往來都是為了嚐鮮的嗎?

拿貓纜來比根本就是超爛的比喻嘛!!

就現在算住在那附近的人...會用貓纜來作為通勤工具嗎?

會這樣比還覺得沾沾自喜的...我就不知道腦袋裡是裝了什麼東西了

lordkikuko wrote:
現在有人改口說原本中...(恕刪)


真心建議 去問問中港路的學生族...什麼叫3萬人次

公車三台直接在校門口等你下課 一次三台載滿

每站都是沙丁魚~會沒有3萬??

BRT不過就是兩台公車運量 說的好像他運量超大一樣 實際上就是一次兩台公車的容量而已

不要再把BRT造神了 大家是不可能拒搭的

走在中港路 動不動就兩台BRT再一起

你也可以去試著到烏日的明X中學 上下課的時候 你就知道公車根本就是校車

也不用再說台中有公車的時候沒有3萬 是絕對有3萬 甚至到了30萬 變成BRT也不會每天都是35萬

沒有BRT的時候月運量都有800萬 難道有了BRT月運量平均衝到1千萬嗎??
qaz60507 wrote:
真心建議 去問問中港...(恕刪)

的確...沒必要把BRT說得太神...因為不管怎麼說...他就是兩截式的公車而已!

而且還是MRT還不被准許蓋前的替代用方案!

但是BRT重點是在於養成台中市民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的習慣~

最理想的結果是養好使用群眾~~MRT蓋好後無縫接軌...就不像高捷有好幾年的虧損陣痛期!

而短期內等到未來BRT先行號誌的規畫完成後~市區通勤速度變快

是很可能吸收目前中港路BRT站周邊的內勤上班族搭乘(目前這群人很多還是開車或騎車上班)

說真的...BRT在中港路加上和公車重疊路線的載客量~

未來的確是有可能會比以前只有公車時來的多的!
我覺得你也蠻急著反制的 不想被管妹刪文 已經說你很幽默讓你台階下了 就一個桃大迴文比較多而已好嗎 頂多算一個 哪來一堆人做文章 子虛烏有 呵呵呵
sjh12345 wrote:
針對有人提出每日3萬...(恕刪)
依小孩現在暑假每天放學搭BRT回來的情況來看,下午4點多以後的BRT常是滿滿的,不知道開學後能不能應付更大量的通勤學生。我自己則是兩次週六去市區百貨公司都改搭BRT來回,早點出門10點左右在靜宜搭車,下午兩三點回來,比較不會人擠人。自己不用開車,可以和家人輕鬆的聊天或看看道路兩旁的街景,缺點是沒有車可以載東西。去國外自助也是這樣,就是靠大眾運輸和自己的兩條腿。只是台灣沒有行人的空間,也沒有行人優先的觀念,走在路上有點危險。

最近一些原本沒開放的站陸續開放了,從市區回來的時間明顯變長了,看看全線完成且號誌優先啟用後有沒有改善。

unl7911 wrote:
問一個笨問題, 請問...(恕刪)


「雙節公車」並不是BRT的特徵, 國外BRT公車,很多是單節公車, 卻有三個大車門

公車和BRT不同的地方
BRT有
1. 專用車道或優先路權 fully dedicated right of way (busway)
確保由車站到車站之間, 不會受到其它車輛,機慢車,行人的干擾
計算BRT在路口到路口的時間,設定為橫向道路的綠燈,或是兩台BRT的空檔間隙,就是橫向道路的綠燈
只要調整時隙,通過的秒數還是相同的, 但是, 這樣就能讓BRT一路綠燈, 並不影響橫向車流

2. BRT有對抗橫向車流移動的措施
相鄰車道,其它車輛會變換車道(左轉或右轉), 所造成直行BRT的車流擾動curb-side delays,BRT有對抗橫向車流移動的措施
BRT車道設在車道中央的最多, 其它車輛要左轉,則是右轉到橫向車道後再直行,不能直接左轉,或設立體交叉(高架)道

3. 對抗乘客上車/下車時間的延誤boarding & alighting delay的措施
這包括
(1)BRT能快速停站/靠站,縮短乘客上車/下車時間, BRT靠站不是靠人工, 而是有側邊的導軌, 或地面導軌, 或光學導引等等方式, 快速,準確靠站
不像公車是人工靠站, 耗時且很難定點
(2)BRT車體有很大的出入口, 車門多,而且雙倍大,乘客可以快速進出, 乘客的移動不會卡在車門口
有些雙節BRT, 能有5個大車門
(3)BRT能有顯示準點資訊的車廂和車站,車班次的顯示板, 讓乘客有明確的資訊, 上下車不會遲疑
(4)BRT有無障礙設施及與月台齊平的低地板車箱, 讓乘客很容易進出車箱,縮短進出的時間
為了節省時間, 都是電動坡道板,並不需要司機跑下來,拉沿伸坡道板
(5)BRT在車體外/車站收費, 節省乘客上下車時間, 也節省停靠滯站的時間
歐洲很多國家, 是沒有閘門, 只要刷卡/打票機, 和台北一樣,是設在車上的


4.有對抗十字路口燈號阻礙intersection signal delay,延誤BRT車速的措施
計算好時隙,BRT就不必等路口紅燈,雙向的秒數還是相同的


5.在無專用路權的道路,路口會有左/右轉車輛,於是BRT增設了queue jump(路口插隊車道),或比同方向隔壁車道,有提早亮起的綠燈,確保BRT能優先通行


雙節公車還是公車
而是這個雙節公車, 這個載具, 要符合BRT的需求
通常車廠都會更新或改裝, 不是直接引進雙節公車而已
"宇通客車" 恐怕不合這些要求
本車是宇通客車與MAN集團合作所生產的型號,其造型仿造MAN Lion's City G的造型,也就是說, 這是 MAN Lion's City的"山寨車",不過隨著宇通客車與MAN集團取消合作關係,此仿造車型也將漸漸消失。

宇通客車不是知名大廠, 它只能達到三期環保標準 ,很多安全配備都沒有,和MAN集團取消合作關係之後, 更不可能引進MAN更新的引擎,更新的技術

宇通客車BRT新車就懸吊損壞, 車體觸及地面,拋錨在BRT車道上;這底盤還是原裝MAN Lion's City G嗎? 還是因為合作結束, 改用大陸自產的山寨版本底盤?

呵呵呵 大家都用很聰明的答案回答 台中BRT」跟公共汽車有啥差別 笨答案只針對 故意問的笨問題回答
herblee wrote:
A.「雙節公共汽車」並不...(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