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坐台中市的公車啦,還蠻不錯的

BRT的政策是對的,
但BRT的執行有瑕疵,
但不能因為執行的瑕疵就否定整個BRT。
但這裡是台灣,一切只分藍綠...
BRT是學廣州的,但又學的不像

公車專用道+雙節公車才是正確的方向



知道說老胡學大陸,有人又要不爽~~~~~事實重於雄辯

BRT廣州2008年施工,2010年通車,現有路線51條

都市重劃退縮換容積=珠江新城

台灣塔=廣州塔

草悟道=花城大道

秋紅谷=珠江公園

台中國家歌劇院=廣州大劇院(世界前10大劇院)




台中還落後圖書館、大學城、登山纜車,下屆市長加油
個人覺得這樣看踏膚淺
大眾交通工具是必要的,
為改變臺中交通習慣,這樣的培養習慣是必要的,
沒這樣的優惠,會想去嘗試的人少之又少,不是嗎?
就像我,高中就很討厭公車,遲到、人多不停就跑了,讓人很無言
上大學後要我搭公車,不可能
現在有免費,地點對了,嘗試了,才知道真的有差,不再是那刻板印象
下次有機會,班次多了,我想我應該是會搭吧!畢竟習慣鄉下的車輛跟停車方式
要我去臺中市理面擠,實在很不喜歡,雖然我在臺中逢甲住了8年
離開逢甲約4年
台中市目前只有一條捷運
根本無法發揮捷運的運輸作用
Brt用意在沒也錢蓋其他捷運線以前
將捷運系統先串連起來
並養成大眾使用捷運系統的習慣

避免走高雄捷運的後塵...
記憶碎片
看標題就大約知道什麼了


胡市長說 BRT不是公車 BRT不是公車 BRT不是公車


二零四六 wrote:
台中市目前只有一條捷...(恕刪)


綠線通車後十字路網成形,搭配高架化後的台鐵紅線,使用人次只會上不會下。
新聞

台中市BRT快捷公車上路在即,卻遭批評購買是易製造空氣汙染的柴油車,且得標廠商疑為空殼公司,昨天議員北上實勘製作車體的廠房,「怎連基本組裝設備、器具都沒有?」「很像臨時搭建的鐵工廠」,頓時全傻眼。

這次考察是市議員出席率最高的一次,藍、綠共15人前往,無法到場者也派出助理,前往位在基隆市的雲德龍公司廠房。

但參訪後更多人疑慮重重,連身為BRT公司董事的數位市府官員也面面相覷,千坪廠房未見生產設備,且全廠僅20多名員工。

市議員陳淑華、李天生表示,參訪公司明明是「雲從龍」,為何招牌卻掛「台灣宇通」?且廠房未見組裝廠該有的設備,活像「倉庫」。陳有江、王岳彬、楊永昌等議員對廠內竟沒生產線存疑;李榮鴻議員:「連架高車身的千斤頂都沒有,太離譜了!」

何文海、吳敏濟、蕭隆澤和李中等人質疑為何捨先進的油電混合車,卻購買汙染度高的柴油車?且馬力僅345匹,比一般遊覽車低,如何拉動這麼長的車身?

議員許水彬、江勝雄、黃秀珠等人說,雙節公車的車輛造價竟高達1100萬元,比一般遊覽車的300萬元貴太多,並不合理。

東莞台奴 wrote:
BRT是學廣州的,但又學的不像
公車專用道+雙節公車才是正確的方向
知道說老胡學大陸,有人又要不爽~~~~~事實重於雄辯
BRT廣州2008年施工,2010年通車,現有路線51條



學廣州....真是笑話
以為在中國當台奴全台灣人就得學你當台奴嗎!!!!!!

BRT在巴西早就用30幾年了


lordkikuko wrote:
BRT有助復甦 中區...(恕刪)


笑死人,你不知道區長是市長派的嗎?新聞有提到里長嗎?你也太混淆視聽了吧..
身為台中人(住了17年),我也要發表一下我的意見..台中市的公車真的進步很多,不管新路網的開通、新公車的加入...等等,我是有感受公車比起以前進步很多,也比較願意常搭...加油台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