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候車亭實在不用冷氣,理論上3-6一班車,吹什麼冷氣,開放空間,人來人往,冷氣電費會很恐怖。
但是遮陽通風和防雨一定要做好啊,在候車站還要稱傘真的很離譜,到底何時會改善??
我也覺得,如果遇上雨天(雖然台中一年下不過幾次雨天),乘客在上下車時可能會需要撐傘
這無形中也延遲了車輛在車站停等的時間,連帶影響到號誌啟動時間.

既然BRT有專用道,不會有其它高於BRT車輛經過站體.
不如在站體停靠側延長雨遮.
剛剛看市公車動態,已經有BRT藍線可查了

不過GOOGLE MAP確實還沒有,可能還要一段時間
gogohell2003 wrote:
連台中市政府自己的市公車動態都還沒加入中港BRT的路線規劃.
應該是路線尚未全部開通,不想三天兩頭更新班次資訊.
也可能是交通局官員是抱持著"生命總會自己找到出路"的想法.
要等google map加入正確的營運資訊,可能還有得等吧.



對不起,我要來打我自己的臉...

台中市公車動態暨路網轉乘系統在昨天(8/13)宣布:
=======================
舊版公車動態網站關閉
新版公車動態網站iTravel已上線http://citybus.taichung.gov.tw/

舊版公車動態網站iBus因資料已無持續維護,將於近期關閉
=======================

驚喜之餘,立馬連上去試一下路線規劃~

X...
不對...是XD
顯然是因為它的路線規劃不考慮2次轉乘(公車->中港BRT->公車)
且本人的移動相對中港路算是橫向移動.
所以不論新舊網站,都不會出現含有BRT的路線方案.
得到的方案對我來說都是要繞一大段路.
讓我誤以為它沒有把BRT納入規劃.

事實上,若起迄點其中有一站是在BRT沿線,就會出現BRT(藍)的路線方案.

變通的方法是,先利用其中一站BRT做為終點,規劃出由起點最快到達BRT的公車路線.
再改由BRT站點做為起點,找出由BRT到目的地最快的公車路線.

如此一來,就跟我自己之前用公車app查的路線相差無幾.
(只要班車時刻能掌握得好,時間會比1次轉乘來得快上許多)
=======================

可惜的是,2次轉乘對一般已習慣用機車移動的市民完全沒吸引力.
尤其是郊區班車真的不多,稍有閃失就只能走路回家了.

是說BRT本來就是在下假日用來進市區逛街的工具,郊區通勤老實說...我用不到.
但是我還是要感謝BRT把許多原本只在中港路上直線移動的路網,拆成許多橫向移動的路網.
我才有機會能得到除了騎車上班以外的備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