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 存中街算台中最幽美或最有味道的街?

abbafan wrote:
代po樓主文如果高雄...(恕刪)


意思是?

高雄年輕人到台北工作薪水較高,但台北房價高買不起只能租房,高雄房漲他們覺得還好,因為也只有台北1/4?

高雄在地資深人對房漲也認為資產增加,可以接受,


類似情形,台中房價台北1/3.5,所以台中漲是合理可接受,何況台中還接受—部份南部來工作的,

揣摩意思是這樣?
abbafan wrote:
代po樓主文如果高雄...

如果高雄房價這麼廉價,為什麼還有很多年輕人要北上工作呢? 年輕人何苦跑來台北市跟大家擠? 既然高雄房價這麼低廉,為什麼年輕人還要狂飆台北市房價貴得離譜,為什麼不乾脆搬到高雄市就好?


一個地方的房價高低,根本不能跟別的地方比,只能跟自己以前比。 否則,以倫敦房價作為標準來看,台北市房價超便宜,但然後呢?


結論就是,中南部的年輕人都擁向北部找工作,而偏偏年輕人是相對窮的,根本無力在台北買房子,卻又很想買,又不肯回中南部領低薪。以高雄的工作機會結構來看,大部分都是傳統工業,而這些正是年輕人不愛做的工作,能夠吸引並留住年輕人的機會相對低,使得在高雄房價大漲下,需要購屋的年輕人當然比較不會抱怨,因為根本不在這裡工作! 相對地,留在高雄的人,大部分都是早有房子的中年人居多,房價上漲反而高興


(恕刪)




所以,這些來擠的人,是愛在台北,而不是愛台北?
北部高房價的民怨有被低估,另一個形容是北部房價被高估
台北房價約是台中的4倍,台南的5倍;但是同性質工作的報酬,台北顯然連1.5倍都沒有
是這些移入者去承接,所形成的高房價?

若有人覺得台北不幸福,或者混不下去,就會正常離開;來去多了,自然會達成平衡
相對的,要是南部房子也漲價了,幸福感應該會降低,除非是想賣掉
不賣房子的人,漲價只是多繳點稅,會高興嗎?

可見,一定有其他重要因素,沒有被描述進來

zxc121 wrote:
有考慮ETF嗎? 例...(恕刪)
關於台北台中房價比,

如果去看資料,似乎有四倍至少,但我說3.5倍是以原台中市而言,
三年前四倍,台中的期望是三年後三倍,
即使這樣,歪國人來看還是會大吃一斤說台中太便宜,

二十多年前台北台中是2.5倍房價!

為什麼兩地住屋總價沒感覺差那末多?因為相同條件台北單價太貴,
以台中兩千萬不少台中退休公務員家庭還住得起,3.5倍要7千萬,那是太貴了,
所以台中平均每人住房面積高於台北,

台中新房大多強迫買兩車位,即使自願一般家庭也要1-3車位,
台北就不一定要車位,

台北車位300-350萬,台中約120-150W,不到3倍,這樣房加車位總價就約三倍左右,
台中住80坪,台北60坪就覺得不錯,

台中人有些條件的就不要舊房,台北舊房也是寶(新的更不用說),
也就,其實台中人也可接受舊房(安全的話),因為主要是心理因素,

看台北一些二線、三線演藝人員在網路、電視秀住的老寓或所謂捷運套房,
—臉幸福,

台中人看係有點不體面,可見幸福泰半係心理因素,

不知道在說什麼,吃飽消化一下!


22f wrote:
從這樣來推估,美國房...(恕刪)


就是很多人喜歡說美國..歐洲怎樣怎樣
我都說你去住幾年大概就逃回來了
被稅壓死...
樓主對美國的評論:

美國人都是靠房價上漲,讓自己可以借錢的額度變多,來借錢花

但,目前美國銀行變得太保守,以至於FED狂印出來的鈔票,根本流不到實體經濟中....

美國銀行有多保守呢?
今年10月,新聞曾報導伯南克(Ben Bernanke)要為自己的房屋貸款再融資也遇到困難。
伯克南在1月卸任聯儲局主席的職位﹐
目前每次演講可以收取至少25萬元的酬金﹐而且也有至少100萬元的書約。
問題可能是伯南克在數個月前轉換工作。
任何對世界的運作有認識的人都知道伯克南可以賺到很多錢﹐
但美國貸款業務的運作卻是全程自動化﹐剛剛轉換工作會被視為信貸風險較大。

美國人真的超愛借錢來花,所以房價持續上漲真的太重要了

雖說在金融海嘯前,那種信貸繁榮是海市蜃樓,但全球經濟看起來也只能靠再次出現信貸繁榮

只是,我覺得下一次出現信貸繁榮,再出現泡沫破滅,將不會再有任何手段可以處理了.....
必須要透過一段時間的通縮來消化掉這些爛帳

樓主對日本的評論:

事實上,日本經濟其實就是透過通縮來擺平了很多問題,
只是很不幸才剛剛燃起復甦火苗,就遇到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所以才會看起來日本不曾復甦過

所以,我是很樂觀地看待日本再起的

相對地,歐洲,特別是希臘、西班牙,體質仍然很糟,
短時間內很難好起來,但歐洲核心國家借了太多錢給希臘、西班牙,而被綁在一起

但,最怕中國信貸泡沫破滅後,衝擊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大家未雨綢繆
為自己的家庭多多努力 以上







最近日幣狂貶,很多日本企業出現倒閉潮,但主要集中在對抗變局能力薄弱的中小企業,影響不大



總之,日本要脫離經濟低潮,並不難做到,雖然日本低迷很久了;主要是日本企業的體質早已大幅改善,只是大多數日本人對未來缺乏信心,導致國內需求薄弱,遲早可以因為強勁外部需求帶動日本經濟,再帶動內需,而讓日本穩定復甦



日本經濟新聞11月8日報導,截至11月7日為止總計有1,106家日本企業(註:排除金融服務業、公用事業不計)公佈上半年度(2014年4-9月)財報,集團稅前盈餘合計年增10%(1.34兆日圓)至歷史新高水準。值得注意的是,前10大獲利企業(包括:SoftBank、Toyota、Nissan、Hitachi、Mazda、Honda)稅前盈餘合計年增1.1兆日圓,意味著1%的獲利企業就囊括了80%的盈餘



截至2014年9月日本勞工實質薪資已經連續15個月呈現年減



也就是說,日本大型企業體質早已大幅改善,並在日本狂貶下,大撈特撈,只是還沒有惠及更多日本企業與勞工...



但,我相信遲早還是會擴散開來,主要是眼前日本人消費信心太薄弱,只有少數做出口的大型企業率先獲利大幅翻揚



天下都一樣,先讓一部份人富起來就對了











台中房巿何時反轉?

台中是成長都市,

台中絕大部分老房子沒有都更可能,

因此老房子有價值只限有明顯題材的地方,

如草悟區,如國美旁,如七期旁,如五期強機能區,如捷運站附近,...

除了上述老房,台中人多只愛買新房,寧小而新,不要大的老的,就算是蛋殼區只要交通便利或有就業機會都願意買新社區,

未來幾年台中房市不至於反轉的一半是,

有題材地段及重劃區及新房子,這一半比較有撐,甚至還向上,

會向下的是另半數無較大題材的老房區,10年後這些區甚至成為市政難題,
因市內移民的結果,類似過去10年中區的情形!
sheng5310 wrote:
台中房巿何時反轉?

台中是成長都市,

台中絕大部分老房子沒有都更可能,

因此老房子有價值只限有明顯題材的地方,

如草悟區,如國美旁,如七期旁,如五期強機能區,如捷運站附近,...

除了上述老房,台中人多只愛買新房,寧小而新,不要大的老的,就算是蛋殼區只要交通便利或有就業機會都願意買新社區,

未來幾年台中房市不至於反轉的一半是,

有題材地段及重劃區及新房子,這一半比較有撐,甚至還向上,

會向下的是另半數無較大題材的老房區,10年後這些區甚至成為市政難題,
因市內移民的結果,類似過去10年中區的情形!
...(恕刪)


每次當有人談到台中房市,
我都會想到某帥炒房團,
他總是說臺中沒有投資價值,
投資客都退出來了!
但我的觀察是,
臺中的蛋黃區,
需求不是單單投資客,
最重要的是自住的需求也很多!
總比只靠投資客吹捧出的房價好多了吧!

sheng5310 wrote:台中房巿何時反轉? 台中是成長都市, ...(恕刪)

認同,同事之前看了舊台中市的中古房,最後選擇買舊台中縣大雅的久堂好雅,情願新,不要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