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man wrote:
這種洗腦式的傳說成為"urban legend"...被建商當作壓低中古屋和抬高新屋房價的藉口...不知道有何證據?
地質條件各地方都不同...有哪個建商能保證如果強震發生...新建的房屋必定能夠存活...中古屋必定倒塌
只是用921作為建築強度的分界線...不去考慮建築所在位置的差別...這麼簡單的邏輯如果成立...
台灣就不需要作地質和斷層探勘...看房屋的建物謄本上的年份就好了...反正921之後蓋的房屋就是"保證書"
不能同意您更多了,正常人都會比較喜歡買新屋,但我卻不太喜歡新大樓,原因無他,那用不到的公設比30%~40%,而且現在大樓一棟比一棟喜歡氣氛,燈光設計越來越了不起,每個月光公電就要花個1500~2000元,是我,我寧願現在買舊大樓裝潢一下,未來有積蓄買地來個自地自建。誰敢說未來會不會來個比921更大的地震,哪個建商敢說他蓋的房子一定不會倒,或許買新大樓會比較感覺心安一點吧!我想......
我的家私
NIKON-D700
NIKON 24-70
NIKON 85f1.4D
TOKINA DX535
從沒有證據的耳語變成"既成事實"...卻從未有政府部門或研究單位提出合理的解釋...10年來被當作"偽真相"
假設以過去建築法規不嚴謹...因此認定10年前的建築皆有倒塌的危險...這個假設真的成立...問題就很嚴重了
中部幾個縣市所有公共設施和建築...都應該同樣列入"危險建築"的可疑範圍...甚至應該立刻拆除
包括國中小學校 醫院 圖書館 高速公路 高架道路 鐵路 天橋 陸橋 橋樑 隧道....應該都列入危險範圍
但為何政府從未將這些公共設施的建築物列入警戒...而單單只有超過10年的住宅應該被當成"不耐震"的建築
921的受損建築早就經過結構技師的判定...或是全倒和半倒...這些資訊都是公開可以查閱的"真相"
但是卻被有心者用以偏概全的方式...以10年做標準認定何謂安全和危險的分界...這種"偽科學"的說法實在可笑
Generation Ki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