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h2006 wrote:
接駁車在花海時期都有...(恕刪)
對不起,其實新社的重點是在巷路無法擴寬之下,要怎麼解決新社的交通困境
或許平日沒人,但每到假日都是塞呀,花海就算有接駁車還是一樣塞到爆
犀利人父 wrote:
阿龍市長極可能不及格...(恕刪)
大臺中123政策 要將臺中與國際連結
佳龍昨天於議會進行「臺中市願景及財政改善」專案報告,我以成為「市民的市長」自我期許,未來將以一條大臺中山手線、兩個國際海空港、三大副都心與樂活新都心(中區再生)的「大臺中123政策」為主軸,打造臺中為最宜居的生活首都,與國際連結。
佳龍將打造「廉能、開放、效率、品質」的行動市府,短程目標由行動100做起,上任百天內以拆除、縮小捷運圍籬等作為讓人民有感,長程目標則讓臺中走出自己的路,有別於北高的政經發展或工業基底,臺中將成為適合宜居的生活首都。
臺中市有許多優良的先天條件,為了持續增加臺中的吸引力,未來將以「大臺中123政策」為主軸,搭配創業經濟、培力社會、樂活城市、國際臺中等軟實力建構,支持都市的永續成長與國際連結。
交通問題是首要任務,未來大臺中的交通發展將建構複合式的交通運輸系統,並打造沙鹿、豐原、大甲、臺中、霧峰、水湳、烏日等八大轉運中心,創造臺中一小時交通圈。
胡前市長的許多建設佳龍也都繼續推行,以中臺灣影視基地為例,前市府團隊編列7億元於霧峰打造影視基地,但場地面積仍太小不符需求,因此他積極向文化部爭地擴建,希望中央編列至少7億元協助臺中打造具國際規格的影視園區。
市府已成立重大工程檢討會報,由三位副市長依業務權責針對前市府團隊34項重大建設進行檢討,如按原預算編列,根本沒錢做其他建設,檢討後才能區分輕重緩急,將錢花在刀口上。
ray6075 wrote:
目前只看到停滯, 看...(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