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216005 wrote:高速公路永遠都是賠錢...(恕刪) 所以呢?您也瞭解這道理,所以台灣要不要高速公路呢?良好的交通促進地方發展,某方面虧錢不代表稅收下降,稅收因為交通建設促進地方發展,創造投資、提昇居住環境,再進而提升(稅收 - 支出)之淨利。不過,當然有很多事要評估的啦。所以交通部先全部退回捷運申請需求,每個縣市再一一研擬開發提案,建捷運如何幫助地方發展,而不是要吵的人就有糖吃,我認為這樣的作法是正確的。而且,倒不擔心台中捷運蓋不成,台中市已然成為全台三大都市,極有機會逐步變為第二大,要評估提案應不是難事。
Sakaguchi wrote:真的,請台中市政府先...(恕刪) 沒錯~ 本人也有在坐公車,所以有體會到台中公車系統的不足~撇開路網不夠完善,還有不少地區公車到不了外~其實最大的問題在於服務品質(也就是為甚麼TTJ會成功...)。除了不少公車該升級外(統聯的新、其他公司還有公車比我老的哩!)。班次的密度和準度都有待加強。明明就有好幾家不同公司的業者跑同一個路線,卻老喜歡不約而同的一起到站是怎麼回事?最多的時候還五、六台擠在一起又不是小學生遠足的旅遊車隊!(不同家業者所組成的啦! 有興趣的話我有照片不過要找一下喔!)也許因為是這樣,本來等4~5分鐘就可搭車變成14~15分鐘才等到公車..假如每家業者談好稍微錯開班次譬如83不要跟88同時間發車那樣候車時間也就會減短了。(請參考台中公車動態資訊就知道班距了)還有! 公車業者的心態也要改善。就上個禮拜我才聽到一位公車司機過站不停對質疑他的O-Ba-San說:"我有看到他(候車乘客)招手啦! 不過要留點客人給後面(同家)公車載哩"。所以便民不是重點、對公車業者而言將乘客幾成沙丁魚才是...(耳邊響起公車大哥喊"大家在往後面一點站"的聲音。乘客都擠到車的階梯啦!)不好意思說了這麼多。只是想說公車系統是必要的,交通局說將公車路線先完善在來談輕軌是有道理的。畢竟BRT比MRT便宜。可以先將BRT先做起來,這跟MRT其實沒牴觸的。希望中捷可以記取台北跟高雄的教訓。也要多多參考外國的做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