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台中建 BRT 的想法
其中有幾點還有印象,有點改變了我對 BRT 的看法
(我原本不看好 BRT 的,也覺得為什麼不直接蓋 MRT)
1. 經費和時間的問題
蓋 MBT 的經費和時間,比起 BRT 要多很多
中央沒有補助,也不敢補助 (因為高捷的關係)
所以蓋條省經費和建置時間的 BRT 是不得已的方法
2. 硬是要蓋 MRT 會使得蓋其它線的時間拖長
捷運不是只要一兩條路網就可以的,必須是覆蓋區域愈大愈好
直接蓋 MRT 會使得經費被佔住太多年 (等營運回本太久)
如果沒有再蓋其它線,會使得捷運失去它的功能 (因為捷運路網不夠方便)
所以相同經費蓋 BRT 可以讓它短時間內覆蓋更多區域
像台北也不是捷運初期就看得出成果
但台中 (或說中央政府) 已經沒有足夠的經費、時間讓它慢慢回本
更簡單的說,政府已沒有能力蓋足夠路網的 MRT 了
3. BRT 有中控裝置,不是單純的市內公車系統
如交通號誌的配合和運輸量大及統一的路線的優勢
4. 文心路的捷運有中央補助,所以可以依原計劃蓋高架
但中港路必須由台中自己出資負責
實在沒辦法把經費全投入在高價的高架 MRT,所以低成本的 BRT 是過渡時間產品
目的是解決也是開始培養台中人坐大眾運輸的習慣
5. 過渡時期運輸,等待經費足夠時再蓋 MRT 等系統
這時候 BRT 也不全然是沒有用途
當中港路有足夠經費可以蓋 MRT 時,可以把 BRT 往城市周邊移動
因為它的建置原本低時間短及重覆利用率高
很容易把整套系統快速的移至烏日、豐原、大里、太平等周邊城市
包含車輛及捷運站主體及中控系統,達到重覆利用的目的
因為 MRT 再怎麼蓋,要建置到周邊城市至少也需要十多年的時間 (甚至是永遠蓋不成 MRT)
如果可以利用 BRT 的特性,讓周邊城市也可以在較短時間也享用捷運的方便
記得不多,但大致上就是上面幾個重點
尤其是第 5 點,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我想這也是台中市政府推 BRT 的想法,至少讓我覺得不是隨便想想就做的
雖然如此,但我還是覺得缺少一點配套
如果能搭配 Ubike 的建置,應該會讓整個捷運系統更方便許多
或是直接用輕軌電車等,不只是功能和 BRT 類似
更是讓整個城市的質感及人文提升不少,想想舊金山或北海道那種電車吧
(也許是輕軌電車有其它的考量不適合吧)
不過不管如何,台中建 BRT 看來是不得已的方式
但也許不是像大家想像中那樣一個蠢決定
享受生活 http://richiestyle-lavie.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