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張的M型社會,難怪房價居高不下

sc945 wrote:
現在是怎樣?縮短貧富差距的言論變成錯的了嗎?
樓主不過是想點出台灣因為政府的放任而造成貧富差距擴大,這樣就要被吃飽喝足的各位(在此話題發言的大多數)炮成這樣?
一個政府擁有所有的資源,卻什麼事都做不好,這樣不必批評嗎?有沒有往稅賦公平的方向在努力?有沒有努力平準物價讓物價平穩?司法的公平性呢?實質的就業機會增加多少了?還有很多很多...
即使是做得很好的政府都有地方可讓人批評了,何況是什麼都不夠好的政府~


因為政府暢導資本主義...
而M型右邊的人...當然希望肥還能更肥...
不替政府說話,要替誰說話....
反正吸乾搞亂台灣之後,移民就好....
tany3472 wrote:
以所得的角度本來就該...(恕刪)

大大這編回文.....
偶聽得進去
偶喜歡
不過要還原賺多少錢課多少稅可不是件簡單的工程
以台灣的立法施政品質只怕是會郭婉容事件重演
tany3472 wrote:
以所得的角度本來就該...(恕刪)



就理想面跟理論面 我完全同意大大的說法

賺錢 就繳稅 還有能力越大 責任越大

但是我們現在遇到兩件事情

第一

民風不夠成熟 證所稅 或甚至其他可能會掛上 "與民爭利"的稅 不論哪個用選票選上的政黨
都很難去作這種 "犯眾怒"的事情.股票給你跌的四千點 總統支持率下降一半以上 他就會改回來了
那這要算是總統的錯 還是人民的錯?

台灣很不幸的 很多政策看起來跟本就是賄絡人民 沒有往長遠的角度去看
可是 偏偏人民都買單不是嗎?
所以 我們要問自己 我們夠成熟了嗎? 準備好了嗎?
不然 說來說去 沒辦法實行的原因還是我們自己

我們問自己 我們現在是可憐的上班族 所以稅逃不掉 所以我們很生氣 但是 問自己 我心甘情願繳稅嗎?
否則 等我們這些人當了老闆 把帳作一作 稅就避了 就逃了
只不過是換另外一堆人罵我們不繳稅而已 根本改變不了甚麼

第二

我認為 在所有利潤可能產生的地方課稅 或高稅制 在台灣不容易實行 我說過很多次了
居住型房地產 我認為可以控制 但除此之外 台灣沒有資源 也沒有技術 更沒有市場
只能夠拼 經濟的自由度跟方便的制度來吸引外資 不然 這裡不過就只是個自HIGH的福爾摩沙
(難不成都要靠賣水果外銷嗎?)

稅重了 資金流出
排除外資 這叫胳臂向外彎..

投資跟錢 要轉出去非常的快 一但沒有投資 也沒有工作
真的要實行 必須得先獲得相當的認同 或是大家先把台灣形成一個亞太地區不可取代的樞紐
否則在那之前 這種傷敵八千 自傷一萬的招式沒人敢用
再次討論到證券市場課稅
應採證所稅而非證交稅
股票交易每個人都想賺錢,我想沒人希望賠錢
現行做法賺錢的也要繳稅,賠錢的也要繳稅
繳稅多少是交易量而定
此種做法無法確實課徵資本利得

以我前文所提例子
大戶賺3億繳100萬
散戶賠幾百萬 也繳100萬

如果證所稅比照營業稅17.5%
則大戶繳交5250萬
散戶為0
國家實質稅收5250萬

賺3億繳5250萬..賠錢一毛不用繳..我想我很樂意吧
證券商要計算個人年度證券所得很容易吧
網路都查的到
至於實施不免會有作帳行情...(投信是往上作價,大戶是往下作價)
到我想這都還好

免除證交稅可以增加每天交易動能,
另外長期持有的人也會面對因為股票長期上漲每年繳稅
但有可能一次空頭跌光...而會隨著股價上漲而緩步調節
這方面也有穩定股價波動的幫助

真正實施久了以後
台灣股票市場會變成波動小...投資人賺上市公司收益
而非現在的大起大落的"賭場"
K1Pan wrote:
這種傷敵八千 自傷一萬的招式沒人敢用...(恕刪)

這句話有意思
還素K大有道理
tany3472 wrote:
免除證交稅可以增加每天交易動能,
另外長期持有的人也會面對因為股票長期上漲每年繳稅
但有可能一次空頭跌光...而會隨著股價上漲而緩步調節
這方面也有穩定股價波動的幫助
真正實施久了以後
台灣股票市場會變成波動小...投資人賺上市公司收益
而非現在的大起大落的"賭場"...(恕刪)

看到這段話......
唯一的感覺素.....
真的內行的可能懶得說什麼
意見一堆的您們繼續吧
另外一邊 台北房地產板也開始吵
房地產交易價格採實際交易登記的事情了


這跟證所稅其實也有點像
我相信 實際交易價格透明之後 房屋稅透明合理的開徵 也不會遠了
如果真的全民都支持的話 我認為政府絕對是 樂觀其成
能夠多課一點稅 就能多開一點給選民的支票 誰不想要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參考國外 我不知道 大家是不是真的很願意去繳很高的房屋稅?
還是只是把他當作 喊空的一種手段罷了
(我一直認為 這種議題才是真的很適合公投的)

說真的 我擔心的是 台灣的民眾水準 只停留在
現在沒有房子 拼命所有的社會主義手段都出來了
可是 等到真的買了房子以後 政府稅單給你 又變成完全的自由經濟主義者

所以我才會說 民眾的水準如果沒有增加
不管誰當政府 好一點的用利益攏絡民眾 壞一點的利用弱點跟悲情控制民眾
最後 台灣還是一付這種樣子 翻不了身...偏偏又只能怪自己
稅制這種問題
很難有大家都快樂的結果啦~~
有點像侯文詠說 "怎麼樣的痛是可以接受的??"
答案是 "別人的痛"

就拿幾年前Fedex在台灣大撤退當例子
當初Fedex進台灣 就是看上三通 and 政府給它減稅
過了幾年 三通一點消息都沒有 政府又想把稅率調回來
所以Fedex就把營運中心轉到菲律賓
台灣上千名基層作業員 就失業啦
當時的政府官員還說 Fedex並沒有撤退
還把在台灣的公司提升到比菲律賓新公司還要高的位階
但是基層作業員 十之八九都被資譴
公司升級 員工失業 很奇怪吧

Fedex的台灣高層事實上 是很不爽的
他們認為 他們繳了很多稅 並且創造了幾千名的就業機會
為什麼不能繼續享有租稅上的優惠
也許有人會說 當初給Fedex的條件 就是只有前幾年有租稅優惠
這麼說 也沒錯
但是失業的那上千名員工 怎麼辦??
Fedex撤走 租稅有變多嗎??
不調整租稅 又變成圖利廠商???
難解的問題啦~~
K1Pan wrote:
台中 只要不要眼高手低
買間能夠安身立命的房子還沒那麼難
而且房子的狀況可能還比台北市近千萬的房子好

先成家 之後再立業 好好賺錢吧
羨慕他們也沒用 還不如自己好好努力

至於大大文末後面那幾句 我只想問

大大 您是共產黨員嗎?

類似話題早在台北,高雄,台南版都出現過了

其實與其抱怨有錢人怎樣怎樣,還不如自己去努力還比較實在,郭董在20出頭時候,也是和你我一樣,只是普通上班族,人家也是靠自己努力賺錢

另外,其實個人覺得先立業再成家比較好,畢竟時代不同,要成家,得先存工作或創業存一些錢,屆時結婚後要成立家庭也比較沒負擔,以小弟我來說,我現在25歲,我目標在30歲才結婚,因為我先賺購錢,至少存摺超過9位數以後,我才敢成家,畢竟我不想讓我的家庭跟我一樣,都是活在貧窮中

還有,我不覺得台北,台中,高雄的房價太高,相較於國外都會而言,甚至太過便宜了,如果買不起,可以買次一級都市(如桃園,新竹,台南),一定非要買都會區房子,再嫌貴嗎?

K1Pan wrote:
我們的健保 如果可以好好的把他弄得更好 我認為真的對中下階層很有幫助

台灣健保事實上早已經失焦了!

健保費採詢標準居然依照收入,貧富,單身與否,家庭...,為何健保費不依照到醫院次數,住院次數,手術次數為依據?

向我一年看不到五次病,要花相同健保費,有些人還有住院的,也是繳相同甚至更便宜健保費,這樣公平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