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不是白癡
看看中港路那些商辦的閒置率有多高
傑聯、龍邦雙子星、世紀金龍、爛尾拉皮的亞太雲端、中港路起點的中聯信託(現在為親家),閒置率有多高
中部中小企業大都是廠辦合一,誰給你買辦公室
老闆願意給我年薪兩百萬,開車去彰化農地非法使用的工廠我都去。
如果BRT對房地產有那麼好,賴董的皇居不會賣了5年還在賣
興富發的百達系列、科博雙星、市政文華
豐邑的豐邑科博館、碧根的慕尼黑,成交能爬上35萬算不起了
他們說這些建商品牌非一流,那他們住的建商品牌算幾流
簡單來說,有錢人誰跟你坐BRT、誰跟你逛草悟道。
這邊再怎麼炒作也是吸引一些中小套房投資客
草悟道最好的情況就是這樣而已,如同當年的第一廣場、精明一街商圈
接下來呢?BRT站很方便,外勞在草悟道集會剛剛好而已
聰明的人、可以看見10年後的草悟道
潮水在退、沒穿褲子的在半夜吹哨壯膽罷了
紅紅小太陽 wrote:
只要不是票房毒藥 如...(恕刪)
來看看林市長的這一個任期內
交通建設可能的變化
2018 綠捷試營運
小弟認為綠捷問題重重
否則的話不會剛上任就說這樣的話
2018 試營運已經是在選舉年了 還不能正式營運拉票
應該是內部有不少爛攤子還沒辦法解決
而且 17 個車站除了高鐵站早就蓋好了
其他的 16 個站連開工都沒有...
BRT 就別提了
中港路很衰 因為它是台中最大條的馬路才被拿來做實驗
預定是橘線的中清路路幅小很多
想做 BRT 連成路網的實際可能性近乎 0
台中的主要幹道頂多是四線道
但是車流量那麼大 引進 BRT 系統跟自殺差不多
LRT 也未必可行 而且時程更久
數來數去幾乎都沒搞頭
比較有機會在四年之內搞定的大概就是轉運站和高架鐵路
新台中火車站連結著新市長的中區再生計劃
有可能是這一個任期的重頭戲之一
但是執行難度很高 高度考驗新市長調和鼎鼐的能力
至於房地產話題性也不小的另一個題材
是不少地方人士都有涉入的公共設施保留地解編
尤其是海線一帶的台中港區土地解編
只是 有力人士 錢脈 土地都有了
話題性如何 市場接受度如何都有待觀察
這四年 13 期和 14 期 還有單元 1~4
一共會釋出近 700 公頃的土地
台中進行中重劃
加上這幾年爆量的預售屋陸續交屋
供給量這麼大 價格會怎麼走實在是值得細細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