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專業"考量
民意考量呢??
少了民意的專業考量!!
真的很專業嗎?...(恕刪)
呵...有多少"民意"本身是有"專業"的?
以現今台灣的人民素養,絕大多數的"民意"考量的第一優先是"自己"
民眾對公共政策,很多批評是出於一知半解,講難聽一點就是出於無知。
或許有人會說,那政府要負起責任跟人民溝通啊?
但現今的社會,由於政黨惡性競爭,人民被政黨和媒體引導向"不要相信"
於是專業的意見都被政治口水淹沒。
捷運藍線BRT,說實在的,目前只定了大方向,細部設計規劃根本連個影都沒有!
批評的人、說心冷的人,是根據什麼?你們知道以後要怎麼做了嗎?
就不能給專業工作者一些時間與支持嗎?台中市的公共運輸系統不能拖了!
有多少錢就做多少事,台中市過去幾年沒那種導致負債累累的公共建設,
一方面是執政者的經營方式,但主要也是因為法律對於舉債的限制,台中不能像北高兩市,
中央的經費支持也一直不如北高,不管中央是藍是綠。
在這樣的情況下,台中過去十年人口依然不斷的成長茁壯,
相信長期住在這裡的朋友們也會跟我有相同的體會,就是路上的人與車輛真的越來越多了,
以前在台中可以很悠閒的開車.騎車.停車,現在慢慢的有種"我們需要大眾運輸"的感覺...
所以,能不能先收起質疑,動頭腦的事情自然有專職的團隊去作
人人都有嘴巴,但不是人人都是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