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 存中街算台中最幽美或最有味道的街?


22f wrote:
歐洲最大銀行匯豐周...(恕刪)


22f wrote:
但很奇怪,這個社會...(恕刪)


完全認同
樓主大大所言
推薦大家看一本書
隨機騙局
書中的情節
不斷的在現實世界中上演~~


22f wrote:
張金鶚這種人卻能搞出一堆數據來推論房價中有多少是泡沫?
房價到底能漲到哪裡,只有天知道,但這些人卻能用複雜的數學,推論出合理價格?然後又試著以例如空屋率去推算房價合理性?但問題是空屋率這個數字本身也只是推估出來的,而且是做了一大堆假設得到的數字
只要稍微改變幾個條件、參數,所得到的結果就會完全不同,又或是採樣方式稍微改變,得到的結果也會完全不同
這種東西到底是如何能去預測未來?




其實很多東西都應該回歸到最基本的供需原理就足夠看趨勢了



例如,房屋持有與購買者中,大部分都是自住客,因此既然本來就是要避免「誤」傷到自住客的房地合一,為什麼會對房價帶來殺傷力? 也就是,既然房地合一對自住客,毫無影響,為什麼只會影響極少數的小咖投資客,就會撼動房價?



這種觀點的來源,還不就是從一開始就錯誤的假設:房價的上漲是被炒出來的,而只有投資客才會炒房價?





















22f wrote:
例如,房屋持有與購買者中,大部分都是自住客,因此既然本來就是要避免「誤」傷到自住客的房地合一,為什麼會對房價帶來殺傷力? 也就是,既然房地合一對自住客,毫無影響,為什麼只會影響極少數的小咖投資客,就會撼動房價?
這種觀點的來源,還不就是從一開始就錯誤的假設:房價的上漲是被炒出來的,而只有投資客才會炒房價?




妙的是,就連投資客自己也是這樣認為



結果,眼下最好的投資買進時機,卻有很多投資客居然也一樣,在等房地合一開始時實施後的下跌,再來投資?

















>日圓下滑 可能引發亞洲「貨幣戰爭」



亞洲通膨潮又將襲來!昨日台幣突然重貶,就是台灣通膨再起的訊號,鳴槍起跑了



不過,我對台灣經濟前景沒像媒體講的那麼悲觀,因為從GDP結構來看,投資佔GDP比重本來就非常低,在過去10多年中,常常不是幾乎是零,就是負7%,頂多佔到4.6%



因為台灣早就不是發展中國家,哪裡需要這麼多投資建設?相反地,短時間內,靠投資,確實可以輕易帶動GDP增長,但能持續多久呢? 就像海水退去後,就知道誰沒穿褲子一樣



中國雖然靠投資快速地拉高GDP增長,感覺很佔便宜,但當投資難以回收,變成嚴重的債務負擔,那才慘!對台灣來說,出口佔GDP的比重總是高達60~70%,這才是影響比較大的一部分;另外,內需消費對GDP貢獻高達60~70%,這才是重中之重!



投資,我不明白為什麼會很重要?






















22f wrote:
不過,我對台灣經濟前景沒像媒體講的那麼悲觀,因為從GDP結構來看,投資佔GDP比重本來就非常低,在過去10多年中,常常不是幾乎是零,就是負7%,頂多佔到4.6%
因為台灣早就不是發展中國家,哪裡需要這麼多投資建設?相反地,短時間內,靠投資,確實可以輕易帶動GDP增長,但能持續多久呢? 就像海水退去後,就知道誰沒穿褲子一樣




台幣貶值,主要是台幣的強勢讓很重要的出口業承受很大的壓力,央行遲早都要出來調控一下,但不可能持續貶值,因為台灣的出口業也是要先進口東西來做,特別是台灣從日本進口大量的東西,因此日幣狂貶,並不會讓央行必須要跟進,反而讓台灣受惠



央行突然出重手,主要是要打退炒匯人的預期心理而已














22f wrote:
台幣貶值,主要是台幣的強勢讓很重要的出口業承受很大的壓力,央行遲早都要出來調控一下,但不可能持續貶值,因為台灣的出口業也是要先進口東西來做,特別是台灣從日本進口大量的東西,因此日幣狂貶,並不會讓央行必須要跟進,反而讓台灣受惠
央行突然出重手,主要是要打退炒匯人的預期心理而已




底下是美國從1950年以來,私人投資的年增率



https://research.stlouisfed.org/fred2/graph/?g=1dZS



可以明顯看出,就算美國前幾年有頁岩油投資熱潮,但私人投資年增率仍然遠遠不如1950~1985年期間,事實上,只要媒體少一些負面報導,讓民眾對未來感到有信心,自然就能活絡消費,經濟自然就會好



很奇妙,只有年輕人勇於花錢,不像有錢的老人們總是擔憂一大堆,而不敢花錢



其實台灣的經濟表現,真正有影響力的就是每個人自己(消費意願),而不是政府投資、別人投資意願…更不是什麼出口表現



上面說過了,對台灣來說,出口佔GDP的比重總是高達60~70%,這才是影響比較大的一部分,另外,內需消費對GDP貢獻高達60~70%,是重中之重,淨出口佔GDP比例始終很低,大部分都是消費(出口佔GDP的比重與內需消費對GDP貢獻,上面這兩個數字不能相加, GDP只看淨出口,不是只看出口,內需消費則完全歸入GDP計算)



偏偏這個政府,老是要去迎合百姓,透過抽稅來達到租稅公平,什麼居住正義之類,這不是嚇跑消費嗎?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 (Haruhiko Kuroda) 今日首次發表談話強調「日圓實際有效匯率不大可能會進一步走軟」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今早以31.310元跳空貶值0.8分開盤後,午盤暫收31.074元,台幣強升2.28角,因黑田的談話後,目前台幣進一步強升3.78角



看起來,亞洲貨幣繼續競相貶值壓力趨緩,台幣再貶空間有限?













22f wrote:
謝謝你,真的就是法...(恕刪)


http://m.nownews.com/n/2015/06/17/1721420

看到這則,後續新聞,並不意外,反而被某電台的主持人,講過的話,還真的成真了!
該主持人說過,某些檢察官很喜歡當英雄,特別是這種重大事件! 
在證據不足的情況,甚至該企業都很有誠意的願意提供證據,明明都有科學證據可以掌握採信。 
但檢察官似乎是一心一意,只想當英雄解決這家橫跨兩岸的大型企業
不曉得,會不會有人認為,法官是受到該企業禮遇才這樣幫忙該企業呢?
當初發生這件事時,如果要買某牌子的乳製品,亦或使用,還會被白眼,甚至道德勸說! 
該企業的連鎖超市,被這件事害到幾乎是沒有生意,跌到谷底,幾乎都是空蕩蕩!
就算是下班後,尖峰採購時段,也都沒什麼人,東西幾乎是賣不出去,讓我映像很深刻!
即便是到現在,仍然是沒有完全恢復,至少鄉下地方的是這樣子,和幾位店員聊過,確實被這件事害得很慘! 
只能感嘆,台灣社會是不講科學數據,也不理性談論事情,甚至可以說,到了不問是非對錯的境界了
不曉得這些媒體名嘴演員們,是不是,應該要負上社會的責任了? 
有人知道昏鴉老樹餐廳是不開了還是搬家了?
什麼是文創?

有人說是一杯好咖啡
能做出風格獨具 口感不同的咖啡
就是文創


有人說咖啡不是
咖啡店的老闆能支持藝術家
才是文創


無論如何 沒有雄厚的文化底蘊
就不用奢談文創?



最近看了書(不好意思 景氣不好 在書店翻的 之前買的全套哈利波特 茉莉才賣200元 氣到)

最近看了書(順便一提 書店室內冷氣如果只有26 27度 卻沒有搭配電扇 真的不夠 我邊看邊流汗 跟個人體重有關嗎? 恩... )

言規正傳

最近看了書 書中內容提到 英國雖然是日不落帝國 音樂音響事業雄厚 幾百年來 卻沒有能土產大音樂家

一個都沒有!!

直到十九二十世紀 經過舉國努力
才勉強出了個佛漢威廉斯 一個艾爾加 真的算勉強
大指揮家 也是到了近年 才有拉圖爵士 柯林戴維斯
所以文化 真的不可能速成
舊的丟了不要 新的 沒有兩三百年 真的很難承接


說了這麼多 其實是想丟這個連結
很青春 很洋溢 nmb48與三太子
這才是我心目中的文創阿
可以養活多少人 創造多少商機
唱唱跳跳中
安慰多少宅男的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Ttz-dqj0fs
榴槤少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