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你們想選擇甚麼樣的鄰居?」新搬來的鄰居好奇地問。
「要有高尚的職業。」
「請問甚麼才叫高尚的職業?」
「譬如醫師或公教人員等等,這個社區就是這樣的水準。」
「那請問××算不算高尚職業?」
「當然算。」
「××算不算高尚職業?」
「當然也算。」
「如果夫妻中,一個曾經當過××,另一個曾經當過××,算不算高尚職業?」
「豈止算而已,那簡直是夢幻組合。」
「恭喜妳碰到夢幻組合的鄰居。」
× × × ×
新搬來的夫婦接著說:「我們也在尋找夢幻的鄰居。」
「你們想尋找甚麼樣的鄰居?」菜籃族好奇地問。
「我們想尋找的鄰居很簡單,做甚麼行業都好,勢利眼也沒關係,只要不是”白痴”跟”瞎子”就行。」
最近委託房仲代售在竹北的某大樓社區,某房仲反映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社區好像沒有無障礙設施,家有長者輪椅不好進出。第二個問題是:客戶質疑,社區住戶水準好像不是很齊整。
關於第一個問題:
我說,放心,遲早會增蓋的。
「為什麼?」房仲問。
「社區裡面符合殘障手冊規定的人很多,既然有實際需求,應該就會增蓋吧!!」我說。
「裡面老人很多嗎?」
「倒也不是,而是瞎子多,常常自以為是,變成社會笑談。」
關於第二個問題:
我回答說:「同類未必同質,適不適應比較重要。據我所知,裡面住著許多個體戶,還有慈濟人,還有許多投資客,常自稱是從台北來的,程度應該也不錯,何況還有禿頭白毛組成的號稱五星級的管理。」
「何謂個體戶?」房仲問。
「除了一般上班族,指的就是靠自己能力賺錢的人。不管開店、成立工作室、當攤販或打零工,比公教人員有志氣多了,我一向很佩服。所以長期以來,我都不敢說自己在做甚麼行業,免得被人瞧不起。」
「您客氣了。」房仲繼續問:「那慈濟人又是怎麼一回事?」
「慈濟人目前在社會上已經變成一個正面的代名詞。不知從何時開始,每逢星期假日,常有人穿著出家人的服飾在社區中進進出出,公然占用廣播系統,互以師兄師姐稱呼,見怪不怪。我想這也是社區的利多吧,不管他們本來在做甚麼行業,好像人只要一慈濟,身高至少高了五公分。」
$$$ wrote:
樓主這層樓真有意思,常常令人莞爾。很有意思也很有趣的樓。來回一下。以示敬意!(恕刪)
原本想低調過生活,社會卻不允許你低調,所以只好高調。高調以後,有人又說,做人不要太囂張,心想:那就中調吧!!
話說從頭。我原本以為公教人員是沒志氣的行業,怕被人瞧不起,所以以前住竹北的時候,即使被月領八K的人羞辱也不敢講,免得丟人現眼。後來搬到恆春的時候,有個菜籃族跟我說,公教人員是高尚的職業,我聽了嚇了一大跳,以為她在開玩笑。
去年參加大姊兒子的一場婚禮,才知道菜籃族的話是正確的,公教人員確實是高尚職業。
由於大姊夫死得早,沒甚麼錢,女方家長領中校終身俸,男方算是高攀,婚禮進行中公然被羞辱。明明是陳王兩家聯姻,卻被說成是王家單獨嫁女,讓我誤以為走錯會場。
後來女方舅舅故意跑來跟我說,他們親戚中很多都在高雄當校長,意思是說,男方窮,連親戚也窮,哪像他們那麼高級。
我聽完楞了一下,心裡想:「校長算甚麼?我太太以前專門在管校長,我以前主持研究計畫會議的時候,出席人員中,除了教師外,校長職位算是最低的。」本想掏張在職時的名片給他,後來想,當事者都忍耐了,我這個當親戚的人強出頭幹嘛,別把一場婚宴給搞砸了。於是裝傻笑笑,擺出一副崇拜的樣子應付過去。
這件事也讓我體會到,人間處處皆勢利。對付那種人謙虛低調是沒用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知道,一山還比一山高,他們一向是很吃這一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