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f wrote:其實,央行很清楚,房..不像別的區域是完全沒管制(5000萬以下,隨便你貸).(恕刪) 真的嗎?小弟知道台中七期就有貸款限制-->4000萬以上的房子應該以七期為主 就算不是七期最多好像也只能貸到3.5成吧!七期的房子會被國稅局盯上且查稅貸款隨你貸?在台中好像不是這麼容易吧!其他區域的房子如果要買4000萬以上的透天基本上不太會是投資客大多數看起來好像是企業主吧衝擊也許沒有老大想像那麼大高價投資的首選當然以雙北為主槓桿的支撐放大首選當然是雙北個人以為這次央行下重手重傷的當然是雙北而不是其他城市
$$$ wrote:真的嗎?小弟知道台...(恕刪) 剛剛去電大樹金 "我想問一下 購屋貸款目前狀況"業務經理問"請問買哪裡的房子?"隨便回答"西屯七期 市政北二路"他又問哪個物件我答: 聯聚的怡和他說: 八成以上,請問你職業是??我說: XX他說: 給你八成五成會不會太少......我說: 當然太少,我想貸X成X以上他說: 這個可以再討論,沒關係我再問: 那你們怡和鑑價大約多少<回答完樓層和棟別之後>他說: 每坪XX萬以上(這個我不想干擾市場行情,不過和實價登入如出一轍)心中OS: 科科不相信的請自行撥電話和銀行交手聽消息和看新聞 都是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裡...銀行也是要賺錢的他巴不得你跟他有交易
提一下自己的淺見,個人認為能買的起4000萬房子的族群和能買的起5000萬房子的族群在財力上幾乎是無差異,而銀行這幾年對這種高總價產品的成數一直都非常保守,所以我想貸放成數下修至五成對這些人的衝擊應該不大,畢竟銀行這幾年對這種高總價產品的授信政策早已反應,因此對近期買賣總價落於4000萬-5000萬這些客群而言,央行此舉應該不致於讓他們措手不及乃至賤價拋售才是!但誠如樓主所言,預期心理確實會對房價造成衝擊,尤其是對那些財力較弱或手中握有多數相對外圍區域的投資客,只要籌碼一鬆動,主導權便會由賣方市場轉變成買方市場,那房價逐步下修的態勢幾已確定。22f wrote:本來在台中要超過50...(恕刪)
觀點:一、像大草悟如品臻邸、存美術、科博觀邸,...,量不大,釋出少,持有者自用為目的,現有屋主應無賣屋壓力,也無投機心態,籌碼穩,不易跌!二、自奢侈稅以後,投機購屋少得多,三、一些新開發蛋殼區如遠雄的清水首購宅,1P12w,小單位40P480w,50P600w,相對蛋黃區1P36w,一間3000w以上,畢竟價差數倍,得以各取所需,而且這些量大區通常有大企業進駐的就業或交通建設利多!2014-2015壓抑期大概不假!
央行要適時去調控,讓經濟保持成長,又不會過熱彭淮南調控得還不錯,總是適時出手,確實很穩,但很難旺起來⋯要有知音欣賞、配合才行,每次都只看雜誌評鑑自己幾A沒用台北還是台中房價穩,幾個月後就知道了,我只是提醒一下,無意爭辯
應該樓主的研判無誤but 呵呵921後腰斬的慘況 可能亦難出現重提歷史數據 北北中雄 4:2:1:1相同的是台中土地供給量近乎無限(如樓主之前論述)不同的是都市的工作機會以及交通建設已與過往層次不同(好歹也有個直轄市的名稱)中部不繳稅的好野人 也比想像的多因此量縮價小跌機率較高(沒有數據支持 有些理盲 sorry)如樓主之前論述 台中非精華區老舊住宅 價值可慮(無法出現如台北般 看似鬼屋 價格不斐的情況)新屋 應有抗性所以台中人買房 除了地段 還必須?被迫?選擇建商 選擇新屋而與台北不問建商只看地段學區的方式 有所不同如$大所言台中中高價位屋理當受傷最重(理論是實質需求最少)低總價的應當仍有自住需求至於七期高級真豪宅 因有稀有性的原因 可能影響也小淺見22f wrote:其實,央行很清楚,房...(恕刪)
客觀條件台北(蛋黃區至少)是供不應求,大台中是供過於求,增加的房子比增加的人多,草悟道供不應求,重劃區不一定,BRT宅也恐係供不應求,還有同樣條件,有人買便宜5趴,有人買貴5趴,但係去日苦多,有人貴5趴去搶喜歡滴自用宅,也是實用精神勝利,至於用便宜5趴拿到夢幻自用宅,更是大勝利,非專業簡單分析狂想曲!
以樓主或是s大的美宅而言位於蛋黃區未來20年應該還會是蛋黃區(台灣西半部的交通建設已經到底了 因為高速公路或是高鐵而導致中區翻轉的狀況 應當不易發生)比現在市價降一成來賣 相信就有人接手(其實應是沒漲就很客氣了 肉羹滷肉飯三年內都從60漲到90)因此大膽假設 一成空間機率較大當然說的是蛋黃區真正的影響應當是台灣整體經濟情況發生變化連有錢人都窮了那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