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經臺灣大道,為BRT默哀


k1200020002000 wrote:
朝馬站用走的就能到...(恕刪)


= ="你認真的嗎?如果真的從朝馬轉運站走到逢甲麥當勞。

在現在這種天氣,不管你白天還晚上走,

你走到那,你內褲大概也濕了,我沒騙你!

是不遠拉,大概2公里有吧XD。有卡踏車可以騎,幹嘛要這樣咧!
台北市中華路一段
公車專用道有公車
慢車道也有公車
習慣就好
不覺得是公車在壓迫汽機車

台北公車是上車刷或是下車刷
除非是習慣搭的路線
否則就是上車要看清楚
那麼到底要前門上還是後門上?
前門上發現下車才刷
後門上發現上車應該要刷
雖然說習慣就好
對外地人是個困擾

台中上下車都刷反而單純
而台北改成兩台刷卡機
將來也會走向上下車都刷
來解決兩段票的問題


labbat wrote:
台北看台中倒是滿多差異的
台北的公車專用道就是全部的公車、客運一起擠在同一線道
所以台中的慢車道還有公車行駛,台北會覺得"公車在慢車道壓迫機汽車"
台北的公車不見得上下車都要感應卡,有的是在上車時感應有的是在下車時感應
所以台中上下車都要感應,台北會覺得"刷兩次加倍浪費時間拖延時間"
還有現在台北的公車從一車一感應機漸漸改成一車兩感應機
新聞最近就出來了
台北市在推幹線公車
未來打算要把路線單純化幹線化

台中倒是有趣
把已簡單化幹線化的BRT再拆成九個路線
到底在想甚麼???

lianglio wrote:
BRT改優化公車後,依個人乘坐經驗,是比以前搭乘效率差
有時又10幾分鐘不見一台車,有時候一次來了好幾台.
有時候整台塞滿滿,下一台又空空的.
BRT時期停車上客人時間比較固定,
優化後大站常常會超過1-2分鐘,以至於要多等一個紅燈
把公車路線簡單化成BRT後,現在路線又是複雜化了.
效率,方便,舒適度,以至於空汙...
應該不難分辨吧
至於詬病BRT的部分,公車優化後,有解決嗎....
speciallite wrote:
統聯台中朝馬轉運站是...(恕刪)


雖然朝馬轉運站的國光和統聯有距離,但是是走路一下就能到的。
另外有一個app可以看台中公車到站的時間點,用那個app可以預估時間的
好奇一問
若真的高架化的 brt可行?
將來相同地點路線是否要再蓋捷運?
又若原本的 brt蓋在中間
將來捷運的設置要蓋在道路的那一個位置?
若相同路線 有捷運跟高架 brt
是能並存還是得拆掉?
記得BRT不曉得鑽什麼法律漏洞,公共標竟可以中國廠商得標。明明一台報價近1400萬元,卻一下就壞了,妥善率極低。(其實這價錢也不便宜要買也該買德國或日本的)

MIC低價劣質柴油引擎,排氣更不符環保。與其讓這種過時的烏賊車排放重金屬毒害市民,不如除役。

沒錯,如果蓋在內線,相信會更多人挺brt
可惜蓋在外車道,有開車的就知道要匯入中港路,一次跨2車道有多危險

taisun wrote:
台中BRT建設模式...(恕刪)
taisun wrote:
台中BRT建設模式是錯誤的
要就直接蓋在內線, 用逆向方式行駛
好像法規不准的樣子
然後就有人提議把車門做在左側,法規也是不准
所以才變成現在這樣
lolen0624 wrote:
三寶很愛等到輪到自己刷卡時,才慌張地從自己包包中找卡
等到三寶終於找到卡刷卡後,有的三寶還不會馬上下車
就一定要在車上把卡放回自己包包中才下車換下一位刷卡
如果下一位還是三寶就....

很多時候本來公車可以綠燈走的
但是三寶們這樣一搞後,本來可以通行的綠燈變成99秒起跳的紅燈
兩三個三寶就,就可以讓整車的人在一個30秒內可通過的路口,變成兩分鐘起跳
有常搭公車的人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
真的很想把那種人踹下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