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 大家也都很希望 能夠有密密麻麻的捷運網
這樣 理所當然的 可以認為 大家會用捷運來取代自己開車 或騎車
但是 捷運的使用量 也是跟都市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的
不見得 你蓋的越密集 越方便 載客量就會直線上升
台中縣市只有兩百五十萬人
台北縣市 不計算外來人口 就有六七百萬了
加上 台北縣市的工作 金融 環境 遠比台中完整
所以 這樣載客量高 需求起來 自然線路越來越多
當然 身為台中人 我也希望 可以同時把路線都蓋好 而不要先考慮以後會不會賠錢的問題
但是畢竟 台中人口跟工作機會不比北部
從基礎做起的話 自然要從引進工作機會 產業 或者是引進新的族群
先做哪線 不是所謂 為特定族群打造的問題
而是
新的居民多了 新的產業進來了 經濟活動多了 稅收才會多
否則 只是個漂亮的空城 蓋了豪宅也是讓投資客玩投機遊戲罷了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 比較 台中市 高雄市 跟台北縣市 的主計處歲入資料
台中這幾年 自己地方所獲取的經費 能力 真的很不錯 在人口比例上 不會輸台北太多
我自己是覺得 台中很有發展的希望跟前景
補充一下 如果 只考慮你現在所說的 在地環境
目前的現況來說 大概是蓋了肯定賠錢的 蓋越多 賠越多
我支持綠線就是因為 或許 他可以讓 被困在北部的上班族們 多了一些選擇
人多了 產業才有來這邊發展的可能
不然 就算某大老闆 來這邊設個研發中心 如果半年還找不到人 最後 大概也是腰斬
goldbear wrote:
我也覺得應該藍線先蓋才能帶動捷運的人潮
火車站的人潮是重要的來源
北高的捷運都有經過火車站
現在台中捷運綠線只是為了給搭高鐵的方便
坐高鐵的人有坐火車的人多嗎?
綠線會搭的人真的不多
要就藍線也盡快動工才有可能提高捷運使用率吧
以前在台中工作過
現在則在高雄
我也覺得台中應該先蓋火車站這一條捷運線
以高雄捷運來看
火車站,高鐵站都是高捷上下車人潮比較多的站
而火車站又比高鐵站的上下車的人潮多
我上中北部我都坐高鐵居多
每次坐高捷去高鐵站
可以發現從市區往北的車輛,高鐵站下車的人潮,幾呼佔了車廂內的人一半了
而回高雄時,也可以發現從高鐵站上捷運的人幾乎佔了當時車內運量的一半以上
而高雄火車站更是高捷車站裡面常常保持進出入人次前三名的車站
大概是因為那邊是高雄的高中補習街,再加上台鐵的加持
不知道為什麼有人總是說高捷沒有什麼人
但我每次坐,非假日,雖然不到擁擠的程度,但車廂內或站或坐,有時還沒有座位
而假日去坐,除了早上時段,中午過後大概就到了擁擠的程度了
如果之前的公車,我看到的大概都沒什麼人
高雄的捷運還是或多或少改變了一些高雄人的習慣
只是現在只有二條線,涵蓋範圍畢竟不是很大
會坐的大概都是沿線的民眾
是說高雄捷運跟台中目前規劃的路線比較起來
感覺高雄捷運的捷運上面有很多本來就是高雄人常去的景點
而台中的路線在這方面
好像又比高捷吃虧了一些
沒有串聯到台中有名的景點
(對台中的印象還在多年前,如果有誤,還請修正)
以高捷為例
各站走路5分鐘內可到的
獅甲站(夢時代有接駁公車.好事多)..
三多站(大遠百.新光三越.SOGO)...
中央公園站(新堀江.大立百貨.漢神百貨有接駁公車.雄女的學生好像都這邊下車.新興高中)...
美麗島站(六合夜市....晚上真是好多觀光客)
台鐵站(台鐵.雄中.那邊是高中生的補習街...人好多)
巨蛋站(漢神巨蛋.瑞豐夜市.三民家商)
左營站(高鐵)
鹽埕站(中山大學景點)
文化中心站(文化中心.大統百貨和平店.高師大)
很多地點都是高捷尚未動工之前就是高雄人潮很多的地方了
高捷更把它給串聯起來
高雄大家常去的地點..幾乎都在捷運上了
而未來的輕軌..又將串聯許多學校..高應大.雄工.立志中學.樹德家商.雄女等等
雖然如此我還是認為就算輕軌做好了
高捷的運量還是遠遠比不上台北捷運
畢竟機車很方面,又比捷運便宜
高雄路又很大條,停車也方便,又不常下雨
也因為如此,高截的運量目前一直停留在一定的程度
就看以後高雄市民運輸的習慣以及商業的發展了
大概我對台中不是很熟(只住過周邊二年)
但感覺上談中捷運上面的點,大概就是高鐵站,火車站,東海大學等等
其他如中國醫大,逢甲大.中興大等等好像都沒在捷運上
不知道未來的效果會如何...
以目前來看 綠線經過的台中新主力商圈比較多...
經過新的住宅區也特多...南屯 西屯 南區 烏日 大里的人也越來越多
中區東區太平人越來越少 生意越來越差也是事實...
單純以火車站那邊來看 難道會覺得火車站人還很多嗎?
台中不像台北跟高雄 火車站還是主力商圈主力轉運站
台中市區 幾乎已經沒有 台中 南屯 西屯 西/南區的人會去了
主力轉運站早就是朝馬了...火車誰搭? 彰化人? 開車走中彰更快
苗栗人? 走高速公路更快...南投人? 走中投更快..
台北朋友下來台中 不是高鐵就是開車 高鐵一小時 開車兩小時 下哪裡 中港交流道
南部上來 下哪裡 還不是快官接中彰...看是要去南投 還是埔里都方便...還是要去苗栗都OK
同樣辦活動 台中公園人多 還是 圓形劇場人多..
比百貨 比商圈 比環境...比建設...
台中市就是明顯移動很大 就如同當年台北萬華一樣
台中短時間還不會把市區砍掉重練...
預算有限下 自然要考量大 多數人利益 放棄少數人利益
能同時蓋我也希望 不過這是不可能的現實考量...
台中市目前主力建設也都是以南屯西屯為主...
開發案也都是環中路沿線...
正常除了補習的學生 逛一中的外地人之外 誰會去市區..
連明星學校都換地方了..除了一中女中
大部分熱門都是在南屯西屯南區 國中也是..
有機車有汽車 誰會搭公車 火車 去火車站...台中的設計機車實在是太方便了
火車 我在台北台中來回5年...我搭火車只有2次 都是中秋節 買月臺票 然後台中補票..
搭國光統聯..不下百次吧..能買的到國光號 統聯. 誰要搭火車? 更慢...
至於中港路 其實不考慮大型路線 其實 向上路跟公益路撘配市政路轉文心路 其實已經不是那麼非常重要了
側面還有河南路 五權西路 分散車流...真的在開車 我是覺得中港路 沒以前那樣誇張了..
台中核心地區早就換地點了....不然市政府幹麻找新地點剛好就在七期
一堆預定地都在七期...一堆大型公園都在八期..
20年前 台中市 屬一屬二 沒問題 20年後的今天 市區早以不在重要了..
20年前我會覺得家裡要是在台中市 該有多好...今日 我會覺得 還好我家在當初荒涼的南屯..
風水早就輪流轉了...不然台北東區就不會這麼熱鬧了...繼續熱鬧火車站就好了..
r114139 wrote:
不過藍線要用高架方式...(恕刪)
個人覺得高架化也不會破壞都市景觀,能看到自己的城市有電車在其中穿梭應該要感到慶幸,因為這代表政府的公共建設做得不錯,國外有多少地鐵、捷運一半以上甚至全線都在地面或高架,為什麼要這麼拘泥於地下化?
日本、歐洲很多城市部也是高架鐵路甚至是平面鐵路穿來穿去,怎麼都沒有人覺得那樣會破壞城市景觀?高架化後橋下也可以形成穿越性空間,也不會影響到底下穿越,若是經過良好規畫刊發的話甚至可成為當地熱門商街或公園綠地。
以現在台鐵為例,小弟在中南部的平面化或高架化路線搭車時可以看著車窗外風景的變化,輕鬆的享受搭車的過程。但是一到台北地下化區間窗外變的一片黑,整個人就會覺得非常焦躁,恨不得快點抵達目的地下車。
台中捷運在台北捷運局接手後似乎又增設了一條橘線,路線是從水湳經貿園區(逢甲商圈)經台中公園(一中商圈)抵達台鐵台中車站後跟通往大里、霧峰的紅線串接起來。藍橘兩線分別有延伸至台中港及清泉崗機場的規劃。藍、橘兩線在台中市區都採地下路線,出台中市後則採高架路線。
台中要的不是媲美台北捷運般的高運量地鐵系統,而是符合台中需求的軌道運輸系統。
抱歉目前能找到的只有小圖(本圖像引用自台北捷運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