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藝君子 wrote:
這是在反諷多方啊, 至少我看了莞爾一笑, 要不然要怎麼才算跟大家有關係?
有沒有關係由你決定嗎?


抱歉啊!剛去吃飯。

六大,我這篇文是針對L大,

如果,前後文應該要有關聯的話,

我說的跟大家有沒有關係,是在說他們倆個的互動,這跟大家有什麼關係?

小弟沒有說由我決定什麼?你沒有必要這樣說吧!

snoopy9520 wrote:
這又是哪位?

中國都已經民國一百年了!

是"文字獄"的現代變種嗎?

三言兩語就有結論

結論是把一切疑點變成罪證

結論是把一切細節變成大罪

只要自己喜歡,所有人都可變成元凶巨惡、竊國大盜及無良殺人魔王?

----------------------

請認真爬文好嗎?

版主的文章出來後

A大的回應如何

然後,倆人對話因其歷史繼續模糊不清的對話!




這跟大家有什麼關係?
?





六藝君子 wrote:
這是在反諷賣方的操作手法啊, 也等於在勸樓主不用急.



主題是 "賣不掉加價賣?"
回文加以嘲笑之, 很切題啊!



除了疏遠跟冷漠, 也可以嘲笑諷刺, 不是嗎?

這是你自己的主觀, 或是你無法理解別人的言外之意.
我從頭到尾都覺得訊息很明確, 也非常針對主題:

"樓主,不要被騙了"


還有什麼問題?


這跟小弟針對L大之文及跟他倆互動無關,恕小弟就不回應了!

另外,小弟"對你"沒有問題了!



Gemalo wrote:
H.針對A發文..S.你知這是房產版???


G大說的沒錯,兩造之間曾經對話不斷,所以小弟有發表針對主題的看法!

clhung0 wrote:
發此文純作紀錄及提供參考,順便看看01有多少仲介及投資客在顧板,沒其他意思,以上說明希望關心的人看得懂。


嗯,樓主善心,但發言的都是仲介及投資客嗎?

六大說小弟常誤會別人的言外之意


最後,總之,有點壞了樓主的樓,抱歉!
snoopy9520 wrote:
clhung0 wrote:
發此文純作紀錄及提供參考,順便看看01有多少仲介及投資客在顧板,沒其他意思,以上說明希望關心的人看得懂。



嗯,樓主善心,但發言的都是仲介及投資客嗎?

六大說小弟常誤會別人的言外之意,

關心的人看得懂的話請白話文一點??

你認為哪個是仲介哪個是投資客?

請基於正名且不要影射........小弟也曾被A大說是投資客!
(恕刪)


發此文純作紀錄及提供參考......真的完全沒其他意思。

但是以下這些回文,真不知如何歸類。不過01文章大致看了一下,有些文還真的認真不得。

kill2400: 誰叫你不趕快買的
hiei00123:趕快買吧 免得你過一陣子又要來發一樣的文了
用戶名稱的近期活動:就跟您說去年12月開價898萬,就要買了,您還不買,現在漲了喔~~~快趕快買,980萬...
vixaznet:這是什麼邏輯?一直去看去關心不喜歡的房子?莫非腦...?(疑問句)(不用發我傳票,後面很好造句,莫非腦...中另有想法?)
全台灣都這樣~~老梗了~~~
clhung0 wrote:
我去年12月在台中看...(恕刪)
clhung0 wrote:
手上已有幾間房,只是...(恕刪)


小弟分享一下,這標題上屋主加價的理由次乎不太像D大講的手法,仲介搶委託

因為樓主好像有說是同一家仲介,如果是同一家仲介就不需要加價搶

屋主賣不掉還加價這其實有些原因:

1.只是簽好玩可賣可不賣.有人出到接近的價格就會調高價格.屋主心理想現在已經有這個價了,會把它當成基本盤往上調,心中會覺得在怎麼低都有這個價,我何不把價格再調高?(以上模擬這類屋主心態)

通常這類屋主並非真的想賣也不好成交

2.另一種是,有人出價接近他的價格,他嚇到了,心想:馬的我是不是賣太低了?小蔡來來我們改價格,往上調高調高(以上也是模擬屋主心態)

3.還有一種是隨著市場改價,這類屋主有一套自己的價格邏輯,例如現在市場如何?經濟優劣?何人又說了甚麼?等等(基本上賣屋者的邏輯永遠覺得價錢很便宜,我的房子是無價..黃金屋),(PS如果您是屋主,請相信我也這麼認為,屋主永遠是對的)

以上是小弟泣血親身經驗,給大家參考
clhung0 wrote:
發此文純作紀錄及提供...(恕刪)


樓主回文顯見赤誠,小弟試探冒犯,多有得罪,祈望海涵。

另外,小弟不否認,近年來因"金融激素"打破了行業協調增長的經濟邏輯,

讓某些地方得以驚人速度用錢生錢,以巨大的泡沫置換有形的資產,使用高倍槓桿豪奪社會財富,

但,就是因為在這樣世界各國債務驅動型增長模式下,個人認為更需要合理的論述,

說不一定可以在此找到機會,或者避免損失,總之,主題論述不多,抱歉!


房仲小蔡 wrote:
小弟分享一下,這標題...(恕刪)


感謝分享!


tierralswhite wrote:
全台灣都這樣~~老梗...(恕刪)


基於持有者條件、背景及入手時機都不同,但普遍都這樣操作,並形成市場慣性手法,

表示,買賣最後還是會回到個人"心理素質",

小弟個人認為,在偏高基期時(苦笑)

慎選物件,做好資金控管,把氣撐長為第一要務。

clhung0 wrote:
我去年12月在台中看...(恕刪)


台中這種賣房子的手法多的是,個人也看過從1千多賣到3千多還是賣不掉.
他賣不掉加價賣, 你就隨便出價隨便砍啊..還不簡單

clhung0 wrote:
我去年12月在台中看...(恕刪)

加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