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得靠副市長家族囉!!
台灣大道
之後清泉崗飛大陸不知會叫什麼道
有哪個台中人能細數的出現在這條路上還留著的人事物
紡織落默 中華夜市 電子街 繼光街 太陽堂關門
古蹟不是棄置 就是養蚊子
放著空轉 而文化局只愛面子 熱衷掛名
基本上中市/縣文化 政府與文化工作者根本就是貌合神離
像最近新開張的"宮眼科" 這古蹟被棄置多久了
也如"高美濕地巡守隊" 有活動政府就想掛名平常根本沒在管也沒花錢
甚至還侵門踏戶要求處理本該由他們來做的事
表現出一副台中欣欣向榮的樣子 其實自己做了一堆垃圾收拾不了
強搶地方自組文化協會的功勞....
也許他們做文化不行
也有好的地方
像爵士音樂節 (不斷的打壓獨立音樂)
像增加的綠地與戶外廣場 (挖掉再種...挖掉再種...)
像免費公車
像圖書館數位化
像不斷增加的百貨公司
像不斷增加的工業區 (台中港工業區 台中工業區 台中精工園區 中科 豐洲工業區 潭子加工出口區 太平工業區 似乎還欲增加中....小小一個台中辛苦了)
希望多點人幫忙台中各地的文化協化
進去了解 雖然會碰上不少政治力的介入
但也能更深知這塊家鄉有多少人在蹂躪 多少人在拯救.
是啊!! 生活本來就是自由選擇
albert1024 wrote:
但是這次的路名-台灣大道也太好笑了吧
如果說是中港大道或台中大道或中港路
不知中港交流道要不要順便改為台灣交流道來配合一下台灣大道
路名的問題,我前面有提過,要避免新舊門牌重疊,
若中正路就改成台中港路,舊中正路門牌要算新台中港路一段的負號門牌,
新/舊中港路門牌會重疊,且台中大道可能會跟台中路可能搞混,
台中港路本身就已經很混亂了! 龍井區有台中港路,並不是台中港路1~4段,
你講的中港交流道(中山高在台中港路的交流道),應該叫做台中交流道,
中山高在中清路上的交流道,則叫做大雅交流道,
而中港系統交流道是在清水/清泉崗機場那裡。並不是在中港路上。
(被台中的路名給打敗了吧!)
過去沒有路名的路或巷,就突然冒出個路名,似乎市政府+里長隨便開個會就能決定路名。
其實,改路名比較沒人鳥啦! 要改就改,不改就算了....別太奇怪就好了!
而改成台灣大道,只算是....還可以,但也不怎樣,其實是無所謂..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jaty wrote:
其他的情況見人見智,...(恕刪)
先澄清一下 我懂太陽堂關門是太陽堂自己的原因
包含我文中 紡織 成衣 夜市 電子街 繼光街
都是自由市場競爭下的結果
但我想表達的是太陽堂裡那些的文化、人文資產
這些歷史因關門而抹去,極為令人惋惜!!
但其實也有不少熱心的業者,為在地文化做出新的產物
究竟是產業創造出文化政府出力從旁輔助?
還是政府製造文化請產業來出力? 哪個對 哪個錯 難 解
如您說的每個人對事情的看法不盡相同。
但我自己覺得 文化應該不是建物,也不是名字
而是住在裡面生活的人給人產生的氛圍,讓外地人一遇到就感覺清楚
這就是台中(如同台北 京都 紐約 .....
很高興剛剛在新聞上看到太陽堂餅店重新開張!!
是啊!! 生活本來就是自由選擇
答覆內容:
親愛的XX:您好
感謝您對大臺中市政與道路命名的關心。
有關反映「中港路改臺灣大道」一事,謹說明如下:
同一條道路有不同名稱「一路多名」或者道路名稱重複「一名多路」,
往往會讓用路人混淆或增加郵件投遞的困擾。縣市合併後,媒體與民眾要求改善的聲浪不斷。考量「一名多路」現象在原臺中縣存在已久,民眾早已熟悉,反觀「一路多名」問題常造成用路人或外來民眾混亂,故市府優先處理「一路多名」問題。
為解決問題市府成立「臺中市道路命名及門牌整編審議委員會」,針
對「臺灣大道」命名於100年9月份召開3場次推動臺灣大道命名分區座談會,100年10月18日舉辦政策推動公聽會,再次邀請本府相關機關、學者專家及各界民眾表達意見。
另本局於101年3月3日至3月15日止,辦理「試辦統一道路命名市民
問卷調查」。由調查結果發現,有65%的民眾認為「中正路-臺中港路-
中棲路」應該取用「大道」類型,其中47.6%民眾認同「臺灣大道」這個
新路名,其次是9.4%「中港大道」,再次之為8%「臺中大道」,顯見「臺
灣大道」是目前民眾較具共識的新名稱。臺灣大道的命名純粹由都市發展
及都市行銷立場思考, 請勿因過度解讀而造成誤解。
以上說明如仍有不清楚之處歡迎來電詢問,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承
辦人員:黃仲誼,電話:04-22289111-29413。 敬祝
健康快樂
臺中市政府民政局敬上
重點:47.6%民眾認同「臺灣大道」(真不知是在哪做的調查)
Show me the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