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查詢過某些文章提到
平面車位坪數要在12-15
才不是被灌水到公設坪裡的正常值
但是現在一般建案平面頂多到11左右而已
一個平車到15真的很罕見
而為什麼會出現到數字這麼大的車位坪呢
對第一手跟建商購入的買方來說車位坪越大越好
所謂不被灌水到公設也是在這個階段
第二手買方以後通通計入總建坪計算
也就是說15坪的車位
一坪20萬 車位就要300萬了
因為最近有看到一間滿喜歡的房子
地點在南屯
土地 6
總建坪 53
主 22
陽+附建物 4
公設 12
車位 15
一坪 23
總價 1219
這類型物件大家的接受度如何
不過既然是要新屋
似乎這種坪數條件下
都只能有總建坪一半的實際使用空間
地點等等都滿意
但已不是跟建商買的第一手
有問過仲介當初購買約多少
新成屋屋主約要賺100-120萬
掙扎在我實際室內能使用到的加陽台也只有26
買了一半以上的虛坪
不是不買中古屋能有更多室內空間
考量到建築各條件下折舊等等的原因
假如一間僅算10年的新古屋跟一間剛蓋好的房子
只差100-200萬的話 當然是選擇新成屋
一年租2萬 10年租起來也是剛好等於200萬的差價
20年的中古屋買下來再住10年屋齡近30年
若要換屋轉手性等等在台中無法像台北一樣只要位置好就有人接
加上台中重劃區與新案多 相較之下有更多選擇
大樓過20年以上價值即開始向下折舊
以上兩點是不考慮中古屋的理由
大家的想法如何呢
fanny813 wrote:
我買預售屋的平面大車...(恕刪)
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property/20121021/34588341/
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property/20140726/35982870/
news.tvbs.com.tw:84/entry/549060
平車5坪也是很稀少的情況
目前還沒看過這種案
意思應該是
低於10坪以下的平車
當初在跟建商買車位的時候
原本應該要有10 卻變成5
少掉的5 補到公設坪數裡面
再多賣你5坪的建坪價格
反過頭來說
假如我是第二手之後的買方
似乎就沒有這種加減公設坪影響了
一切依 "總建坪" 計價
你公設多灌5 車位少5
我還是一樣要花10坪的價格買下這間房子的車位
不過我還是寧願跟建商買一個120萬的平車
而不是買第二手後加到總建坪的車位價格
感覺就很差 買個車位 15X23=34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