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4123 wrote:捷運不一樣啊,車站可...(恕刪) 不就是大眾運輸車站,有啥不一樣?說穿了,有軌捷運就是火車,BRT就是公車.個人並不贊同將大筆交通預算砸在藝術面上,不過不少人的看法並非如此.車站可是整體規畫的重要一環,這在全世界都一樣,整個設計和brt根本不能比,複雜程度也高太多了 BRT比起捷運,行控可能還要更複雜,稱為「捷運」的可以整體規,為什麼名喚「BRT」的就不行?內裝連冷氣都很苛求的車子嗎? BRT公車沒冷氣?
只是真心為這城市.希望你我所住的城市更方便.更美麗.有任何的意見當然都可以參考.不過全天下再好的政策都會有受害者.也會有得利者.只要去謀大多數人的福利.那也很夠了.BRT 會成會敗?過個幾年會更清楚.君不見以前蔣經國蓋高速公路時.一堆反對人士反對.反對的理由是那是蓋給有錢人的東西. 結果呢?不過民主時代100 個人會有100種意見.主辦方自然也自己專業的考量.每個人都給意見.到最後又變父子騎驢.方向對了.細微末枝參考就好了.沒錢有沒錢的作法.台中進步到現在這個程度.已經很不容易.給這個政府一點鼓勵吧.
cckm wrote:不就是大眾運輸車站,...(恕刪) 高鐵或火車站的軟體規劃比公車複雜多了,這沒疑問吧,而且沒意外的話,一個捷運站單點人潮基本上比公車站要多很多(台灣那種蓋完沒人搭的不算,台中捷運以後可能也是吧)至於公車站牌,要蓋很厲害當然可以,但是要很簡陋到不行的,比如說一根柱子,也是可以當站牌的,不是嗎?至於整體規劃,我想您誤會了,我說的整體規劃是說,一個捷運站他可以是整體捷運的一個系統,不然這樣講好了,公車站牌可以隨意增加,決策者說明天這裡多一站,明天就可以弄出來了(我的意思是設立點的難度),捷運不行吧?是於公車沒冷氣,您真的誤會了,是您說外觀會大勝的,所以我指的是,外觀很漂亮(候車亭),然後引擎等等的很爛(指公車)內裝很爛沒冷氣(指的是公車很low又是柴油的,裡面當然有冷氣啊,問題是外面很多廢氣啊)至於有大大提到高速公路的例子,我深表贊同,brt不是用短期眼光決定的,雖然短期內她真的很鳥(這點當初蓋高速公路拾好像沒發生啊),之後的是大家都不知道,只能盡力做到最好,問題就是,真的有盡力嗎。(我絕對不是說可以完全不負責任的批評,畢竟每個人的觀點不同,但有些是明明本來要做,後來因為外力而改變,且可能是因為利益的關係,這就會讓人很火大了)brt是bot的案子,這我就不是很清楚了,不過就我當初的了解,我很確定,就算是bot好了,那也只是建立的部分,車輛系統的部分絕對沒有民間業者的參與,因為不合理,您說怕舞弊,我想大家都被媒體誤導了,跟政府比,民間企業的舞弊才誇張,基本上政府舞弊根本沒法比。至於給政府鼓勵,如果今天我不用交稅,他還願意幫我做事,我就會給她鼓勵了,沒道理我被客戶念,只收一點錢,交一堆稅給政府,他做事(還是我覺得問題一大堆的鳥是),我就要給他鼓勵的道理吧?做得好是因該,做不好就該念,不然我努力工作賺錢,然後交稅養這些人,我活該嗎,不要忘記,這些人每領的一塊薪水,都是你我的稅金,當然不能因此就隨意謾罵,但做不好我絕對有權力批評,這不就是政府嗎,難不成政府是私人企業啊?突然覺得我好像真的太認真了,各位大大看看就好,畢竟7月就要營運了,只是因為被廢氣弄到火大,每次我才剛從健身房出來,全身都洗完澡了,結果一路被廢氣噴,一路噴到家,又看到眾多大大擁護柴油,才會如此認真的參與討論。
914123 wrote:公車站牌可以隨意增加,決策者說明天這裡多一站,明天就可以弄出來了(我的意思是設立點的難度),捷運不行吧?... BRT畢竟不是一般公車,不可能立根站牌立刻上工.至少要架設行控系統.
914123 wrote:一個捷運站單點人潮基本上比公車站要多很多... 理論上,潛在客源多才會蓋捷運,然而不可能期望每個站都有大量客源,否則轉乘站或重點車站一定塞不下.雖然短期內她真的很鳥(這點當初蓋高速公路拾好像沒發生啊) 高速公路是蓋在汽車大量出現之前,當然它也促使了更多人想擁有私用車.運輸系統很難一次到位,高速公路也是一再拓寬.在現今路上大多車輛都不是油電車的狀況下,似乎很難期待馬上能買到便宜又合用的油電雙節公車.不過這種系統的好處就是彈性大,柴油車和油電車,甚至電動車都能走同一條路線.brt是bot的案子,這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原本說的是ETC的BOT案,不是BRT.是您說外觀會大勝的 除非BRT公車真的不堪到廢氣排放不合格,冷氣強度不夠,不然不會是問題.滿街汽車都排放廢氣,也很少人真的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