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推動公共交通?為什麼是BRT?

其實BRT就是故意蓋在中港路
就是故意要"誘導(或逼迫)"民眾去改搭大眾交通
Josephpyj wrote:
別說BRT了
台北捷運也有十幾年了,還是一堆人寧願上班淋著風雨騎機車,更別說自己開車了
為甚麼?這些人是腦殼壞掉喜歡吹風淋雨自虐嗎?
很簡單,因為捷運不是站站到我家、到我公司
光是轉乘就不知多花多少時間,更別說沒得轉乘的地方了
台中BRT更糟了
大家都住在中港路、都在中港路上班嗎?


好...你幫我說完了...

我還是騎車方便點......

買東西完後離站點???.....要減肥會很快我想(也是好處之一啦)

別折騰我了
居然把我的回文刪了??

我只不過說這篇是歌功頌德文,並且舉証台中市主政者的缺失

Brt只是公車專用道

而且造成中港更塞車

台中市幾乎沒有人行空間 綠地小得可憐

市長執政13年拼命蓋重劃區

請問我哪句話說錯了?這都是可受公評之事




居然刪我的文?

做*
台灣的BRT只有名子跟別人一樣,其他的優點根本就沒有,隨邊規劃佔用原本道路空間

把原本的公車加長然後不能轉彎,活動範圍就只有中港路...
BRT能夠預見的優點, 樓主都說了
我來說說我看衰的幾個點

1.車道設計不良: 有人說蓋在最內側雙向通用最省
我的看法是設在車道最外側

一來搭車的人完全不用再橫跨馬路去搭車
二來行車靠站也不會影響到其他車輛
目前的設計, 光是遇到路口, 內外側變換車道就有可能塞住
原有內側三車道+外側一車道+停車格
現在變成取消停車格, 然後內外側各二車道
我是不清楚交通法規有沒有規定車道大小
但目前已完工的部分可以看到車道整個尺寸是縮小的
再來都會區停車已經很難了, 又取消掉沿線停車格..........

2. BRT的專用性:
像是號誌, 我就很納悶, 如果BRT的號誌優先, 那橫向交通怎麼辦
今天BRT是公車系統, 是人為駕駛, 假設是電腦開的
可以控制到雙向的BRT同步靠站, 同步離站
或許交通號誌還有解
但現在他就只是個雙節的巴士...人為影響絕對佔最多

再來車道是專用, 因為刷卡機設站內
而且車站月台有針對車門位置做設計
那表示一般公車根本就不能靠站
那原有行駛中港路沿線的公車, 如果不改線
那就是要在慢車道跟其他車輛擠

3. 不要小看台中市的流動人口
台中市每天包含周邊幾個鄉鎮縣市
流動人口達到三百萬之譜
台北市目前多少高運量路線
尖峰時刻都是擠得滿滿的
但官員們會認為BRT兩節的容量可以贏過高運量MRT六節車廂的運量?

台北市的捷運搭乘習慣也是養成的
但這前提是建立在暨有完善的公車路網
還有陸續建立的龐大MRT路網
當日後上下班時間遇到三四班車甚至十幾班都擠不上時
再看看這些被宣導要使用大眾交通運輸的市民
會不會繼續回過頭考慮用機車代步...

---
雖然沒錢有沒錢的做法
但看來看去, 似乎還是選舉影響的層面佔多數

毛大爺 wrote:
居然把我的回文刪了?...(恕刪)


呵呵~~我想你上一篇如果照這樣寫絕對不會被回收

有趣的是自己也知道寫哪些會被回收這篇就通通刪掉,用一句主政者的缺失來代替,然後上來叫屈,
不出來選個民意代表真的很可惜
原PO的分析蠻詳細的 難怪台中會先蓋BRT來舒緩交通 之後公車網更細 方便度也會更加提升
taisun wrote:
BRT能夠預見的優點...(恕刪)


我建議 將整體計畫看個兩三遍 搭配國外的BRT範例

再來發文

1.BRT很少城市會設置在最外側車道 大扣分

第一 會與右轉車流交織

第二 最外側速度要保持在低點 最外側最危險

大部分城市都是在快慢車道中間 或是中央 或是其他創意的方式

交通局的原意是要將快慢車道分隔 BRT變成移動分隔島

將車流方向單純化 也就是 西行要右轉或是中港交流道北上 請走慢車道

西行中港交流道南下或是往海線 請走快車道 上光明陸橋

車道大小 放心 符合法規 記得是3.1M 應該不會技術不好吧

停車格消除 也是世界都會區中常見 抑制私有運具的方法


2.台中BRT優先號制啟動比嘉義BRT來的嚴格

班表示跟著號誌的

並不是每發必中 行控中心必須徵測到脫班 才會啟動優先號至

假如在中港路一切順行 沒有車輛闖進來或是突發狀況

是不會有優先號誌的 那即使有 不好意思 不補償

車內駕駛會有發車時刻與預估到站時刻的顯示器 提醒駕駛合理範圍加速與減速 與軌道運輸相仿

那關於中港路原有的公車班次 你放心 只會剩下保留班次

大部分的公車將會重新改線 慢車道公車將大量減少


3.「流動人口」與「旅次」不太一樣喔

流動人口指暫居 滯留在城市內的人口

你應該搞混了

並不是每個人每天都會出門的 也不是每個人的旅次都會跨足到市區

也不是多數旅次都會使用大眾運輸的 就算在台北 也不過40%

說真的你該擔心的是有沒有人來搭 而不是運能夠不夠承受

下面說的對要有完善的路網 我幫你家個適當的班距與旅行速率

那其實呢 我在北部某些區域 按表搭車是比騎摩托車來的快的 又涼又安全

那一旦預估運量超乎預期 就是計畫MRT的時候了


有關選舉的部分 抱歉 我從不投KMT的 哈 我支持大眾運輸

不否認有選舉的因素在 只有在這兩三年才有什麼成果

但是胡志強該下台了 每次投他都下不了台

l3939889 wrote:
一堆人就只會批評今天..尤其原台中縣的
像大甲
以前要坐1小時以上的公車繞一大圈才能到台中市區
現不到30分鐘.(恕刪)


跪求此不到30分鐘的秘徑.
早在幾個月之前就建議司法體系介入調查!
事前規劃是否有問題? 是否有官商勾結? 是否有綁標?
是否有低價高報?
建議司法主動偵辦湖市長!
市府團對可以先提出將來如何整合台灣大道的公司系統使用每一站800萬NT的站體以及
過五權路至火車站的防塞車策略才是當務之急!

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恐怖,更何況是不單純的錯誤政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