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mkang6 wrote:
臺中市公車月運量只有40萬人次,現今已經超過1,000萬人次了
不可否認的,近十餘年來公車的確是有顯著的進步,不過也不能忘記8公里免費所帶來的效應,以及原公路客運轉為市公車這兩項因素。
伯爵紅茶 wrote:
最新消息高捷已經改成每月虧兩千萬,損益平衡快接近了
你的資訊是過時的...(恕刪)
samt1934 wrote:
意思是說往後這25年也不用期待捷運囉 .... 就靠BRT頂到底。
如果中途要插入捷運的建設,那這些規劃了那麼龐大的路網,又正做了半套的BRT....該何去何從....
擔心市府的財政,更擔心我們的荷包。畢竟錢是從我們口袋掏出去的。
tamkang6 wrote:
大眾運輸如果能夠地下...(恕刪)
mklu wrote:
你舉的例子很豐富也很正確~~~~
我也可以認同大眾運輸的方向是對的~~~BRT也是對的方向~~但是執行的非常不好~~~
我只能舉自己的例子~~~
我住捐血中心附近..
我在台中港工作, 所以我必須開車或騎摩托車, 這問題未來也無解(我工作地離最近公車站應該超過3km)
我老婆在教育大學附近工作, 原本坐106上班, 現在被取消, 目前跟同事共乘.
然後我每天要多花10-15分鐘在下班回家的路途上.....
我只想說~~~
1. 橫向的公車根本沒有配套, 一大堆公車還是在台灣大道上跑, 台灣大道上根本不應該有其它公車.
2. 站體設計的很差, 下雨以面還是會淋到雨, 我很懷疑那些機器有沒有防水....
另外我聽一個朋友說, 他現在假日的娛樂就是跟老婆做公車去郊遊, 因為不用錢又有冷氣.
總結: 我給目前BRT 50分 可以改善空間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