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肇事率高,林佳龍:不一定拆但一定要改。

我從 1997 年開始住在東海別墅
在中港路忠明南路口上班
這十多年來每天都開車上班
基本上都是早上 7:20 出門
晚上 5:35 ----- 6:00 下班開回家

基本上中港路這十多年來通通都一樣
上下班時間東海大學門口/以前黎明路現在路橋/,文心路口紅綠燈都塞車
不管是十多年前
三年前
還是 BRT 蓋好之後都一模一樣

雖然我從頭到尾都是開車族
我是強烈支持大眾運輸工具

我覺得如果要把 BRT 拆掉是可以
但請馬上蓋 MRT

當時的競選廣告不是說我們不要 BRT 給我 MRT 嗎?


getz9825 wrote:
老胡的BRT就是要向...(恕刪)

getz9825 wrote:
若林四年內動工要再投給他....真的很無言...(恕刪)


不會動工橘線哦?藍線BRT繼續用啊!
dmvz wrote:
很簡單
提高BRT車道和台灣大道的使用效率就有感了!!

1.BRT車道兼公車專用道
2.台灣大道全線禁止摩托車

BRT的潛在客群是兩輪族不是四輪族!!
公車集中到BRT車道
慢車道可以畫出兩線汽車道
或是一線停車格救救臨路商家

雙向加起來
10個車道以上高效率的汽車車道
保證順暢!!


要用你這種非消滅別人不可的邏輯想事情,我有個更好的方法
1. 台灣大道全線禁止四輪以上私人載具
2. BRT專用道旁邊新增公車專用道

還剩很多空間可以作綠色城市發展:
3. 慢車道劃分成二道,一道機車、一道腳踏車
4. 中間分隔島跟剩下空著的二個車道合併做成超級加大版的分隔島,種草種樹鋪步道。這樣不只可以達到綠化效果,還可以當成公園在裡面散步休息

這樣有沒有更開心?

Suarez wrote:
我從 1997 年開始住在東海別墅
在中港路忠明南路口上班
這十多年來每天都開車上班
基本上都是早上 7:20 出門
晚上 5:35 ----- 6:00 下班開回家

基本上中港路這十多年來通通都一樣
上下班時間東海大學門口/以前黎明路現在路橋/,文心路口紅綠燈都塞車
不管是十多年前
三年前
還是 BRT 蓋好之後都一模一樣

雖然我從頭到尾都是開車族
我是強烈支持大眾運輸工具



這個說法是對的

不像一些說法只是瞎子摸象想像!
dmvz wrote:
很簡單
提高BRT車道和台灣大道的使用效率就有感了!!
1.BRT車道兼公車專用道
2.台灣大道全線禁止摩托車
BRT的潛在客群是兩輪族不是四輪族!!
公車集中到BRT車道
慢車道可以畫出兩線汽車道
或是一線停車格救救臨路商家
雙向加起來
10個車道以上高效率的汽車車道
保證順暢!!


我不想說你錯了,但是我不認同這種開車至上的想法.

如果一條馬路的使用率,是指同一時間有多少車出現在上面的話,那麼BRT專用道的確是個超低使用率的空間.
把所有車道都填滿車子,才是最高使用率......但是那跟倉庫差不多.

問題是,馬路是用來行走的,是希望能短時間通過越多旅客越好的.

那麼,一台brt算它平均只載30個人好了.
單一車道一次號誌循環一個街區都不見得能開完30部小客車.
更何況BRT是單一車道一次號誌循環能走數個街區.
這樣比較起來,孰高孰低?

不要再看BRT車道上沒車,就說它沒效率,浪費開車族時間...它在省下更多大眾運輸人的時間.

==================================================
BRT的潛在客群,是自用車族群.
而且嚴格來說,一人一自小客車的更是主要目標.
同樣只搭載一個人的空間下,自小客車比機車佔掉的空間更多,浪費的能源更多.
這種名為"利用"道路,實為"浪費"道路.
所以大眾運輸首要壓縮的是自小客車空間,一點也不為過.
(多人共乘的自小客或是有工作需求的業務們就不要再跳出來了,實際上人數超過2人一同出門,自行開車沒人會怪你.如果覺得馬路很塞,請咒罵那些一人一車的駕駛為什麼不坐公車)

==================================================
商家最需要的是行人,不是門口一個停車格或五個機車格.
大眾運輸網要成功,配合的就是願意行走的行人.
行人才會駐足,一般的店面需要的是人潮來逛.
汽機車只會找地方停車,然後到他本來想去的地方辦事情.
當初中正路單行道向市郊走,民權路單行道向火車站走....路寬車順沒錯,結果呢?
中區沒了駐足的旅客.

試想一下...把逢甲夜市(學校側門那區)拓寬到20米,中間留給車子走,兩旁劃停車格.人潮會不會消失?
不用全面禁止啦
只要加一條限制,除載貨車輛、公務、載客車輛之外
私家小客車要走中港路,不用多~不用坐滿,只要含司機有兩個人(只要載一個人)~就可以走
我相信中港路立馬少掉一半以上的車~~超級順暢~~信不信~~

小客車越塞~~才是越好~~塞爆了就是好上加好~~
上下班時間我就坐著brt看著大家塞爆~
人也不笨,久了就會不愛開車出門~
台中停車費便宜~拖吊又不積極
某些沒品的駕駛人,才是台中塞車主要禍首
強力拖吊加上強力取締路口淨空,我相信不用拆BRT,中港路就會很順暢了
強化公共交通建設後,下一步就該提高私人車輛成本了~
其實胡前市長如果沒有去捅台灣大道BRT這個蜂窩,就不會有這種爭議,要不到藍線MRT的錢,就擺爛就好,以後有錢再說,反正已經有綠線,交代交代台中市民就好,再弄個綠線延伸線,台中交通也不會爛到那裡去,台灣大道的壅塞,是因為沒有平行疏導路線,現在雖然有向上路,虹揚橋,福星橋,西屯路,還是不夠,要等到市政路打通,經費已經下來,才會有明顯感覺,要改變用路人習慣,省省吧!高雄台北有捷運,機車汽車還是一樣多,民國88年以前我住在藝術街,台灣大道在張溫鷹時代就是這樣了.
getz9825 wrote:
老胡的BRT就是要向...(恕刪)

tslee502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你說的...(恕刪)


目前藍、橘双線 MRT 都巳送到交通部「審查」了,一旦審查通過,接下來的行政院料想不會太過刁難!之後才是地方政府最頭痛的問題,財務規劃!你地方政府每年要紥多少銀子蓋這個系統,還要為這個系統做多少配套措失,中間還有為數不少的商業利益,都將發生在這個時期!市政團隊的執政能力、清廉程度將在此時一分高下!

大惡貓 wrote:
目前藍、橘双線 MR...(恕刪)


中央不刁難XD重點不是這個好嗎~~~重點是肯不肯給錢阿~~~~~
桃園一個高架轉地下600億都不願意買單何況要更多錢的MRT...
以造價來說當年高雄1813億中央65.69%民間(中鋼等事業體)16.81%~~剩下的縣市府共負擔17.5%(約318億)
台中藍線以前初估1069.06億.......中央要給多少台中市府才有辦法負擔??更不要說橘線一起進行,台中財政雖然還不錯但有能力負擔這些我是存疑........





大惡貓 wrote:
目前藍、橘双線 MR...(恕刪)

恩 我印象跟你說的差不多
記得選前很像又被行政院退回了(理由是計劃書有很多是抄襲舊的沒改好)
只是礙於選舉沒公布

我會問cyt網兄是以為他有內幕過關了
不然怎麼講的好像龍兄會坐享漁翁之利等著收成
其實是像你說的
拿到錢後
市政府團隊如何把守財務分配,如何抵抗財團利益糾葛才是難解決的大問題
可以參考當初延宕多時的綠線為例
A7R II +愛好開車的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