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買塊地來蓋自己夢想當中的房子吧!

拋光石英磚不爆的最便宜方法就是留伸縮縫,只是不太好看

我也在邊找小塊地邊做功課中,有位建商長輩建議我自己蓋的話可以找禾x,先收在口袋名單裡~

BTW,找地感覺最辛苦,其它事項可以花錢找專業,要買到喜歡的地真不容易~


Kaninkmu wrote:
再來請教地板部分

...(恕刪)
重劃區建地已經漲翻天~~
偏偏民生物價又跟上來~~
地價回不去了~~回檔恐怕也有限~~
只希望建地回歸理性價格~~
看一下最近抵費地等等建地招標就知道~~
越搶越誇張~~好像買到立馬賺到~~說用搶的也不過份~~

docoi38 wrote:
拋光石英磚不爆的最便...(恕刪)


禾x在中部很有名,協理很親民,價格我摸不起
不過工很細,台泥原廠價很ok!
其餘報價自己斟酌。

atlantisuk wrote:
算牆外我都還能接受,...(恕刪)


我熱水管是車牙鎖接的
並不是用壓接的
不過我有讓他們用CD管配電線及弱電管路

我家拆除時
63坪滿滿的建築物2層樓
拆除加清運約20萬
像你原本舊建築是鐵皮屋
沒有跟他們談那些拆下來的廢鐵
可以讓他們變賣折抵差除費用嗎??

其實估價報價這部分可以動手腳的地方太多
真的只能找評價好的
就算有廠商給你看的報價單
有時也只能參考看看...
因為有可能有兩張給客戶及給營造廠的報價單
自建最在乎的不外就是有沒有被坑殺~~
其實最終都要回歸買賣的誠信~~
報價單與合約再怎麼訂~~都不可能全部定死~~~
因為過程中有必要保留適度的彈性~~~
況且~~邊施工邊討論甚至適度的調整~~更有利於建物的最佳化~~~
保留彈性之後~~萬一增加費用~~怎麼分擔~~就會有新的問題出來~~
有誠信的廠商~~賺它該賺的~~收它該收的費用~~~
不會因為業主不懂~~就亂刀坑殺~~~
也不會因為業主天馬行空~~就違反專業的原則~~
只能說自建過程有很多風險~~
沒有一點點概念~~還是買建商蓋的較保險~~
除非口袋夠深~~不在乎燒錢~~神經夠大條~~不在乎看不到的地方~~

core693605006 wrote:
自建最在乎的不外就是...(恕刪)


除非很有經驗,又懂行情,否則統包會比較好。

工種的整合,施作的妥善度,是自建最大挑戰。

除非業主更動建材,否則不應變動簽約金額。
這一點,必需明確寫入,才能有效力。
""除非業主更動建材,否則不應變動簽約金額。
這一點,必需明確寫入,才能有效力。""

簽約不是已經有總價了嗎? 不就有個價錢了

還要再寫一次才有效嗎? 謝謝

但多多少少都會有變更項目吧 唉

monkeyboy wrote:
我熱水管是車牙鎖接的...(恕刪)


廢鐵當然是給他們,但經過一手就是要有利潤給人家,唉,最後在管理費再被收一次報酬,
有名的收費都比較高,這也無可厚非,只怪自己無能,負擔不起多出近一成的成本,
只好多找多比較,請人介紹風險低些,自己去找就要看談的感覺,
這個月應該會確定下來,希望不會用到建照展延。
$$$ wrote:
說真的,蓋房...(恕刪)
血染征袍透甲紅, 當陽誰敢與爭鋒! 古來沖陣扶危主, 只有常山趙子龍。 -Keep Walking-
拉皮與重建孰優孰劣?見仁見智。
好友弄了一塊與我同樣坪數的舊房子
他決定用拉皮
從買下舊屋到拉皮搬進去費了一年的時間
他老婆感嘆說

與我整個拆掉重建的費用
幾乎快接近了
但是室內的空間規劃受限於原有的舊建物的格局
無法像我一樣
全部重新規劃
很是後悔
其實當初早就告訴他們
打掉重建可能會C/P值會比較高!
但是他們想省錢
省下的費用不多
但是室內的空間最後感覺上覺得很烏茲
其實
當你決定想拉皮的時候
不要以為會比整個打掉重建的費用少多少
拉皮真的是值得深思的


打掉重建的門檻其實真的有點高
你買的房子打掉後
原來的舊建築消失後
如果有貸款
必須重新申請土地融資
土地融資相當麻煩
一年必須重新申請一次
如果資金不足
原來的房子本來就貸款很多的話
千萬不要輕易嘗試



有關稅金的問題有時候也必須知道
如果你一次只蓋一戶
國稅局應該不會來查你的資金來源與流向還有稅金
可是如果你一次蓋六戶或是十戶
[當地夠大的時候有時候分成很多戶反而可以申請更多的電表
朋友真的蓋來自用 裡面還可以打籃球]
這真的會惹上麻煩
國稅局會來查你的資金動向
至少會被查兩次以上
至於次數會有幾次
這真的看你有多礙眼吧



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