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樓主,你列在第一樓的數字,是「只有BRT跟優化後的300-308」的一年搭乘公車總人數數字,還是「整個大台中市」一年來搭乘公車總人數?
如果樓主的結論是「優化公車比BRT少了一年53萬搭乘人次」,那麼,相信一樓的數字應該是「BRT」V.S.「300-308」吧?
其實,個人淺見,更精確的比較,應該是「BRT」 V.S. 「300」,因為只有300號公車是以往的BRT路線。
但是,考量到一個月居然有1000多萬搭乘人次,我覺得樓主在一樓提出的數字應該不是單純的「BRT」V.S.「300-308」
,而是全大台中市的公車搭乘總人數數字。
但是,樓主以全台中市的數字進行分析,的結論卻是「BRT比優化公車好」?
問題在於,當年的BRT只有一條路線,也就是現在的300號,不是嗎?
用全台中整體減少53萬人次,來證明BRT這條單一路線比起優化公車好,個人總覺得有什麼地方怪怪的。
如果樓主列舉的數字是全台中市,應該只能導出「全台中市公車搭乘總人口一年內減少了53萬人次」這個結論。
但是,樓主的結論是優化公車比BRT糟,是不是以「BRT v.s. 300」,或「BRT v.s. 300-308」的一年變化來看比較恰當?
因為,優化公車畢竟就單純指300-308號公車,並非全台中市都是優化公車。
個人不成熟的淺見,讓樓主見笑了。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