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ROCK wrote:請問退休宅考慮不開車的話,不挑選附近生活機能佳,有公車站的建案?? 大智路有310通行班次非常密集去年連假時 我會坐 310到三井 然後再坐三井的接駁車到遠雄三期另外 307也有停靠版主說的這個建案 遠雄9期班次也不少我這一次就是坐307過來 再從六期那邊走過來三期
556677881122 wrote:住台灣新店的北京朋友tony...(恕刪) 幫補一下梧棲歷史,臨港路前身我沒記錯的話是叫臨海路,當時的臨海路沒這麼長也沒這麼大條,是後來拓寬的,那當時臨海路除了舶來品大街外路邊常見到的是曬烏魚子(現在早就看不到了)我建議你看到什麼自稱在地人的我建議你不要和他們爭當作沒看到,不然你會腦充血我認為這是以往的學經歷造成的,這要從很久以前開始講,梧棲主要就是務農為主,即使後來十大建設給了工業區和港口,大部分還是守舊務農為主,小孩子別讀太多書,回家種田幹活,相對他的商業活動不如清水、沙鹿來的多,也比較守舊沒有辦法接受新事物,常常用歡、用吵的來處理事情,像當年蓋台61梧棲區閘道地點就被出征拉白布條抗議過說不需要,後來又吵著說要,當年私有車有的人根本不多,很多只是跟著去抗議去吵爽的,後來就設在現在的位置,那梧棲童綜合當年在蓋也被出征過,蓋這麼高幹嘛?嫌醫院不好怎樣怎樣,後來耕田踩到玻璃或是沒撿角被割傷還是乖乖跑去童綜合縫,當時童綜合就有推出免費載客的小巴沙鹿梧棲2邊跑,在地很多當時都當免費公車去沙鹿採買完再搭回家爽的很,其他大大小小的抗爭就不多說了,反正現在拿出來檢討一定又裝死不認帳不想承認,那梧棲本身就是一個極度M型化的地區,學經歷水準高,生意成功的很多,例如中港皇家、新天地集團(人家還是上市公司,三井裡還有二代或三代店),反之在地的酸民比ptt上還多,每個看到在地稍微有發展不酸一下感覺都不舒服過了二十多年你覺得這狀況有變嗎?抱歉還是沒有,記得三井在蓋的時候不也是一堆在地酸說那給外地人逛的在地怎樣怎樣,地點偏、炒房什麼鬼的,啊人家東區也在蓋的時候是看見哪個東區人講說那給外地人逛的、炒房,在地都逛德安之類的?沒有吧,我就是覺得這就是地區水準上的差異,梧棲傳統在地都是居住在台灣大道以南大村、大莊、下寮的周邊地區,那文化路那邊已經是比較新的,更新的是南簡段地區,你之後會看到一個發展上的神奇狀況,就是梧棲有任何進步任何發展新式店面絕對都是從邊邊角角出現的,像是重劃區清水、梧棲交界處,梧棲、沙鹿交界處這樣,甚至不專做在地人生意,像梧棲是海線唯一擁有2間星巴克的地區,一間在童醫院、另一間在三井,2間看起來就是一副不賣在地人的樣子也因為以上種種緣故看到又有號稱在地或以前住梧棲在地出來叫你也不用大驚小怪,一個成功的地區都是屬於外來遷入,如果在地真的這麼屌那人口最綢密的地區為何生不出一個麥當勞?沙鹿有3間你6萬人口有一間不過份吧~
southerncornercoffee wrote:大智路有310通行班(恕刪) 這就是造鎮的好處,現在307拉過來重劃區以後,不久後304很快也會拉過來。因為大樓造鎮製造出高人口密度,立刻帶來大眾運輸的需求,這是其他透天建案的低度開發區所不能比擬的。同樣設一個公車站牌,透天社區可能一小時才來了10~20個乘客,但大型社區卻可能是50~100個乘客。所以大型社區設置站牌的速度跟增加路線的速度會非常快,大眾運輸會越來越方便;然後交通機能起來以後又會有更多人願意來這個重劃區居住,然後又帶動更多大眾運輸需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畢竟台中港是遠雄出了雙北的第一個大型造鎮社區,很多中南部人還沒有體驗過北部造鎮的威力,大型造鎮帶來高人口密度,當地生活機能速度成長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quuc wrote:這就是造鎮的好處,現(恕刪) 越酸的地方越會跌破眾人的眼鏡。不要去談台北,光提台中就好。以前的西屯中科附近,還有七期。已經被酸民酸到發展成如此了。現在的重劃區,估計也會跌破眾人眼鏡。越酸的地方,越會有人討論,會討論代表有熱度。2023以後重劃區將超越舊清水,舊海線鄉鎮,成為海線新指標,新市鎮。
遠雄真的CP值很高,如果我還有一筆錢我會投資這裡,假日還可以和老婆跟小孩來住一下看看海景及享受海濱風情,我覺得附近有三井真的加分不少,再加上交通跟生活機能也更便利,以前對於海線地區,總覺得房子是否堅固或是鋼筋生鏽之類的有疑問,但是現代的建材及工法確實已經進步非常多,已經大大的解除了我的疑慮,看到有很多人一直說住海線不好,還有住山線的地震帶也不好,就覺得很傻眼,我本身就是住山線地震帶附近,其實也只有921那次豐原跟霧峰大里太平東勢有大樓跟民宅倒塌,台中地靈人傑其實住哪裡都各有優缺點,只要自己住的舒適就可以了,真的很想趕快存到第二桶金能跟另外一位樓大一樣假日也能來享受一下
以我不是海線居民的論點雖然是2千多戶,其實住哪都一樣,不管大樓或透天都會有一些惡鄰跟流氓還有一些8+9,就算戶數少也一樣,大樓戶數少的一堆住一樓跟二樓甚至三樓的管理費不交,都跟你說我不搭電梯的我走樓梯所以我不交管理費,到現在我還沒遇過戶數多的大樓不繳管理費的,通常都是那種戶數少又很有錢的人不交管理費,明明很有錢卻是管理費都在省
最近朋友新居落成,邀請我去參觀。他家住大安區,公司也在大安區的外商,每天通勤的時間那麼久,為何他要買在這個地方呢?他的邏輯是什麼?我對他的選擇,就是恭喜跟祝福,我也期盼台中港有一天也能脫胎換骨,成為下一個林口三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