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2013年想買房的自己和買房自住&首購族的一篇好文

小米配大醬 wrote:
到處是投資客....我是要自住的又不是要給別人增加收入..所以不急..慢慢看

小米配大醬 wrote:
也許因為我親身經歷..所以我更忍得住

小米配大醬 wrote:
自然很多人覺得我們看空只是酸文..買不起的掙扎


偶絕不會看待您是買不起的掙扎..

不過..
"等"有德川家康式的等法..
也有坐以待斃式的靜候..

不急可以細細看..慢慢挑..
重度需求者則不同..

鐵律..
"市場永遠是對的"..
然而..
這所謂的"市場"..古往今來..究竟受誰宰制得多..

玩大老二..
富人局局好牌..
把把取得出牌權..
窮人乾瞪眼..Pass個沒了..

牌..
肯定是沒洗乾淨..
這是一開始大家都明鏡的事..

小米大..
您的親身經歷當然有可能未來還會發生..
問題是多久..
尤其大老二的"遊戲規則"已不復以往..

清水奈奈 wrote:
偶絕不會看待您是買不...(恕刪)


個人造業個人擔
房市未來走向個人看法不同
這種事只有在以後才有正確答案
反正就留給時間去證明吧!
如果這麼看好房市
又夠大腕
就把錢很狠的砸下去吧
反正過些日子,一翻兩瞪眼...

必須要提醒的是
辛苦賺錢的小人物們...
究竟每個人的日子還是要過...
要提醒的是
人生不是只有買房
還有很多事
當然要思考
怎樣的人生才是富足的人生
未來會用到錢的機會很多
買房不要太勉強
這麼大的金額
要三思...

如果太年輕
投注太多金錢在裡面
在往後漫長的時間了
為了還債
要犧牲
美好的旅遊...好吃的食物...漂亮的衣服...對父母的孝心...甚至犧牲 栽培孩子的金錢...
那多不值得

說不定,等你還了債,都老囉...

而且你這些漫長的折麼
對炒房客來說
可是輕而一舉的一次賺走..


景氣復甦 今年成長3.59%

春燕來了!行政院主計長石素梅今天表示,景氣明顯邁向復甦;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為3.59%,較上次預測上修0.06個百分點。石素梅表示,如以saar(季節調整後對上季增率折成年率)來看,去年第3季經濟成長率為3.93%、第4季持續成長至7.3%;如以年對年(yoy)未經季節調整來看,第4季經濟成長率初步統計3.72%,近6季以來最大的增幅,「顯示景氣明顯邁向復甦」。

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與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皆抱持同樣看法,認為觀察經濟部接單統計好轉等各項數據顯示,景氣有復甦的跡象,今年景氣應該會比較好。
不過張平沼提醒,由於國際情勢變化快,他以去年為例,原先預估經濟成長率4%多,但後來卻一路下修,差點連1都保不住。
張平沼表示,由於台灣經濟及進出口狀況,都非台灣本身就能決定,受國際影響很大,儘管今年經濟會比較好,但仍有待觀察。

----------------------------------------------------------------------------------
最近總是看到這樣振奮人心的報導....但是請注意下面~~原本預估4後來下修到1%的說法....因為在一片叫好的財經新文中..不小心又給我檢到今天刊登的新聞

中廣新聞網 – 2013年2月22日 上午5:46
一份採購經理人調查報告顯示,2月份歐洲衰退加深,英德法股市下挫,法股大跌2.3%。
美國經濟數據也令人沮喪,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高於預期。美股連續第2日走跌。


-----------------------------------------------------------------------------------

歐美是台灣最大出口國..所以這2區的連動跟我們關係密切,所以..提供給大家參考吧!! 現在評景氣其實還是過早了..很多園區廠商還是相對保守看待景氣的,反正去年主計處GDP不知道下修了幾次..我也想樂觀點...不過還是多看看吧!!~~自住首購的朋友們..大家加油囉!!

清水奈奈 wrote:
偶絕不會看待您是買不...(恕刪)



清水大大..我說看我們買不起房不是針對您..只是很多發文..太多露骨的就是這樣說我們

說我們看空就是買不起想佔小便宜....完全忘了自己開的天價好像台灣滿地的好野人一樣....

我認同你說的市場機制

這讓我想到過年的前一周..菜價..水果..都是漲了又漲

過完年一周,同樣的一顆高麗菜只剩下不到一半的價格..茼蒿也是10元就一大包(今天在頂好看到的)

如果所有的自住或是首購客都嚴守著自備3成(若是連家電裝潢都算進去是自備至少4成)貸款成數7成

(而每月貸款金額是家庭在無負債下的1/3,若又負債須扣除負債的1/3) 貸款年限20年..在這樣的情況下..

您覺得自住跟首購有多少人買的起現在動不動就破千萬的房呢??

所以建商很聰明..從房貸20年拉長到30年,房子再漲就拉長到40年的貸款期限....

所以薪水沒漲..年終沒有..可是你的貸款期限長了,每月要付的貸款金額少了..大家終於可以買房了

這樣的市場機制有很大部份是建商跟銀行做出來的....然後口袋深的投資客就和進來賺一筆

其實我們不是沒有選擇....找到自己的底線..多聽多看..買幾百幾千萬的東西..還是保守看待一下吧!!

量力而為的找房....其實我相信市場機制也不一定是永遠在建商跟投資客的手裡的,理性的自住客還是

有機會跟力量讓他們知道..房子很貴請下修..不然就賣不出去..。

富人玩大老二是否把把都贏呢??

只要是睹博都是10賭9輸,不然那些落跑或是下場落迫的大亨們這之前有多少是過的呼風換雨呢??

我只能說冷靜的面對炒作的房市,所謂的市場機制顯而易見。







小米配大醬 wrote:
其實我們不是沒有選擇....找到自己的底線..多聽多看..買幾百幾千萬的東西..還是保守看待一下吧!!
量力而為的找房....其實我相信市場機制也不一定是永遠在建商跟投資客的手裡的,理性的自住客還是有機會跟力量讓他們知道..房子很貴請下修..不然就賣不出去..。富人玩大老二是否把把都贏呢??只要是睹博都是10賭9輸,不然那些落跑或是下場落迫的大亨們這之前有多少是過的呼風換雨呢??我只能說冷靜的面對炒作的房市,所謂的市場機制顯而易見。


坦白說..
偶曾與某位版上結識的好友聊天開玩笑話及~~
"這個小米大好像張金鶚扮的"??

莊家不會十賭九輸的..
富人玩大老二也不用把把贏..
假輸個三四回最好..

容許小弟再叨唸一遍~~
"患在不均"..
"不均則爭"..
根源於"法"(即遊戲規則)..
施行在"政府"..

問題..
不在建商..
不在富人..
不在投客..代銷..仲介以及陪同置入行銷的媒體..

多數人..
只要懂得操作..
有能力炒作..
自然迴避不了私欲己利..

窮(事物發展至頂點)則變..
變則通..
通則久..
物極當然會必反..

請見諒..
偶全然看不出物已至極..
遑論您那些景氣房市論..

因為若物已至極..
這世道該有人跳出來革命..
風行草偃..氣動山河..

假使真有革命那天..
麻煩務必Line一下..
偶會直奔"雞排妹"香閨處駐紮(粗俗玩笑莫見怪)..
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還真巧 我家也是買在 上波 的高點

且還是 在 打地基時 去買的 還沒蓋好 就開始跌了

住沒一年 隔壁 被法拍 半價賣出

真幹 所以瞜

就讓我們看下去 結局會是如何

我是別人的老婆,負責到處看房
看好再找老公去看,
我只看地段、格局,我老公看建材
二人都滿意就買了

買房前我精算能負擔的物件及金額
地段是最重要的,郊區買便宜就是圖個自住
市區買合理日後好買賣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多看看真的房子,在這裡蓋大樓不實際


momojan720 wrote:
我是別人的老婆,負責...(恕刪)


哈囉..請看完別人整偏文章的內容在回覆吧!!

回覆錯誤..就是誤導

沒準備怎麼買房~~別人的老婆..妳以為現在還是可以超額貸的年代嗎??

在這裡蓋大樓

妳不喜歡可以不要進來..至少說話要說跟人家的文對的上才是

不然就淪為莫名其妙

清水奈奈 wrote:
坦白說..偶曾與某位...(恕刪)


回覆你..我不是張金鄂

跟你一樣我也相信市場機制

只是你相信的是一頭熱的市場機制

而我相信的是過熱會回溫的市場機制

多說無益 各自表述 各自堅持就好

反正都是時間才能給的答案
--------------------------------------------------------------------------------
放上今天看到的一則新聞

工商時報【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
房市降溫,建商開工意願下降,中央銀行1日公布1月建築貸款餘額僅1兆4415億元,單月驟減159.41億元,創金融海嘯以來最大紀錄,央行官員表示,主要是新增土建融降低,反映建商開工不如以往積極。
行庫主管指出,建築貸款變化是房市指標,房市熱絡時,更是月月提高,反映建商看好房價,因此積極開工推案,然而,從去年起增幅就有縮減趨勢,一開始還能當作是個案變化,然而,今年1月數據大降,顯見建商確有收手之意。
該主管表示,金融海嘯以來,各國相繼印鈔,不少資金進入房地產,推動房價上揚,土建融也在建商大力推案下,快速升高,如今元月單月出現逾150億元的「下殺」,行庫主管認為:「故事恐不簡單」。
然而,行庫主管也說,通常每年初都會有不少建案完工,貸款額度則會從土建融轉到購屋貸款,可能也是因素之一。
根據統計,購屋貸款仍持續創新高,1月餘額為5兆4243億元,行庫主管認為,景氣好轉,加上實價登錄之後,民眾對房價較有信心,反而願意出價,提高購屋貸款承作量。其中青年安心成家貸款餘額為2450億元,單月增加58億元。
官員指出,從資金面來看,銀行房市相關授信沒有問題,也符合風險控管,至於房市是否轉趨冷清,除了要拉長觀察時間外,恐怕也非單一數據可以呈現。銀行主管也說,如果土建融回跌,接下來就看房貸餘額的變化,若是幾個月內跟進,就反映房市「真的降溫」,但這不見得代表整體價格下跌,還要觀察買賣雙方態度。



我會持續放上一些相關新聞給版上要買房的大家參考的..你和我一樣不急的可以持續看房找

合理的物件等買點..若是急切想買的..也就參考看看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