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13寮排水及14張圳水岸改善水環境工程 9月發包動工

大雅13寮排水及14張圳水岸改善水環境工程 9月發包動工
台中市政府為營造大雅區13寮排水及14張圳友善水岸環境空間,透過立委楊瓊瓔協助爭取前瞻計畫獲核定「台中市大雅區13寮排水及14張圳水環境改善計劃」納入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第五批次補助經費,提報經費3600萬元,獲經濟部水利署補助2500萬元,台中市政府自籌款1100萬元,今年9月將發包動工,預計明年4底完工,再配合地方發展需求及遊憩休閒,營造地方新亮點。

台中市建設局長陳大田指出,大雅區14張圳第二期(大雅區仁和路至雅潭路)及13寮排水(大雅區中和橋至振興六路間)沿線旁帶狀土地,在缺乏經費及資源的情況下,河道沿線原為一整片荒廢地,且雜草叢生、環境髒亂。

中市議員吳顯森向中市長盧秀燕爭取獲得支持及大雅區公所提出計畫,中市政府建設局補助經費及立委楊瓊瓔協助爭取下,提報水岸環境改善計畫,獲中央前瞻建設經費支持2500萬元建設樂活休閒生態園區,未來完工後,讓整個水岸煥然一新,還給周遭社區居民一個乾淨的場域,成為一座舒適休閒遊憩、舒適的環境。

楊瓊瓔表示,龍善二街至仁和路段工程,在吳顯森及前台中農田水利會委員吳呈賢父子合作爭取下,已於去年2月完工啟用,平日或假日吸引許多鄰近居民來休閒遊憩,因此地方繼續再爭取仁和路至雅潭段路段的二期工程及13寮排水(大雅區中和橋至振興六路間)沿線旁帶狀土地空間進行景觀環境優化工程。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大雅區13寮排水及14張圳水岸公園闢建,是地方空間的整體優化,更為了改變13寮排水及14張圳在地的區域排水印象,以永續產業發揚地方、保護生態環境為發展主軸,並考量現地居民使用需求,透過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基礎環境改造,連結在地資源特色與地方文化,創造水岸公園新生命。

13寮排水水岸公園,工程從大雅區中和橋至振興六路間,施作廣場平台450平方公尺、綠化面積1600平方公尺、步道長度160公尺、照明燈飾32盞、廁所5座、共融遊具2座;14張圳水岸公園,工程從大雅區仁和路至雅潭路,施作廣場平台310平方公尺、綠化面積634平方公尺、步道長度175公尺、照明燈飾47盞、廁所4座、共融遊具1座,工程總經費約3600萬元,為減輕市府財政負擔,透過立法委員楊瓊瓔與中央協調,爭取到水利署2500萬元補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