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hcs wrote:
版主的分析值得讚賞
少數清流又講得出東西的
市府無所作為外 還一堆護衛軍在護航 甚至發文還要先知道住哪裡 夠不夠格說話 可笑至極XD
看看別的地區板吧 有哪個板是每天都在討論空污紫爆的
悲哀阿~
如果連文內指控的區域名稱都搞不清楚,如何分析此區域的開發內容與污染有關?
不是說一定是住台中才能批評,而是批評的內容不能錯把馮京當馬涼,會讓人覺得此人對台中的地理環境根本不熟,如何能下結論?
空汙的問題,若只是這些公車或土地開發就能造成,那也太高估了影響力了,有去比對這幾年土地開發與車輛增加的百分比嗎?
如果要論公車,怎麼不去比對百貨公司周年慶與平常日的空汙差異?就可以知道車輛的影響力在哪裡了,如此推論實在太扯。
空汙跟氣候的關係很大,在產業結構沒有太大的變化下,要以此推論此時地方政府的錯誤,實在不合理。
sonic172 wrote:
老實說這是一篇過度推論的假科學文章
公車多個幾十台怠速就會造成一整個城市被煙塵壟罩?
-我想這推論真的很可笑
的確是過度推論。
我人在新加坡,我想台中市的公車數量應該遠不及新加坡。我工作的地方回住處,大概五到十分鐘一班,尖峰時候還可以看到三班一起來的,離峰時刻公車也會照發,也可以常常搭到車上沒幾個人的班次。轉運站也是隨時都擠滿人。捷運沿線個轉運站大概都這樣。附帶一提,有些路線很貼心,為了避免後半段的車站上車過於擁擠,會有空車從轉運站出發,到後半段才開始服務載客的。
根據資料, 2014 年搭公車的人次每天約三百六十萬,而新聞可以查到的,台中市公車一個月破千萬人次會上新聞(2014),這兩個的規模,應該很容易可以看出不是同一個等級的。至於其他車輛,大概有九十幾萬輛,每年淨增約一萬輛上下。
那新加坡空氣品質呢?除了每年有幾個月會從印尼飄來火耕的煙塵(前陣子 PM 2.5 快三百,已經不適合人住),其他時間大概 PM 2.5 就 50 mu/mg^3 上下飄來飄去,雖然不是特好,但是還算可以生存。
如果單公車影響這麼大,新加坡早就不能住人了。
http://trashtalkapple.blogspot.com/
一般百姓,遊走中部、台中市居多。
現在發言,要身家調查了嗎? 身份對才能發言嗎? 講現狀,還被懷疑身份,真的...
前天去幫一個鄰居朋友,他有COPD、我爸也有COPD!
小姪子跟我,最近一直起床咳嗽...
去台中,感覺呼吸很喘,非得要躲進室內才可以緩和。
這也是我開始感覺該發聲的,有錯的部分,我可沒時間修改。
但,先把我過去發言看過,在評斷我是找麻煩還是給建議?
http://www.cna.com.tw/news/asoc/201511140194-1.aspx
這篇,我看了更火,以前就發生過,老胡那個年代,很多地方都有不定時的潑水掃街,這不是慣例嗎?
台中市至少兩個月沒有下雨,台中市政府不知道哪裡有揚塵嗎? 只有車流大的才會潑水!!以前不是這樣幹的?
「環保局表示,近期因空氣品質不良,清潔區隊人員啟動空氣品質不良緊急應變機制,執行街道洗掃,以抑制道路揚塵,並洗掃車流量較大路段,避免增加車行揚塵對空氣品質負荷,光是這兩天清潔區隊洗掃道路長度已超過450公里。
環保局表示,洗掃街目的主要為削減街塵含量,降低揚塵逸散影響,進而改善空氣品質,減少揚塵直接引起疾病。街道整潔有賴市府及民間企業同力協助,透過更多力量及工程單位加入,建立政府與業界對環境保護的合作模式,將可有效改善工地空氣汙染問題。」
這篇,也指出了「台中市政府根本就有能力解決問題」
一直以來賴給中央是怎樣? 台中市政府不是可以自行做很多小事嗎?」
過去的2014的 PM2.5 平均值,我可以接受。
相隔幾個月的2015,卻發生紫爆。
感覺台中市政府根本忽略很多生活細節,所以發文提醒:請參考過去2014團隊的處理方案,並持續維持2014空氣品質吧。
現在真的很咳!乾咳!
修改文字很累,我可沒有那個美國時間! 有人幫忙指正錯誤,我很高興。
但,我不是北部人,我在中部生活。一直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