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shin wrote:
是沒錯只是有多少開車的人會這樣做,這個路口過不了佔住brt路線後,

快車道車流也多,又切不回快車道,也會卡住

該怎辬辦咧...


如果中港路快慢車道都堵成這樣,我會...走市政路公益路或西屯路

自己過不去不想辦法就乾脆堵在路上的戲碼天天都在馬路上演出,你也不會說路口劃黃叉線的禁止暫停區上停一堆車子是劃線的問題吧? 雖說禮讓跟守法應該要執政者教育宣導,但是終究是用路人素質的問題,是吧? 

Coolshin wrote:
我在慢車道上的機車,為什麼要讓快車道的汽車插進來?


的確法律沒有這樣規定,就像在上下高速公路時要不要禮讓人進入車流一樣。
禮讓一下、他好走你也好走。擠來擠去、三線道堵成五線道,大家都難走。

如果多數民眾的素質是自私自利,我走最大你給我閃的話,我覺得什麼規則都會難推。
我在想反正林市長是租屋的....叫他來海線住半年..搭BRT上下班~肯定新聞會報好幾天
大眾運輸是針對服務給大眾,私人用車較無感.
(台北淡水線捷運蓋好多年,竹圍到淡水開車一樣塞)
有大哥提出為什麼不用高架或地下
我想因為只是BRT的關係.用高架或地下,費用及時間是倍增許多
台中BRT才剛開始還不夠完善我想是可預期的,要抓毛病一定有很多.
但使用率這麼高說要廢掉也太言重了.因為不完善部分可以漸次完善
這樣會比高雄捷運蓋得漂亮但使用率低好.

以前常開車到處跑,現在台北市內都是坐捷運到處跑....

台中人需要思想跨大步,多推大眾運輸系統,
不然公車還是沒什麼人坐,

以後如果有捷運的話,也可能和高捷一樣的冏境。

不過市長換人做,政策推的好是一大進步。
翻盤另劃大餅,大概四年內也做不到吧,
沒有人要吐槽站體內液晶螢幕因為站體設計無法遮陽
都受到陽光直射過熱而變黑嗎...

Coolshin wrote:
是誰教育的問題交通法...(恕刪)

Coolshin wrote:
我在慢車道上的機車,為什麼要讓快車道的汽車插進來?


我說了, 這是教育問題, 不是法律問題. 您的回覆就說明了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如果成功, 法律就只是參考.
要推動大眾交通工具首先要有魄力去改變民眾的搭乘習慣.台北市重要道路路邊車格沒幾個只剩卸貨區,周邊停車每小時40-50,機車一天20,我相信對車流至少減少30%,住新北板橋新埔進台北市府商圈搭捷運比機車油錢貴,我還是選捷運 快又方便.

lordkikuko wrote:
到路口時發現慢車道車太多而BRT又快來了,我會轉回快車道下個路口再說。
(雖然看到一個燈號內有BRT在跑我通常就不會選擇轉彎..)

台中的路是四方的,集兩個右轉就回到原道路,完全沒有撐在路口的必要。(恕刪)


用人工去作判斷就容易出問題,因為您這樣想,別人不一定會這樣想.
BRT林市長應該不會作出拆這種下下策的決定,因為拆您我來當也會拆,
況且是已經花了幾十億的東西.
如何整合成公車專用道及紅綠燈如何重新規劃控制是最重要的課題.
舉個例,誰規定快車道慢車道公車專用道要同時停止或放行,重要路口
一個行兩個停也可以啊(快車道右側車道除可切換至慢車道,亦可右轉),
秒數就看怎麼去調配.次要路口只准直行,禁止快慢車道切換,標誌及宣導
作確實(尤其針對外地遊客).至於重要路口以BRT站體為主.
Icome2getU wrote:
如何整合成公車專用道及紅綠燈如何重新規劃控制是最重要的課題.


我覺得行控上線跟延伸路網成形後現餘的市公車路網就該全面調離中港路,捷運式規劃的重點就是要單純,多路線的公車專用道又會弄出外地人跟非通勤族不知道該搭哪一台的問題。台北有公車專用道也有捷運,你覺得哪一個對外地人才是簡單好用的?沒做一番研究的話光是公車會在哪邊上下站就是大問題了。再加上車門無法跟車站做整合,站牌又無法跟車站一致的話,無論是切去人行道停靠還是在車站停靠都會比現在麻煩跟危險。 弄成公車專用道是為了讓私家車好開,並不是為了讓大眾輸輸更加便利,這是兩個背道而馳的想法。
一個沙鹿人還是只住正英路的, 哈哈哈, 怎麼不看其他沙鹿市區人說的話,

一堆住沙鹿的上班族, 把車開到正英站停, 才又坐BRT去上班, 那如果開始收費了呢??

你確定這些願意多花錢嗎?? 如果正英路邊又收費呢??

人往往只看一時, 其他面看不到, 大部人平時又坐不到, 只會在這瞎起哄,

已經選完了, BRT再強, 人民也決定了好不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