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請「說BRT機車道不塞的」說明一下嗎?(2014/10/29/18:xx修改)

慢車道
一線變兩線
各路段一會單線一會雙線
駕駛技術再提升

機車族小心點囉
擦撞頻頻

因為汽車道太窄又要切換
上週六下午走了台灣大道一下,第一次看到BRT還以為是火車,內線汽車道車是很多,不過我開機車道還是很順啊,比內線道還快!
Jacky Wu wrote:
看了這篇到目前覺得.....
現在台灣現在真的是批評的人多. 提出真正可行建議的人少.
覺得不好就提出更好的可行建議. 希望別只是批評.


其實大部分人都有提出改善建議, 但能改的方法實在不多, 除非打掉重蓋,

但在目前市府的思維下可行嗎??

如果是不可行, 那大家也只能說說, 不然還能怎樣呢??

不然你也說說看你看到的缺點如何改吧?? 如果你的市府會改嗎??
hch2006 wrote:
其實大部分人都有提出...(恕刪)



我覺得任何交通系統都有缺點.無法做到完美.只能求最佳解而非極大值
小弟不才也自認不是專家,可以提出建議.所以才想了解是否有其他更為可行的方案.

感覺大大的意思是說,如果市府可以改變思維是可以有救的.(有誤請更正)
假設可以重來或者打掉重練.大大的思維以及建議是甚麼呢?
可以提出一起分享討論,感謝
事實擺在眼前就是比以前通暢 以前一塞起來就塞很久
也越來越容易有尖峰時刻
現在的中港你就是可以比以前更短時間到目的地
中港路若"原本"不塞不用急著做疏解方案
車道數沒少 多一道給brt 再減少公車數
這就是大方向 熱門的地段還是熱門 能舒緩多少才是重點
你政治立場鮮明 可以不要再發這種假議題了嗎 噁心
完全認同~~

不過我發現真正台中人眼睛都還蠻雪亮的~~

發這文也不知道要影響誰?
chihkun98 wrote:
現在的中港你就是可以比以前更短時間到目的地
中港路若"原本"不塞不用急著做疏解方案
車道數沒少 多一道給brt 再減少公車數
這就是大方向 熱門的地段還是熱門 能舒緩多少才是重點
你政治立場鮮明 可以不要再發這種假議題了嗎 噁心
雖然留在這邊可能沒人會看
但是
如果改成公車專用道好不好發表一下意見
假設改成公車專用道了
原中港路的公車大概粗估是10~20條不同路線會利用到中港路
而站體也會一樣是設計在快車道
會發生公車要切入慢車道右轉的情形或是要切入左轉道要左轉
對於目前的交通影響應該是更大的
畢竟目前少了公車會切快慢車道的情況
除了國道客運以外
加上不同路線的公車必須要擠在同一個專用道按照順序停靠
變成每個站都必須要停
動感章魚燒 wrote:
原中港路的公車大概粗估是10~20條不同路線會利用到中港路
而站體也會一樣是設計在快車道
會發生公車要切入慢車道右轉的情形或是要切入左轉道要左轉
對於目前的交通影響應該是更大的


反對BRT的人最常說要
1回復原有公車
2站體設在中央
3公車專用道所有公車都可以走

這3㸃都做就完了

10幾線公車在專用道上排隊上下車
就算沒人要上下車也要等前車走後才能過
沒有了BRT的連續3台進站,變成公車連續10台進站
有些公車只是經過沒人上下車,不排切出來又被罵
排又浪費時間



更慘的是公車右轉要從最內側換到最外側
再換到慢車道右轉,要變換很多車道
公車的右邊死角更大,又那麼多車道,危險性絕對比現在更高


或許這就是反BRT抱MRT的做法
讓路上塞滿車又載不了人
來証明中港路很塞只有MRT能救

但是現有的BRT雖有很多缺點
卻也看到BRT的運量過剩沒那麼多的運量需求
藍線暫時不用想 政府沒錢 然後我們不是藍綠的重點城市 所以不會有政績建設這種事
再者如果又那筆預算 用一條捷運的錢 換成整個路網的brt我覺得效益更大

brt 做過上班幾次 去過三越幾次 至少還能接受啦

2002左右 統聯的引進 與brt 我認為是台中大眾運輸系統兩個很重大的轉捩點
不要再說啥巨業秋名山傳奇了 2000年前的台中市公車真的是爛倒有剩 狗看到都會搖頭那個千年爛車 跟永遠不准點的到站時間 真的跟現在差很多
本当の自分を、いつでも表現できる
昨天下午六點走從黎民路開始走了一趟中港機車道往市區方向的機車道
發現
竟然不塞耶
是在變魔法嗎?
BRT佔用了一條
竟然更順暢
沿路一直在思考在觀察
終於找到原因了
整條路都畫上紅線,停車格全部都不見了
幹的好,這是對的方向
但我想問的是




以前是在幹甚麼吃的?
讓它塞,然後弄條BRT,突然就不塞,BRT真的好棒棒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