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some wrote:真的先不用想買房子的事,租一間大一點的 四房 應該一萬左右就有了我結婚前後都還跟另一半住六千五的套房 先想辦法存錢比較實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省即便如大大例子如果租四房公寓跟人家分租一個月再省個2000沒問題
娶個老婆吧兩個人月收入有五萬就可以買六百萬分三十年攤還現在也有提供四十年房貸不是嗎?利息要比20年,30年多一些但很合理銀行借了你這麼大筆的錢四十年有它的風險以後若收入變高可以提前還款又沒限制非得還四十年抱怨房價OK,但也要面對無法改變的現實要自己找到應對方法,因為日子還是得過下去我爸從年輕到老都是從南投開車到台中上班我家隔壁前陣子賣掉三樓透天總價才一百萬初總是要找到能好好活下去的辦法既然你房子是要四個人一家子住其他人不能分攤一下嗎?媽媽的兩百萬出點錢也合理,他們也要住不是嗎?我每一毛都得自己賺,家裡沒錢可以贊助我也是七年級生我在北屯區買公寓就被家裡罵得臭頭因為我叔叔說大里六百萬都有透天不舊阿我叔叔自己大里都有買了幾間透天,他絕對不是聽來的不然你就以小博大策劃一場驚滔駭浪可以直逼總統解決房價問題的起義不是那種遊行走一走喊口號新聞兩天就沒版面了喔這樣以後大家都可以花小錢買大屋你要當民代立委相信也都是最高票當選不愁沒工作
我也是七年級生住台中市去年很開心有了雙胞胎小孩保母費一個小孩子含副食品一萬五兩個小孩子就三萬了你現在的經濟能力是沒有辦法買房的以333法則來看你應該是每個月繳房貸一萬以理想來說應該要有三成自備款所以可以買350W的房子(含裝潢與其他雜支,辦到好的總價)自備款105萬 貸款 245萬
向樓主這樣例子的台灣年輕人著實不少 ,不要以為01一堆年薪百萬還嫌不夠的是常態 ,台灣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是處於吃不飽餓不死的狀態 ,我同輩以下的不到30歲的堂表弟妹算一算有超過10個人 ,沒有一個有辦法過得像他們的父母一樣寬裕 ,即使都有大學學歷 , 但自己都養不太起了 , 更別說買房了 ,我叔叔有本事養3個小孩到大專畢業 , 現在快到退休年齡 , 三個小孩根本俸養不起老爸老媽 ,難道要怪孩子不努力嗎 ?? 我覺得是社會的問題 ...台灣正在崩壞中 , 並非危言聳聽 ,台灣中生代多是貪婪沒有遠見的階層 , 現在的房產亂象就是這些人造成的 ,表面上好像賺了很多錢 , 實際上是自掘墳墓 , 貽禍子孫 ,就像電影阿波卡獵逃一樣 , 自己人殺了半天 , 快要被外來勢力吃掉了都還不知道 ,年輕人自求多福吧 !!!
如果預期房價很快就會崩盤那現在怎麼會有買房子的困擾呢?你想高點進場?應該是要租房子吧?!?!改變現況只有三個辦法1.打壓房價,怎麼做?2.提高收入,怎麼做?3.夾縫中求生存,怎麼做?我說的怎麼做,不是理論,是要能實現不是發言而已我個人還滿討厭看到一堆FB集氣給昏迷的人加油折千紙鶴給快死掉的人祈禱無濟於事如果是轉貼哪個婆婆在哪邊賣報紙口香糖大家經過是有可能真的知道他的處境買份報紙或口香糖而幫助到他這才是有用的事情
我也是台中人,也曾經月入三萬過(退伍出社會前三個月..),也不是什麼名校大學..你有老母200萬支持,我有老母幾十萬負債要我支持,當時因老母亂搞..房子也是租的..我的條件應該比你更差,不過當時環境可能好一些(也沒多好,我做IT的,出來沒多久就網路泡沫..沒遇到最好時機..),我的建議你參考參考..「你是如何買房的!? 」1.當初退伍後家徒四壁(當兵時曾經想簽下去想盡快先脫貧..但被當時女友制止..希望我盡快出社會打拼),不過退伍前已找到工作,我是讀資訊工程,但大學都在玩社團,等於沒到東西..所以退伍後工作等於從頭學起,為了跟上進度..可以的話我每天都九點後下班(跟工作相關什麼都學,主動加班學.攬工作做..),三個月後又兼了家教(一個月多八千..生活費有著落),連加班費出差費一個月也有個四萬上下..期間我也報名了IT技術相關課程(中區大學不時有便宜課程可上..)..等於周一到周日我每天都是滿的..不是賺錢就是學東西,2.一年半以後我已經可以當小系統專案PM了..經理看我很有幹勁,申請半年時間讓我每周三天上台北總部出差學技術(但客戶有問題要找得到,周六要無償加班完成專案工作量),可申請出差伙食住宿報銷(因住同學家一個月又多了五六千收入)..這時我每個月固定有四萬五以上..不含兼差組電腦,協助人家解決電腦問題...但每天幾乎都要九點以後才回家..3.退伍三年後我已經可以當正式系統顧問了..也發現公司有瓶頸(營運不佳沒什麼前景,十多年的分公司經理不含加班固定薪資約五萬多..),此時我順便考上了在職工業工程碩士班(考上前已經先修完了該校四門,12個學分課,考上後可以申請抵免...),又一邊騎驢找馬找工作..但發現中部薪資都不高(開四萬五只有一家找我..),開四萬五以上的只有北部公司找我..想到北部支出高,乾脆接受外派工作去大陸4.所以台灣研究所辦了休學(註冊學雜費繳了..保留學籍先..)赴大陸工作..但前三年下來因為不停上教育訓練課程又要幫忙還母親的債務..更慘的是為想一步登天買了未上市股票(包括原公司跟東森固網及不知名小公司)跟聽小道消息亂買就損失5~60萬..所以手上現金不到50萬..這時離買房還遠..也沒想過這問題..但赴大陸工作因公司包吃包住又沒時間亂想亂花錢(這時稅後有7.5萬,也不敢買股票了),所以一個月可以存五萬以上..工作半年後感覺應該可以待個三年不是問題..此時我又考了個當地大學的研究所(FOR 港澳台招生的.但跟一般生上課).三年後畢業又陸續考了兩三張IT證照,現在幾乎純管理職..人脈累積開始對我比較重要了..5.赴大陸後存錢很快了..一年多後手頭有了150萬,我跟老妹合資80~90萬買了(含裝修首期稅費等)間400萬的房子,貸九成,月付約兩萬上下..因為我是買給家人住(我媽跟我妹)..我妹生小孩後亦住家裡,所以幫我負擔一些,每個月我大概(含管理費)約付1.2萬,相對稅後薪資7.5萬是很輕鬆的.6.目前來大陸已十年,在大陸跟老婆共買了兩間房(已無房貸,我們每年約可存100萬NTD,一間已賣掉獲利等時機),因為老婆(陸籍)工作穩定(大學講師),所以老婆在工作不久後就買了間房(約40萬RMB,月供1萬台幣上下,當初她月入三萬多台幣..,已賣掉獲利),結婚時為方便我上班時間,又在公司附近買了間60萬RMB房子,我們買房相對還是很保守(現在兩人稅後月入有你5倍以上..但當初最高峰房貸亦不到五萬台幣,其中老婆那間還租出去可收到1.5萬..)..因為要生小孩,何況還有父母奉養問題..不想把自己經濟壓力太大..「你是如何規劃買房的!?」我有幾個基本前提,這個相信理財雜誌跟網上大把人都有教戰守則..1.先求有,再求好..找的標的盡量選容易換手的(機能不要太差)..從沒想過一步到位.2.房貸不可超過收入三分之一,能力沒到前,寧可先住公司宿舍或租房..何況你家有房3.買完房子後手上要有一年以上的生活費或可緊急變現的資產.不要淪入法拍一族..4.想辦法快速累積現金(就根據自己能力多做一些工作),嘗試降低生活慾望,先試試看你能承受怎樣低的消費..總之就是cost down外還要想辦法去多生錢..常常想就會多一些辦法出來..5.不要想說別人怎樣..想辦法讓自己跟別人不一樣,三萬真的不多,你身邊如果都只是三萬以下的族群,那代表你就是那族群的人..想辦法讓自己進入五萬以上的族群,你老闆薪水多少?也許他是你第一個可以想辦法超越目標..如果只有四萬..也許趁年輕換公司或換產業比較實際..6.多充實一些理財知識..但不要像我年輕時太衝,就算靠理財賺不了大錢,至少省點小錢,開闊知識的功能是有的..眼界開了,人生的規劃跟想法也會變多...7.對自己感興趣區域多注意一下..現在不買不代表以後不買..多做功課以後真要買比較有底.我當初都傻傻買,好在買的地點雖不是最佳但都還可以..至少變現是很方便的..8.找個有共識可以一起奮鬥的伴侶也很重要..以後是要跟她住的..結婚時再買考量又會不一樣了..「你的條件如果跟我一樣,你敢買房嘛!? 為什麼????」瘋了才買..有時間擔心買房問題不如多花點時間想想看怎樣投資自己並提升自己專業能力(其實就是提升你在人力市場的價值),目標先朝每個月多一萬邁進,三年內朝自己也有自備款100萬努力,到時再去看房比較有底,不然到時買了之後付不起才是大問題..你現在年輕時就先拼命衝唄,拼工作專業技能,把學經歷搞好一點,做人做事要讓人家有口碑,想盡辦法跟別人不一樣,不然好的機會來也掌握不到(努力到現在,總算目前在公司的位置屬於很難被取代了(但公司不是沒倒的可能,還是要居安思危)..集團老大也指明我是高階主管接班人選,會重點栽培),這樣才有高薪的機會,跟我同期退伍進同一家公司的我算混比較好的..但跟我同學比(我學校科系在業界風評還不錯..是我大學太混),我只能算中游(上班族有在htc,intel,微軟上市遊戲公司當主管的(年薪兩百多對他們都算是低標..),上市公司總經理特助的..還有兩個開公司已被創投找上投資的)..看來我還不是很忙..竟然有空打這麼一堆..開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