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BRT及相關設施,台中交通才會改善

台北未必就是對的
未必就是學習的典範
事實上從公車專用道後
台北公車系統停滯已久進步有限
只有因應捷運路線通車設置接駁路線並調整重疊路線

台北公車有兩個項目可以有很大進步空間
一是路線二是收費
路線部分就是整合例如幹線化
以前曾經做過
現在捲土重來
收費部分車上要加裝第二台刷卡機
車外收費因硬體投資較大倒不曾聽說

台中BRT當初令人期待並興奮
是因為BRT比台北的專用道公車更前進了兩步
做到了路線整合加上車外收費
超越台北似乎很多人不能理解不能接受?
像台北一樣就是好棒棒?
現在可好再退兩步
整合好的路線被打散
車外收費直接廢除




On9ccc wrote:
他不知道 機車要和公車搶道 原諒他的無知吧
學台北就對了
原BRT改所有公車 專用道就對了
不然就是以後改 中港路 蓋捷運 底下取消公車運載

huron wrote:
現任市長當然不敢把BRT...(恕刪)


分析得太有道理了

現在BRT或是後來的優化公車就是代罪羔羊啊~

我想如果公車專用被廢掉後,還是一樣塞車的話,某些開車族下一步應該就是開始檢討為什麼要設人行道囉~

某些開車的人一定會想如果把人行道都打掉變成機車道,這樣慢車道就不會塞囉~

從來都不想塞車的主因就是因為有太多自己開車的人,老是在想路不夠寬或是有別的討厭的東西占了他們的路。





sayoings wrote:
優化公車道就是修改...(恕刪)


是在搞笑嗎?倒因爲果胡扯一堆,也要有常識。

老胡給了台中人一個進步的台中,若非縣市合併吞了台中縣五六百億負債,以台中的償債能力早就無負債了。哪裏像現在這位⋯ 這樣你也可以故意說顛倒。

還能扯歌劇院,這是台中的驕傲甚至臺灣的驕傲,當初被批得一文不值。大部份硬體完成而試營運,被罵也罵了,問題是罵人的作得更爛⋯ 去看看年初「開幕」大力宣傳辦展覽辦演唱會的大里軟體園區,建築物一樓一排店面在辦展,四五樓搭鷹架,往上工人正在蓋得不亦樂乎⋯⋯ 別光說不練只會看報批歌劇院BRT,去軟體園區走走吧,給你滿滿大工地,記得帶安全帽較好,再送你明年再開幕一次。
試營運就試營運,罵別人可以但自己鬍子要先刮乾淨,才不會顯得可恥。 看看高雄輕軌現在通幾站,不是也試營運得不亦樂乎?


台灣大道愈來愈塞,現任的沒看到有什麼解決改善方案,只會在那裡怪東怪西。

可惜了,表現佳運量高,但試營運就被賜死的BRT, 如果再撐幾個月配套設施完備,臺灣大道也許有通暢的機會。哪像現在? 我們台中人真悲哀。
Sean Xie wrote:

進步的城市,有水準的公民,都知道,壅擠的都市,絕對要推動公共運輸,公共運輸一定擁有較高的路權與較多的優先權。只有自私自利只顧自己的台灣人,老是在說公共運輸影響私家車。哥倫比亞前波哥大市長恩里克.潘納羅薩所述「為什麼公車代表了實踐民主」、「一座進步的城市不是窮人也有車的地方,而是富人也搭乘大眾運輸的地方」,而以亞洲民主聖地自詡的台灣,老是在抱怨公共運輸影響私有汽機車,豈不諷刺??)



說得真好,非常同意你的看法。

這不也應該是政府官員應該有的觀念嗎? 可悲的是,他們好像沒有。
winner_feng wrote:
BRT這種四不像的...(恕刪)


BRT我搭過是好東西,速度快方便...進出站刷卡,不用等那些慢慢刷的人(我可能覺得這是最重要,改優化公車候每次在人潮多的站我就超不爽!),個人覺得現在優化公車才是一個四不像東西!現在我寧可開車上台灣大道,因為優化公車也沒比較快...

PS:個人經驗...無任何色彩!走了老胡來了阿龍...才知道老胡的好!
winner_feng wrote:
如果老胡真如同各位...(恕刪)
那是因為 大家想過得更好, 不滿於向現狀...
也因為想換黨做做看.....
不過.......換了就會變好嗎??? 不會越換越爛嗎??? 真是天真!!

台灣..有甚麼條件 有甚麼優勢.. 可以變好

服貿.貨貿..啥都不要, 也都不想跟阿共來往.... 但是 台灣你憑甚麼??
.
.
井底之蛙!! 只會越來越慘.....等著瞧!!

winner_feng wrote:
如果老胡真如同各位...(恕刪)


真的很想知道原因嗎? 原因就是,大部分的民眾關心的不是城市的發展,只是他開車在路上爽不爽而已。
因為人性就是不願意改變,當有一個新的交通工具造成自己的不便,本能就是去抵抗、去反對。
一個城市是不是往先進的方向去發展,並不是可以用選票來證明的。
對於這個議題,其實可以去思考如何讓公車系統變得更好,而不是只想讓他退回到以前的狀態。
舉選票出來,只是更加暴露了多數人只顧自我眼前的利益,格局不夠寬闊,這樣的事實而已。
winner_feng wrote:
BRT這種四不像的東...(恕刪)

從來沒有任何叫「真正的」BRT或是「國際標準」BRT。臺中的BRT在國際上算是蠻高等的BRT了,林市長去的首爾、阿姆斯特丹BRT都沒臺中來的這麼「國際標準」呢! 
臺中BRT為選舉趕上路是事實,但錢都花了,為什麼不把他調整到最佳狀態呢? 明明售票機加值機、查詢機、驗票閘門、月台門都是可以用的東西,純粹只是不喜歡「BRT」這三個字就用各種理由廢除。 明明把他調整好所花的經費比廢除還要少,為了廢除BRT必須把所有設備讓他風吹日曬雨淋,然後花錢辦優化公車塗裝的徵稿比賽(也沒採用啊)然後印一堆文宣、車身貼紙、路線圖,還有裝那什麼班距平衡系統,現在根本沒在用。原本能顯示車輛動態、政策、...宣傳功能的LCD螢幕,不知道破了幾個也不維修,然後就只放一張整合路線圖,根本浪費。這才叫浪費納稅人民的錢。 就算不喜歡BRT,改成優化公車也好、售票機跟餘額查詢機明明都能留著用,這種方便的東西被擱在那裡真的很可悲。 新的運輸系統在臺灣一直都是阻礙,木柵線當年不也一堆人喊著拆,當年的情況比BRT還糟糕,現在還不是每天幾萬人在用。
私以為要出一個能幹的首長已經很難很難了,沒想到還有一關更難過,那就是選民的智慧

sayoings wrote:
當初BRT很多人坐,還不是因為把附近公車路線拿掉,變成只能坐BRT。

mz3sp23 wrote:
但自從建設了BRT,為了讓BRT能快速通過
把雙向慢車道跟高架橋隔開,讓一般車變回只能從慢車道進出!!
往東海方向
最右邊還沒畫線藍色線的就是BRT專用道
結果前面對應的是唯一往高速公路的慢車道!!



還沒有BRT下交流道就不能上黎明高架橋了!
台灣大道周圍這麼塞是因為燈號很爛!每次要橫越台灣大道那個燈號讓人等多久

台中已經是一個直轄市了,轉運站比較重要,不是每個都搭直達車到你巷子門口的大眾運輸最好。

當初有兩億可以蓋起來的轉運站被嫌鐵皮屋,結果要搞一個40E的,不知道要蓋到什麼時候!

台灣大道最好就是除了一條線的公車其他都不要,BRT專用道改成優先道,跟讓救護車一樣有車再讓就好了!

擠一堆公車去跑號稱優化公車專用道,然後說他爛,因為根本沒用心救他阿!被監察院糾正還說自己很厲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